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铁军”,下沉地下20米的光

2021-10-04周霞

当代工人 2021年5期
关键词:比武晋升技工

周霞

专属:“订单式”人才培养

近几年,“私人订制”成为热门。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由于领域不同,对技工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同样需要开启“私人订制”。

“现在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想招到对口人才很不容易。尽管有一些对口的技术院校,但学校的科目很少能和实际工作接轨,新人到了公司后大多要从头培养。”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阳地铁)运营分公司人力资源办公室副主任仲军丽描述着眼下的招工困境,说到培养新人,她话锋一转:“但这两年,我们寻找到一种新的模式,就是校企联合,成立‘订单班,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招工难题。”

沈阳地铁青年技工李金林,就曾是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城轨车辆订单班”的学员。回忆起校园光景,他打开了话匣:“我们班和其他班不一样,现场教学,不仅能近距离看到地铁,还能摸到它。它不再是课堂里的模型或教科书上的画面,我们能很直观、很立体地感受到它。”

订单班的特殊培养模式,让李金林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参与实践,经过几年的“亲密接触”,他已经和这个庞然大物成了熟悉的老朋友。到岗实习后,他很快就能上手,没几年就可以独当一面。

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让企业参与到院校的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到企业跟岗实习,摒弃了从书本到书本的“本本主义”,让理论和实践实现双重驱动。最重要的是,它让企业直接跳过了市场的抢人环节,成了第一手“雇主”,并参与到学生在校培养的全过程中,引导学校培养真正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避免了到岗后不得不从头培养的窘境。

建立订单班后,沈阳地铁不仅向学校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持,还尽可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公司不仅对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订单班学生给予奖励,还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我们渴望与每一个学生达成自愿且双向的选择,满怀憧憬地加入进来。”沈阳地铁培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昊介绍说,法库县的学生杨旭东爷爷身体不好,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2019年6月,父母遭遇车祸,父亲骨折入院,他只能一边照顾住院的父亲,一边学习,处境艰难。幸运的是,在沈阳地铁的资助下,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2020年,杨旭东怀着感恩之心,踏进了这个曾经为他雪中送炭的企业,成了一名电客车司机。

台阶:多渠道晋升机制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企业,最能激发员工内在动力的因素,就是具备一个完善的职业晋升机制。“沈阳地铁每年会通过考核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来确定员工技能等级水平,并将定级结果用于员工岗位晋级及工资调整。”人力资源办公室副主任童苏阳介绍说。

童苏阳还分享了技术工程师赵威的职业晋升经历。2010年6月,赵威带着憧憬来到沈阳地铁,成了供电专业一名检修员。沈阳地铁奉行技术至上的企业文化,专业技术和对企业的贡献,是职级晋升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为此,赵威一次次地向技术难点发起猛攻。

供电系统少不了检修与维护,赵威便将坏掉的元件带回去拆解、研究,根据元件实物手绘电器元件原理图,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再通过上网搜集的电子电路书籍与资料进行学习,结合原理确认损坏元件的故障点,采购新的电子元件进行修复。此外,他还自主维修了电压继电器、带电显示器、综合保护装置电源与操作面板、触摸屏、智能仪表等多个元器件,带动工班人员一起搞维修、搞研究,这些举动,不仅在修旧利废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还为公司节约了设备采购的成本。

很快,赵威成了公司首屈一指的技术骨干,成绩有目共睹。他也因此受益,从检修员晋升到工班长,再到如今的工程师,实现了职级的三连跳。赵威自己都没想到的,几年间,他因技术出众,先后被授予“技术大王”“金牌工匠”“盛京大工匠”等多项荣誉称号,还获得了参与供电系统实验室搭建工作的机会,成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一名驻站大师。“似乎所有好事儿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砸向了我,让我受宠若惊。”现在,赵威仍饱尝着企业的技术红利。

无独有偶,技工李庆龙来沈阳地铁已经11年了,从一名站务员一路晋升为中心站站长。与赵威的技术制胜稍有不同的是,李庆龙的晋升,是依托公司科学晋升机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在沈阳地铁,职工的职业晋升始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些重要岗位的晋升需要经历笔试、实操和面试等特定流程,这意味着员工不仅要有出色的工作表现,更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2010年李庆龙入职培训时,就因为出色的表现,被定为车站负责人。2017年,他通过笔试、实操和面试晋升为中心站副站长,2018年,又以同样的流程晋升为中心站站长。晋升中心站站长时面试的情形,李庆龙记忆犹新:“面试团队是由公司级领导和中心主任组成的,他们不仅考察了我们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还让我们提出了对工作的想法和展望。整个过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公平,一切都是按照公司制定的考核标准来执行,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

沈阳地铁重视培养职工技术能力的同时,也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目前,取得工程师职称的员工已达千余人,公司全部予以相应的职称补贴。“这不仅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肯定,还形成了技能水平提升与员工职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童苏阳说。

舞台:让流星成恒星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地铁大厦9楼,一场紧张的技能比武正在进行。这是一场“比例失调”的较量,小巧的螺丝刀在一双双大手里灵活的操作着,操作台上百个机器零件,有的还没有指甲大,正在被参赛者一个个利索地送“回家”。

经过几轮激烈角逐,票务中心检修员张洪亮再一次坐上了第一名的宝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第一名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浸淫票务系统多年的苦练和钻研。公司现有“TVM自动售票机”400多台,张洪亮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哪个该检测了,什么时候该保养了,每台设备的性能和狀态,他都了如指掌。“平时,很多人都夸我技术厉害,但究竟有多厉害,我觉得单从工作中很难完全体现出来,技能比武给我一个舞台,让我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真正的实力,让那些暗暗较劲的人心服口服,当然也是激励他们更加努力提升技术。”在沈阳地铁,技能比武中取得出色成绩的技工,在职级晋升中会被优先考虑,正如张洪亮几次技能比武夺冠后,已从一名操作工晋升为软件工程师。

精湛技术的展现,不仅需要勤学苦练、认真钻研,更需要一个公平公正、项目全面的竞技舞台。“为了进一步激发员工对自己专业的学习力和研究,公司每年都会开展技能大比武,并对取得名次的员工给予奖励。”沈阳地铁党工团工作办公室主任姜明凯介绍道,沈阳地铁现有技能比武多达59项,涉及供电、轨道、车辆及设备检修等多个专业,覆盖8700余人次,“每年技能比武的举办,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几乎所有部门都要联动起来,之所以花这么大成本,坚持每年举办,归根到底,是技工需要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

为给职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公司还多次承办市级轨道检修工、产业机AFC检修员、通信检修工等技能竞赛,并推选优秀技术能手参加全国轨道交通类技能竞赛。

对职工而言,技能竞赛的舞台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试炼,通过这个舞台,沈阳地铁涌现出无数像张洪亮一样的技术能手。在这些技术能手的引领下,无数青年职工正沿着前辈的脚印,络绎不绝地迈上这个舞台,开始演绎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企业发展还要强化“因人而动”的观念——不仅在事业上选人,待遇上用人,技术上育人,更要在情感上留人。对于年轻技工而言,他们既着眼未来,也考虑当下利益。特别是一些外来技工,生活成本是左右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像沈阳地铁站务中心的值班员于童,刚到沈阳时,房租就是他最大的负担。为减轻像于童这样在沈无房职工的生活压力,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公司工会与住房保障办申请了公租房作为职工宿舍,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现在我吃在食堂,住在公租房,穿的是单位发的工服,坐地铁还不花钱。可以说衣食住行,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干就完了!”于童激动地说。

猜你喜欢

比武晋升技工
从技工到英雄
致敬比武勇士,载誉归来!
员工晋升的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比武
技工与专家
晋升能抑制过度投资?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多元晋升,助推员工职业化发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