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穴配伍通便法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25杨晓成杨惠娟

医药前沿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肠证候穴位

杨晓成,杨惠娟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南郎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推拿科 北京 100026)

便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分为功能性便秘与器质性便秘,临床目前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更高,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更大[1-2]。功能性便秘发病后患者的肠道出现动力障碍,导致粪便的传输时间延长,出现排便不畅、排便时间过长等症状。中医临床对便秘的治疗历史悠久,治疗方案成熟,穴位治疗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以穴位按摩,针灸刺激等方式刺激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能够在不破坏胃肠道功能的前提下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双穴配伍通便法能够针对患者症状,通过配伍腧穴的方式开展治疗,但双穴配伍通便法的临床应用较少,本文对所选便秘患者开展双穴配伍通便法,观察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018 年1 月—12 月所收治的64 例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 例患者。研究组男19 例,女13 例,年龄19 ~63 岁,平均年龄(39.31±23.69)岁,病程1 ~16 年,平均病程(9.16±6.84)年。对照组男20 例,女12 例,年龄19 ~69 岁,平均年龄(41.44±27.56)岁,病程2 ~18 年,平均病程(10.66±7.3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依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2 版》[2]中诊断标准确诊:排便时间延长,2 d 以上1 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符合以上3 条即可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 ~70 岁;③自愿在接受推拿治疗期间停用便秘相关药物;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其他疾病者;②合并骨质疏松、骨折、肿瘤、有出血倾向者;③手法操作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着;④精神疾病者;⑤肠道器质性病变导致便秘者。

1.2 方法

两组皆采用基础手法进行操作,基础手法:包括腹部操作、背部操作。(1)腹部操作:取穴及部位:中脘、天枢、大横,下腹部。一指禅推拿、摩法。患者仰卧位,以轻快的一指禅推拿施于中脘、天枢、大横穴,每穴约1 min;用掌摩法以顺时针方向摩腹约8 min。(2)背部操作:取穴及部位: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一指禅推拿、滚法、按法、揉法。患者俯卧位,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或滚法沿脊柱两侧从肝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术,时间约5 min;用轻柔的按揉法在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穴施术,每穴约1 min。

研究组:在基础手法后加用双穴配伍通便法。操作具体如下: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屈髋屈膝,足平放床面,医生在其腹部行开三门、运三脘、推胃法、扣脐轮状揉各半分钟。医生双拇指同时点按患者右侧支沟穴和天枢穴,嘱患者配合做双下肢反复屈髋屈膝动作约2 min。患者双下肢伸直,由下向上掌推任脉腹部线、右侧胃经线5 ~8 遍,由上向下掌推左侧胃经5 ~8 遍,沿患者腹部顺时针方向摩腹以温热感为度[3]。

对照组:加用辨证加减治疗,采取罗才贵《推拿治疗学》中便秘的辨证加减操作部分。具体操作如下:对胃肠燥热按揉足三里、大肠俞、支沟、曲池治疗,以酸胀为度;推足阳明胃经从足三里向下推至下巨虚,3 ~5 min。对气机郁滞患者开展按揉胸肋部的中府、云门、膻中、章门、期门治疗;背部的肺俞、肝俞、膈俞,均以酸胀为度,不宜刺激太重;横擦胸上部,以透热为度;斜擦两肋,以微有热感为度。对气血亏损患者开展横擦胸上部、左侧背部及骶部八髎穴治疗,均以透热为度;按揉足三里、脾俞穴各1 min,可配合捏脊三遍。对阴寒凝结患者开展横擦肩背部及腰部肾俞、命门及骶部八髎穴治疗,均已透热为度;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治疗疗程:隔日1 次,5 次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结束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

1.3 疗效判定

(1)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痊愈:患者便秘症状消除,排便无困难,随访后未见复发;显效:患者症状好转,排便频率显著提高;无效: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2)对比两组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SAS 量表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等指标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8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1.25%,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SAS 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的证候积分、SAS、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SAS 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对比( ± s,分)

表2 两组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SAS 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对比( ± s,分)

组别 例数 证候积分 生活质量评分 SAS 量表评分 治疗满意度评分研究组 32 11.24±3.57 25.33±6.31 16.76±3.44 88.11±10.07对照组 32 14.53±5.16 52.77±4.26 26.16±5.16 62.59±8.18 t 12.0648 14.2236 12.0314 12.3154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便秘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在中西医临床当中均有较长时间的疾病历史与临床治疗报道。便秘的致病原因多产生于大肠[4]。中医临床将便秘看作是患者全身津液气血失调、亏虚导致的疾病,多在气血阴虚、老年人群及久病患者中出现。为此临床对便秘患者开展穴位按摩治疗,穴位按摩能够在帮助患者减轻便秘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治疗安全,其中以双穴配伍通便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6]。

传统基础手法加辨证加减推拿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便秘患者病情复杂,个人体质与生活习惯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临床针对患者的辨证加减也更加复杂,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对临床治疗的推广造成阻碍。双穴配伍通便法对患者进行双侧穴位的推拿与按摩,其中支沟为三焦经穴,于体内先是入缺盆,布胸中络心包,再向下过横膈,从胸至腹为上、中、下三焦。上焦有肺脏,中焦有脾、胃,下焦有肠腑,主管人体水液代谢故又为水道,因此三焦受邪则气机不畅,腑气不通,津液不下导致便秘。而刺激该穴可梳理少阳之气,宣通三焦气机,通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津液得下,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后便秘自然缓解。天枢穴既是阳明经在腹部的主要穴位又为大肠募穴,大肠经经气汇聚于此,肺与大肠相表里,经手法刺激有泄阳明之热及激发大肠与肺经经气之效,使气机宣降得畅,水下达而肠道得濡,粪质得润而行。双穴配伍在中医临床被广泛应用在脾胃病的治疗当中,能够起到疏肝理气、泻热调机的效果,针对便秘患者排便周期长、腹胀严重、排便不尽感强烈的症状。较传统的穴位推拿相比,双穴配伍通便法能够对患者起到左右双侧操作的作用,充分结合了中医左升右降的理论指导,能够调整患者的体质,改善气血对患者肠道的濡养效果,对患者便秘的治疗起到更高的作用。

综上,本文通过对所选便秘患者开展双穴配伍通便法的加用治疗,能够观察到患者的便秘症症状显著好转,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评分。较单纯穴位按摩相比,双穴配伍通便法的临床治疗整体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大肠证候穴位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