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9-27郑美村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胰岛素

郑美村

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药剂科,山东淄博 255400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引起,使得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组、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1]。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降低,可以总结为“三多一少”,而且病程较长会对患者的眼、血管、肾、神经、心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发生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2]。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约有4.25亿,其中20~79岁女性的患病率约为8.4%,男性的患病率为9.1%[3]。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较为常见,在我国约有95%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4]。2型糖尿病在成年人群体中多发,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进而使得患者血糖升高。目前,临床对2型糖尿病还没有根治手段,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帮助患者降低血糖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降糖药物有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及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等,其中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的代表药物西格列汀及双胍类代表药物二甲双胍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5-6]。该文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该院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该院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5.34±9.09)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7.23±9.78)岁。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金标准;可自行监测血糖的患者;了解该次研究内容,自愿参加该次研究。排除标准:对该研究使用药物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依存性不高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该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等进行检测,完善资料。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31020652),饭后口服,0.5 g/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以磷酸西格列汀片(国药准字H20203446)进行治疗,西格列汀于早餐后口服,100 mg/次,1次/d,连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水平并比较;观察、记录患者恶心、呕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FPG<7.2mmol/L,2hPG<10.8mmol/L,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FPG<8.3 mmol/L,2 hPG<11.1 mmol/L,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FPG、2 hPG及相关临床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2 hPG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和2 hP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PG、2 hPG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FPG、2 hPG比较[(±s),mmol/L]

FPG 2 hPG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值P值10.53±2.35 10.78±2.31 0.526 0.600 9.19±1.54 7.08±1.29 7.277<0.001 15.11±3.34 15.25±3.04 0.215 0.830 12.41±3.48 8.52±2.40 6.375<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习惯逐渐发生变化,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7]。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1980年为0.67%,而到了2013年升高至10.4%,增长迅速[8]。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体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使得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发生一系列病变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9-10]。双胍类代表药物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该药能够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促进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11]。二甲双胍还具有增强非胰岛素依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体内肝糖原的异生作用,使得肝糖输出减少、抑制葡萄糖被肠壁细胞摄取等功效。该药对脂肪合成没有促进作用,对正常人的血糖没有降低作用,所以单独使用时患者不会出现低血糖不良反应[12-13]。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的代表药物,该药是通过增加活性肠促胰岛素水平进而起到控制血糖的功效。西格列汀能够抑制DPP-IV的活性,减少对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的破坏,使其在体内存在时间延长,导致胰岛素增多以促进血糖降低[14-15]。修君[16]关于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后疗效显著,患者的FPG、2 hPG、HbA1c等水平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较高。

该次研究中,选取9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进行研究,以说明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使用价值。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7.08%(P<0.05)。杨卫东[17]关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两药联合使用会获得更好的疗效,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65%,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67%(P<0.05),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与该研究的有效率相近。治疗一段时间后,对照组患者的FPG和2 hPG分别为(9.19±1.54)、(12.41±3.48)mmol/L,高于观察组患者的FPG(7.08±1.29)、2 hPG(8.52±2.40)mmol/L(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83%,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观察组恶心、呕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均明显较少(P<0.05)。杨红艳等[18]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研究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BG分别为(7.87±1.56)、(6.28±1.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5,P<0.05),联合用药组的血糖改善优于该研究患者用药后的血糖改善水平。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使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得到明显改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胰岛素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命悬一线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