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传统文化 点亮快乐童年
——地方传统游戏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21-10-12陈天择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统游戏幼儿

文 朱 芹 陈天择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传统游戏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着浓厚的趣味性、独特的民族性及永久的流行性,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资源。我园于“十二五”期间开展了《挖掘地方传统游戏,丰富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2019年申报的项目《地方传统游戏课程体系构建》成功入选泰州市首批构建卓越教育体系培植项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为了有效组织与开展地方传统游戏,构建系统完整的地方传统游戏课程体系,我园以项目推进为抓手,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地方传统游戏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构建园本课程体系,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晨间及户外活动

在晨间活动中,我园选择小型的地方传统游戏,如斗鸡、跳绳、滚铁环、踩高跷、跳竹竿等;在户外活动中,我园主要选择了一些体育类的地方传统游戏,如跳房子、跳皮筋等跳跃类游戏及“官兵抓强盗”“老鹰抓小鸡”等奔跑类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例如,大班女孩喜欢玩“跳皮筋”,边唱儿歌边跳出各种花样,既可以锻炼腿部力量,又可以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又如,大班幼儿玩“滚铁环”,想转动轮子,就要调动全身去保持平衡,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协调性。

二、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我园教师以《指南》为指导,将地方传统游戏巧妙融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一)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健康活动

小班游戏“跳房子”是能使幼儿练习双脚跳或单脚跳的全身运动。大班游戏“跳绳”能够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增强幼儿的肺活量,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教师将中班游戏“老鹰抓小鸡”与“石头剪刀布”相结合,让幼儿扮演“老鹰”“母鸡”和“小鸡”的角色,同时在活动场地提供一些障碍物,让幼儿选取合适的障碍物设计游戏场地,通过合作与协商制定游戏规则,并进行游戏。幼儿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发展了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技能。师幼还创新游戏玩法,如“老鹰”用呼啦圈套“小鸡”,用沙包投向“小鸡”,不仅激发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还让幼儿充分活动了身体。

(二)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语言活动

地方传统游戏给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特别是童谣类。例如,在大班语言活动“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中,教师在幼儿欣赏、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融入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游戏趣味性强,儿歌朗朗上口,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创造多种造型,并且锻炼了自我控制力。

(三)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社会活动

大班综合活动“石头、剪刀、布”将绘本故事《叽叽和喳喳的石头剪刀布》贯穿其中,融入游戏情境,通过“石头、剪刀、布”的胜负来决定叽叽和喳喳谁吃米饼为切入点,通过了解“石头、剪刀、布”的规则与玩法,同伴两两分组合作游戏、小组竞争游戏、创新动作游戏、挑战竞争游戏,逐渐提高游戏的层次性和挑战性。如三人对战、全体幼儿一起比赛、擂台赛等,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与自主游戏的机会,培养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和公平竞赛的意识。

在每一次游戏开始时,教师都鼓励幼儿自主协商确定游戏主题和游戏场地,选择游戏材料,分配游戏角色,促进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也在游戏中学会了合作与创新。

(四)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科学活动

许多地方传统游戏包含了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植物生长、节气等科学知识,激发他们认识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中班科学活动“荷花荷花几月开”,师幼对念“荷花荷花几月开?”(二月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开)……在这首童谣中,幼儿不仅练习、巩固了月份的排列顺序,还了解了荷花在夏天开放的常识。“门洞”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钻山洞”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游戏,在大班科学活动“剪大门”中,教师融入地方传统游戏“剪纸”,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合作创新,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让门洞变大”的方法。幼儿们用一张张报纸剪出大大的门洞,大胆尝试让全班幼儿都来“钻山洞”,在科学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艺术活动

教师将地方传统游戏与幼儿美术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表现和创造美。如大班艺术活动“京剧脸谱”将国粹京剧元素融入艺术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独特的魅力,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创作京剧脸谱。最后,在作品展示环节,幼儿戴上京剧脸谱,跟随京剧乐曲进行舞台表演。

三、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区域活动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丰富、可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创设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的地方传统特色区域环境。同样一块小石子,可以用它当棋子,可以用它“跳房子”。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赋予材料多种意义,教师则作为游戏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并及时做好记录工作,不断丰富和深化区域活动。

同时,围绕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第二步支架的“支架3——关于集体活动的探索研究”,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精准捕捉通过集体活动更好实现教育价值的契机,组织开展集体活动,达到集体活动与自主游戏相互融合、互为生成的效果。

例如,在区域中营造制作冰糖葫芦、蒸包子、磨豆浆、包汤圆等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真游戏”氛围。在游戏活动后,教师基于幼儿的交流分享与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助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点,生成中班社会活动“兴化早茶”,并衍生主题活动“舌尖上的兴化”,了解家乡兴化的传统美食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教师还开展健康活动“营养早餐”、手工活动“一笼小笼包”、美术活动“有趣的螃蟹”、体育活动“贴烧饼”“横行霸道”等,并和幼儿们共同商量、讨论,制定了《兴化美食调查表》,发动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幼儿去茶馆和街头小巷寻找美食,并尝试制作亲子美食,既感受了地方传统文化,又密切了亲子关系。

四、将地方传统游戏融入亲子活动

教师组织家长们共同挖掘地方传统游戏,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游戏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将家长的角色由过去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合作者。例如,在大班亲子活动“风筝真有趣”中,教师以地方传统游戏“放风筝”为线索,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勾勒、设计出五彩的风筝。再如,大班亲子活动“青花瓷”,幼儿和家长合作探究,尝试运用彩绘、剪贴等进行创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一活动既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地方传统文化,又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在丰富的活动中,我园建立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我们要继续挖掘地方传统游戏特有的教育价值,将地方传统游戏与现代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形成系统完整的地方传统游戏课程体系,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成长!

猜你喜欢

传统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