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表情包使用对大学生情绪表达的作用及建议

2021-10-12孙昕妍穆加兴

传播与版权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

孙昕妍 穆加兴

[摘要]表情包作为一种图像化的网络表情符号,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交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情绪表达手段。大学生使用表情包表达情绪的目的多样、种类丰富,且具有双重作用。同时,表情包表达情绪具有鲜明特点,即直观性、能动性、宣泄性,并且能够被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加以利用,但大学生在使用表情包过程中出现过分娱乐、不理性的戏谑、情绪的单一化和情绪内涵的重新定义等诸多问题。因此,国家要依法治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社会要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个人应当理性使用表情包,增强自身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表情包;情绪表达;作用及建议

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中,“表情包”作为高使用频次词汇入选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他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更是热衷于利用表情包传情达意,以满足他们以图传情的个性化需求[1]。了解大学生表情包式情绪表达的特点,浅析大学生使用网络表情包情绪表达的现状和问题,从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角度提出对网络表情包使用的建议,这对大学生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空间中文明发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表情包使用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深度参与者、引领者,网络表情包则迎合了其表情达意的网络社交需求。那么,大学生网络表情包使用现状都有什么显著特点?笔者基于访谈并参考相关文献编制了《大学生网络表情包使用现状研究》问卷,并随机选取全国3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使用表情包表达情绪的目的多样

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表情包表达情绪的目的多种多样,以调节氛围、丰富情绪表达为主,也存在发泄、掩饰情绪等目的。有73.6%的大学生使用表情包是为了表达丰富情感、调节氛围,拉近双方距离;69.8%的大学生使用表情包的目的在于敷衍了事,节省打字时间;62.4%的大学生是为了表现自己独特个性,吸引对方注意力。另外,使用带有夸张情绪色彩的表情包去发泄内心情感,或者意图用滑稽的、无厘头的表情包掩饰真实情绪的观点也有43.7%-59.5%的大学生选择。

(二)大学生使用表情包表达的情绪种类丰富

大学生常使用表情包表达的情绪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中,乖巧、卖萌类表情包深得大学生喜爱,占总体的64.1%;还有43.5%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愉悦、兴奋类表情包;无语、吐槽与围观、看戏类表情包分别占38.6%和34.4%;只有18.2%-21.4%的大学生经常在网络交流中使用嘲讽、嫌弃类和焦虑、沮丧类表情包。

(三)大學生使用表情包表达情绪的双重作用

笔者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分析后得知,被调查对象认为,使用网络表情包“有助于转换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有助于理解别人的情绪”的平均得分都在3.5以上。同时,“表情包丰富了我的情绪表达手段”“模仿网上表情包让我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表达情绪”也获得了被调查对象的普遍赞同。因此,表情包以其多样、娱乐的情绪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表情达意,但表情包对大学生的情绪表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认为“表情包中的情绪表达不够细腻”、网络交流中“部分表情包的使用常常造成意思理解上的分歧”的大学生均超过半数。

二、表情包情绪表达的特点

表情包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信息载体,成功获得了大学生群体青睐,并开始广泛地替代单纯的文字表达。这种现象与表情包本身具有的情绪表达特点关系密切。根据研究和调查结果可知,表情包在情绪表达上具有直观性、能动性、宣泄性,并且能够灵活地被迁移到现实生活的情感表达中,其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以图传情:表情包的视觉化表达更加直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真实且生动的面部表情传递情感、表达情绪,表情包则是现实中人的表情在网络平台中的延伸、展现。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即完整的情绪传递包括交流双方直观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多方面要素,其中表情的作用占比55%。由于网络社交过程存在虚拟、非现实的特征,交流的双方很难进行面对面的交往互动,限制了“身体”在表情达意上的功能。这时,表情包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视觉符号,其以丰富多样的种类、夸张的图像文字,恰好广泛地容纳,甚至强化了语言表情、姿态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模拟身体”的作用。所以,在文字交流中使用一两个表情包,更能展现个体和群体的亲和力,释放友好信息,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社交过程中情绪、情感的表达,增进互动双方对彼此的理解与交流。

(二)一图多义:表情包使用的能动性

从表情包的使用主体来说,同样的表情包能够在不同人群中被赋予如此丰富的含义,体现了人在信息理解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多数表情包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本身表意相对模糊、不够明确,为人的理解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所以使用者在理解表情包的含义和情绪时会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进而对表情包做出能动的反应。由此,表情包也就产生了超越本身的众多情绪含义。从表情包本身来讲,同一表情包有众多不同含义,这是表情包自身的意义被打破又重新构建的结果。表情包本身的情绪和含义在人的能动理解中进行了二次加工,图片自身附带的情绪根据人的需要被修改甚至打破,重新构建出新的含义,产生新的功能。这种新的含义是表情包使用者的主观意志和图片信息相互作用的产物。一图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表情包本身具有重塑的优势,能够产生更多超越自身的新含义,从而表情包能够被更加广泛地使用,产生新颖出奇的使用效果。

(三)表情包的“呐喊”:网上情感宣泄的途径

经过调查发现,网络表情包能够发挥宣泄情绪的作用,是网络交往中发泄情绪的重要手段。从使用主体来看,青年人群承受着学习、工作、家庭、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容易积蓄焦虑、压抑、愤怒、浮躁等负面情绪而无从发泄。网络借助其能够隐藏使用者真实身份和信息的特点,成为使用者发泄情绪的重要途径。从表情包本身来看,作为网络发展的产物,表情包同文字等传统媒介一样,也成为人们大胆释放情绪的一种工具。表情包的素材多来源于社会流行元素,许多内容包含嘲讽、调侃的情绪,因此年轻的网民“乐见”也“乐用”,并以此来发泄自己来源于现实中的情绪。其中,“斗图”作为一种看似没有意义、没有目的的活动,其更加鲜明地展现了人们借助表情包来进行狂欢的一面。

(四)二维的表情包:网络空间向现实生活的迁移

表情包对情绪表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网络交往中,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表情包的影子。表情包撷取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的认知与理解,并将其具体到大众熟知的人物表情、影视截图或者自创的卡通表情上。这样不仅生动形象,还易于模仿。与此同时,青年人在互相交流时,也倾向于借助流行文化来展现个人心理,拉近彼此距离。这使得一些热衷于使用网络社交媒体或了解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也乐于将表情包的元素迁移至现实生活,模仿其中的表情神态、经典语句、动作姿势等,从而达到使现实生活中的情绪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的效果。

三、大学生表情包式情绪表达存在的问题

表情包在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情绪表达产生了特有的负面影响。当便利、新颖和夸张的表情包成为大学生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时,其也诱导大学生走向过分娱乐,甚至是不理性的戏谑表达,并且不断地冲击文字交流方式,使得人的情绪逐渐单一化。同时,其蕴含信息的模糊性特征,使得交流中的分歧更加频繁出现。

(一)过分娱乐与不理性戏谑

表情包是复杂社会生活的一副面具,戴上它,每个人都可以在热闹与喧哗的网络环境里,大声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表情包的使用在为个体和群体情绪表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部分人发泄积蓄的情感、寻求自我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无节制的宣泄和释放,个体很容易陷入追逐单纯的感官娱乐幻境中。表情包对个體情绪表达有很强的表现力,在传播过程中也极富感染力,它能够利用夸张、放大的视觉符号,对信息接收者进行强烈的情绪诱导,同时为了吸引更多人使用,并达到这种情绪诱导效果,不少网络表情包开始由娱乐性质走向过分娱乐,甚至不理性的戏谑表达。目前,网络上流行着许多夹杂脏话和错别字的表情包,甚至部分表情包出现了侮辱、暴力等错误情绪导向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文字语言的简化与情绪的同一化

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使用表情包的目的在于减少打字,方便快捷。网络表情包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以图代字”“以图代言”。青年群体热衷于自制、保存、转发各种表情包,在网络社交空间中形成了热火朝天的表情包景象,而使用的文字却变得越来越简单,很多人越来越离不开表情包。但仅依靠表情包交流能否代替文字语言的交流?答案是否定的。人能透过文字语言反观自己的内在情绪,能对自身隐性的情感意义进行梳理,因为无论是写还是说,人都需要对自我情绪进行理性体察。而这些网络流行表情包的特点就是情绪表达的简单趋同,具有代表性、易误导、易传播等特点。表情包内含的情绪比较模糊,它不需要过多考虑自我真实情绪的状态,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表达方式。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文字语言的简化反映的是情绪的单一化、同一化。频繁使用表情包会使人对自己情绪表达和他人情绪体察的敏感性减弱,容易将复杂的情绪简单归为一个统一符号,也容易给复杂的人和事贴上简易标签,甚至会误导人们不求甚解地去使用它们,好像不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些表情包就无法表达内心的情绪。

(三)情绪内涵的重新定义

表情包在为人们表达情绪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交流双方对同一个表情包内涵产生不同理解,甚至分歧的情形。对那些图片内涵模糊,又缺乏文字语言等具体说明的表情包,人们很难仅仅通过图片本身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判断。表情包在不同使用者和使用环境下所传达的情绪和含义也可能不同,容易导致发送者想传达的情绪不一定等同于接收者的理解,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可能会引发双方交流的分歧和误解,阻碍情绪表达和交流互动。

四、关于大学生网络表情包的使用建议

作为网络交流的重要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又富含多样情绪类型的表情包已经成为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笔者认为,对待大学生“表情包热”的现象,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以完全禁止,在表情包使用过程中,社会各方要加强引导。

(一)国家:依法治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面对表情包在内容、价值导向、传播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影响,国家要加强依法治网,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我国首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为网络空间治理、网络信息传播秩序规范等方面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框架下,我国已出台了多项规范互联网平台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法律法规,但对网络表情包的使用还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表情包的内容、制作、传播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让网络表情包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网络表情包的监督管理力度,增强对网络低俗内容的审查,坚决禁止涉及暴力、色情、歧视、反动等不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表情包传播,为青年网络用户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

(二)社会:引导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让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网民有了更多形式上的参与性和能动性,但自然生长的互联网环境也滋生了一些过分娱乐,甚至错误导向的内容。各方媒体和社会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利用网络表情包这个新兴载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传递主流思想。2017年,中纪委曾推出一组“八项规定”表情包,借由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情包来宣传推广“八项规定”精神[3];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团队设计出“学习锦句”网络表情包,其中16个表情句均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一句句接地气的话语变成了一个个形象新潮的表情包[4]。这些表情包一经发布便在青年人的朋友圈刷屏,用最直观生动的方式抵达人们的内心,以轻松有趣的表达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网络媒体平台更要加强自律,自觉对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网络表情包进行规范和约束,取缔使用脏词,或迎合网民低俗需求的表情包,加强对主流文化的引导。需要注意的是,以表情包的形式传播社会主流思想,部分网民容易对其进行过分娱乐化的解读。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把握好尺度,可以将传播形式适度趣味化,而不是价值观念的娱乐化,避免出现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错误解构[5]。

(三)高校:教育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表情包依赖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精神世界的贫瘠[6]。高校要坚持“以文育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激励、引领作用。同时,网络表情包受到大学生群体喜爱和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内容源于生活,表现方式丰富,符合大学生的独特个性,满足了他们表达情绪的需要,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此为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扎根现实,以学生为本,使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发生活中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结合直观性和趣味性的语言阐述生活中的道理,进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个人:理性使用,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對网络表情包的社会监管和舆论引导只是外在手段,表情包的理性使用更需要每位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认识、理解、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和素质。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7]。大学生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具体到表情包使用上来说,一是大学生要理性使用网络表情包表情达意,注重利用网络表情包来提高交流、沟通的水平,而不是沉溺于单纯的情绪宣泄和无营养的表情包“斗图”。二是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评估能力,对出现消极、不健康元素,甚至触及政治、道德和法律底线的网络表情包,要做到自觉反对,坚决抵制,同时还要勇于检举存在不健康元素的表情包,在众声喧哗、观念多元的网络空间中文明发声。三是大学生不制作、不传播带有低俗或侵权行为的网络表情包,提升自身在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余光武,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01):130-135.

[2]健康发展有支撑 网络空间更清朗—《网络安全法》施行一周年成效显著[EB/OL].(2018-09-11)[2021-07-16].http://www.cac.gov.cn/2018-09/11/c_1123410039.htm.

[3]新京报.中纪委官网推出八项规定表情包 主创团队揭秘创作历程[EB/OL].(2017-12-03)[2021-07-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5771950349298534&wfr=spider&for=pc.

[4]环球网.“学习锦句”表情包|撸起袖子加油干![EB/OL].(2017-01-10)[2021-07-16].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7-01/9928828.html.

[5]龙柏林,刘伟兵.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表情包路径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7(04):128-132,164.

[6]张艳斌.青年网络表情包的文化逻辑及其规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8(01):82-86.

[7]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04):101-102.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