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蓝型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相关性分析

2021-10-06姜占平朱德焰蓝黎明李齐干鄢达松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甘蓝型低度角果

姜占平,沈 军,朱德焰,蓝黎明,李齐干,鄢达松,程 辉*

(1.罗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罗山 464200;2.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的增加依赖于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角果数的提高。单位面积的株数即密度,通过增加密度来提高产量,效果比较明显。而单株角果数主要由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及二次分枝角果数构成,增加单株角果数以增加一次分枝数与每个分枝上的角果数为主[1]。

要增加单位面积上的角果数,必须进行合理密植,协调好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角果数。合理密植也是保证油菜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能保证油菜正常的生理活动。

全国油菜区域试验也加大油菜试验的直播种植密度,长江上游区(ABCD 组)、长江中游区(ABCD组)、长江下游区(ABCD 组)和黄淮区(AB 组)14个组的试验密度每667 m2从1.2 万株/亩提高到2.3 万~2.7 万株;云贵高原组和早熟组2 组的试验密度也提高到2.0 万~2.5 万株。在“以密增产、以密适机、以密省肥、以密控草、以密补迟”的“五密”栽培核心技术基础上,全面推动直播油菜密植增效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创建了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2]。通过直播油菜密植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应用,降低了油菜生产成本,提高了我国油菜生产效益和效率,有效保障了我国食用油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安全,为大力发展油菜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3]。

在油菜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为了摸清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二者间的关系,对甘蓝型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初步尝试进行简单的相关分析。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由于2018—2020 年整个长江流域气候不同于常年,部分试验承担单位油菜不能适期播种,因此分析了2017—2018 年国家油菜区域试验16 个组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共192 个样本。

1.2 相关性划分

一般可按3 级划分:|r|<0.4 为低度线性相关;0.4 ≤|r|<0.7 为显著性相关;0.7 ≤|r|<1 为高度线性相关。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的相关性系数

利用192 个油菜试验样本汇总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结果,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1~表5。

从表1~表5 的数据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区(A、B、C、D组)、长江中游区(A、B、C、D组)、长江下游区(A、B、C、D 组)、黄淮区(A、B 组)、云贵高原组和早熟组甘蓝型优质油菜每667 m2产量范围分别为135.95~180.11 kg、136.95~176.48 kg、145.69~174.40 kg、158.26~179.12 kg、164.28~186.89 kg、159.46~198.22 kg、159.95~191.01 kg、152.89~193.94 kg、126.21~181.10 kg、144.71~181.04 kg、146.56~194.42 kg、157.31~180.94 kg、197.03~242.27 kg、209.53~238.58 kg、171.75~268.08 kg和122.97~164.10 kg。单株有效角果数范围分别为221.20~341.10 个、249.32~324.79个、297.84~387.91个、293.58~356.80个、198.97~274.27个、178.58~260.38个、195.39~272.33个、161.49~225.82个、257.46~346.06个、298.30~409.88个、231.85~324.56个、221.98~318.59个、197.86~280.42个、199.79~285.20、250.26~351.72 和193.21~272.57个。数据表明,甘蓝型优质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变化范围都较大,它们相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4 92、0.211 71、0.216 44、0.310 77、-0.039 27、0.396 74、0.094 32、0.551 07、-0.347 39、-0.040 48、0.290 50、-0.392 88、-0.424 32、0.046 77、0.618 13 和0.738 37。

2.2 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看:长江中游区A 组和长江下游区AD 组的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低度线性负相关;长江下游区B 组和黄淮区A 组呈显著性负相关;长江上游区BCD 组、长江中游区BC 组、长江下游区C 组和黄淮区B 组呈低度线性相关;长江上游区A 组、长江中游区D 组和云贵高原组呈显著性相关;早熟组呈高度线性相关(见表1~表5)。

表1 长江上游区(A、B、C、D 组)油菜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相关分析

表2 长江中游区(A、B、C、D 组)油菜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相关分析

表3 长江下游区(A、B、C、D 组)油菜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相关分析

表4 黄淮区(A、B 组)油菜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相关分析

表5 云贵高原组和早熟组甘蓝型油菜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相关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甘蓝型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均受遗传控制,不同的栽培方法和不同区域栽培,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也有变化[4-5]。以往普遍认为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越多,其产量就越高[6-8]。但是,初步分析表明:全国区域试验16 个组的油菜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中长江上游区A 组呈显著性相关,BCD 组呈低度线性相关;长江中游区A 组呈低度线性负相关,BC 组呈低度线性相关,D组呈显著性相关;长江下游区AD 组呈低度线性负相关,B 组呈显著性负相关;C 组呈低度线性相关;黄淮区A组呈显著性负相关,B 组呈低度线性相关;云贵高原组呈显著性相关,早熟组呈高度线性相关。由此说明,在当前油菜密植条件下,长江上、中、下游及黄淮区要想通过改变单株有效角果数来提高油菜产量极为困难;而对于云贵高原组和早熟组的这2 个区域内通过改变单株有效角果数来提高油菜产量可行。由于研究选择的研究材料是全国油菜区试品种,若通过进一步研究仍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则可对育种工作者在油菜耐密植材料的选育实践中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甘蓝型低度角果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Bna-miR171g提高甘蓝型油菜耐渗透胁迫能力的功能鉴定
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分析
甘蓝型油菜BnMAPK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InDel连锁标记开发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化教学策略
对低度白酒生产技术的探究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