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区域空间 开展自主游戏

2021-10-12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绘本创设区域

文 黄 励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合理灵活地规划空间,将空间还给幼儿。我们制定了六大类游戏框架,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以及个体差异,拟定区域设置的具体内容。六大类游戏分别是:建构类、艺术类、益智类、角色类、表演类、运动类。

一、创设班级区域,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一)贴近生活,激发游戏兴趣

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在活动室的大空间部分创设了手工区、生活区、益智区和建构区;在小空间部分,创设了相对比较安静的阅读区、私密空间、“娃娃家”等。

以往在创设“娃娃家”时,只是创建一个综合式的区域,提供一些生活材料,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体验生活中的场景。而现在的“娃娃家”,是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创设的。例如,分合式的“娃娃家”有卧室、餐厅、厨房、盥洗室、衣帽间等,外观看上去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一个房间都有独立的空间,材料也具有高度仿真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到不同的房间游戏。这些区域的创设既能够唤起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更能巩固幼儿的生活常识和技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二)关注“相容”,拓展游戏空间

在中班,我们要提供一个开放、丰富、有序、多元化的探索空间。在创设区域之初,我们只局限于用原有的矮柜进行区域隔断。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矮柜隔断区域过于显得方正和生硬,且不利于幼儿进行跨区域的游戏。于是,我们通过调整,尝试用麻绳、树枝、纱等材料巧妙地做吊饰连接;或者用小栅栏、小屏风作为隔断,这些隔断设计,将衔接变得生动、柔和。此外,我们还将性质相似的区域设置在相邻的位置,使幼儿之间能够产生互动。在这两个区域之间,用小栅栏进行隔断,而栅栏上则是幼儿们设计的图画式区域游戏规则。这样的隔断既可以将区域明显划分,又有利于让每个幼儿相互观察游戏,还能方便幼儿跨区域游戏,让整个活动室变得丰富多彩。

(三)积极参与,实现游戏自主

大班区域创设更加注重幼儿的参与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求着手创设每个区域环境。比如,建构区里,幼儿们合作搭建的各种“建筑物”,既可以作为区域环境的创设,又可以作为展示幼儿作品的固定物,地垫上、柜子上都可以呈现幼儿的作品。这样不但凸显幼儿作品的特征,而且能让幼儿的作品回归生活。

二、创建公共区域,支持幼儿自由活动

活动室调整后,我们还将区域延伸至走廊,创设可以家园共同参与的生活小区域,即公共区域。在公共区域中,我们有四个“关注”。

(一)关注“三性”,构建低结构DIY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的材料不能仅仅满足于美观、丰富,还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的操作。”所以,材料的投放要符合“三性”,即可操作性、层次性、创造性。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提供的材料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幼儿们缺乏游戏兴趣。于是,我和幼儿们商讨,丰富游戏材料,如形状不一的纸箱、积木、易拉罐、树枝、包装盒、瓶子、纸板、木块……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材料,在进行创设性的游戏过程中获得发展。

(二)关注“三化”,构建体验式生活廊

幼儿的游戏来源于生活,应与生活紧密联系。我们注重和幼儿一起打造“生活化、自主化、合作化”的区域环境,促进幼儿生活能力的发展。

在生活馆中,所有的操作材料都是真实的。幼儿们自主选择,在“牛奶店”里分工协作,制作牛奶、销售牛奶,忙得不亦乐乎;“寿司店”中的分工合作也很明确,幼儿们有的卷寿司,有的切寿司,有的卖寿司。幼儿之间的游戏又是跨区域的,“棉花糖店”的幼儿可以为“牛奶店”提供各种糖果,“寿司店”的幼儿可以去“牛奶店”订牛奶,“烘焙坊”的幼儿也可以拿着他们的小点心请“牛奶店”代为捆绑销售。幼儿们在游戏中与同伴协商、合作,相互交流经验、做法,体验共同游戏的无限乐趣,合作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著增强。

(三)关注“三力”,构建科学类实验廊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们对自然现象、科学实验的兴趣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根据前期对幼儿兴趣的调查,我们开设了四个体验馆,分别以光、磁、空气、水为主题。“小小科技馆”的生成,为幼儿提供了叩开科学之门的钥匙。他们在探索万花筒的奇妙变化中了解了光谱现象;在操作中感知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会使用一些小实验器材(如气筒、塑料袋)探索空气的奥秘;通过鸡蛋沉浮的实验操作,理解盐、糖、胡椒的溶解度以及对水的浮力产生的变化。区域游戏的创设,培养了幼儿的操作能力,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让幼儿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展“发现力、创造力、实践力”。

(四)关注“三会”,构建绘本类工作室

我园是扬州市早期阅读研究基地,在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我们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致力于推动幼儿发展成为“三会”幼儿,即“会读、会讲、会做”。为此,我们在班级开设绘本阅读的基础上,按照幼儿的不同年龄段分别开设了以“读读讲讲、读读做做、读读画画、读读演演”等多元化的绘本工作室。

工作室中的每个区域的玩法、目标都不一样。如大班的“读读做做”。是在近期阅读的绘本《搬过来搬过去》的基础上创设的。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鼓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与同伴合作完成搬运纸盒的任务,进一步理解套装,发展空间知觉。中班的“读读演演”,来自我们刚刚阅读的绘本《嘘!这是秘密》。小班“读读讲讲”。来源于幼儿们最近爱不释手的绘本《蛇偷吃了我的蛋》。教师在区域里投放了绘本、靠垫、蛋宝宝、作画工具等,幼儿们在这里可以自主翻阅图书,学说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角色对话,并能互相讲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创新户外游戏,支持幼儿自然发展

(一)充分利用空间

在幼儿园,每一块空间都应该成为幼儿的游戏天地。为此,我们利用园内的每一个空间,将其打造成幼儿的户外游戏天地。在一楼活动操场的基础上,我们拓展了三楼的活动平台,还开设了“自己学跳舞”“玩沙池”“玩水区”“小小交通岗”等户外活动区域。

(二)合理投放材料

在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上,除了教师的自制体育器械和购置的体育器械外,基本是以低结构材料为主,如木板、木桩、木梯、PVC管等。这些材料的投放,满足了幼儿走、跑、跳、攀、爬等各方面的身体发展需求,也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合作力。

(三)自由开展游戏

幼儿的活动空间大了,户外投放的器械和材料也多了,大大满足了幼儿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和活动器械的需求。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合作同伴、活动形式。他们可以参与到器械锻炼中,也可以自由结伴,开展自己喜欢的户外体育游戏。幼儿能够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游戏领域中,我们放慢脚步,只为等待幼儿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也脚踏实地,只为倾听幼儿的想法和心声。在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的今天,我园围绕《指南》精神,努力实施“课程游戏化、活动自主化、过程合作化”,从而实现“自主游戏、自由活动、自然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绘本创设区域
分割区域
绘本
绘本
创设未来
绘本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区域发展篇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