APP下载

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

2021-10-14马雪红王维枫阮宏华

高教学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评价体系

马雪红 王维枫 阮宏华

摘  要:科学评估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可以通过评估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和研究生国际化素质来衡量。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程度决定着国际化人才素质的高低。本研究试图总结当前各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构建一套可量化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从而引导高校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取长补短,提高我国高层次人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生源多样化;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国际交流与合作;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9-0017-05

Abstract: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can be evaluated by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models of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training patterns plays a key role in high quality post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cultivation methods of graduate students,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ostgraduates was constructe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t could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program of post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drawing on strengths and complementing weaknesses, and improve Chine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Keywords: diversity of students; curriculum; faculty;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隨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必然会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从而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更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1]。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明显,归根到底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竞争[2]。直面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代教育问题[3]。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开放的前提下,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使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重新配置,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沟通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4]。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世界高水平大学将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投入到研究生教育领域,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1]。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5],同时也是高水平大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近年来,我国虽初步确立了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理念,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高水平人才派出、国外大学名师讲学邀请等方面[4],总体而言派出人数相对较少,远达不到国际化院校15%~20%的留学生比例[5],2015~2018年期间研究生留学生仅占留学生总数的3%~5%,尚未形成一套高效、成熟的培养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创新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以及如何对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科学评价,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将为建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常态化发展机制,制定未来高校发展规划,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服务。然而,目前有关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未见到报道。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当前主要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试图建立可量化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培养效果,为有效评价不同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研究生国际化模式提供依据。

一、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概述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又充满竞争的发展时代,国际化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培养结果和培养条件等通常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主要组成要素[6]。而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环节,包括生源多样化、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设置、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化科研交流与合作[7] 四个主要方面。

(一)多样化的生源

研究生生源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进而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8]。在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世界高水平大学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大学影响力和竞争力,采取了许多举措来保障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和国际化[1]。例如,伯克利大学除了重视增加国际留学生的比例(约占研究生总数的1/3),还注重弱势群体研究生的数量;剑桥大学将其招生范围普及到大众化,并且将国际学生作为考量的一个重要范畴,不断提高女性学生和残疾学生的所占比例。此外,哈佛大学还增加了具有独特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比例[1]。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评价体系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