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评价

2021-09-25谢忠文杨景帆陈建琨高启龙

医药前沿 2021年21期
关键词:腰段椎弓螺钉

夏 鸿,谢忠文,杨景帆,陈建琨,高启龙

(昆明市中医医院骨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脊柱骨折是比较严重的一种骨科骨折类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胸腰段脊柱骨折通常是指T11~L2段受到多方面原因而引起的脊柱骨折[1]。目前针对该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比较常见的方式即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和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两种[2]。为考察两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纳入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共80 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考察并分析2 种手术治疗方式的实际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接收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40 例,其中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龄18 ~60 岁,平均年龄(38.65±2.46)岁;对照组40 例,其中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22 ~59 岁,平均年龄(38.15±2.69)岁。两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具均衡性(P>0.05)。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3](1)经X 线检查后确诊为脊柱胸腰段骨折,并清楚骨折位置和脱落情况;(2)愿配合本研究者;(3)伴有脊髓受压或骨折部位突入椎管的情况者;(4)病历资料完整者。

1.2.2 排除标准 (1)伴有手术禁忌证者;(2)伴有严重的肾脏肝脏功能障碍者;(3)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者;(4)不愿配合或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采取气管插管的方式完成麻醉,然后将患者后背正中位置作为切口,确保手术切口长度12 ~20 cm。然后再有效地将肌肉组织逐层切口,并缓慢地分离椎旁肌。按常规方法将四个椎弓根螺钉放入受伤的椎弓根中,将固定杆在直视状态下安装到螺钉尾槽内,然后将其锁紧并固定。随后完成椎体和椎间隙复位操作,进行椎板间植骨手术和受伤椎体植骨手术,最后缝合切口。

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麻醉方式同对照组,然后借助C 型臂X 线机进行辅助治疗,在椎弓根受伤的中心位置实施纵向切开,切口长度约为1.5 cm,再借助X 线机辅助环境下将四根椎弓根螺钉有效地拧入患者的椎体内,然后再根据常规手术流程完成椎体内植骨和螺钉固定操作,最后对切口进行有效彻底地缝合。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各指标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等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1)治疗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可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治愈:患者痛苦消失,可进行正常工作和活动;好转:症状有明显改善,对活动和生活仍有一定影响,但可进行适当强度的工作和活动;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活动受限且对生活工作均有严重影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手术耗时、住院时长、出血量、伤口长度等。(3)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运动障碍、肺部感染、肌肉萎缩以及螺钉松动等[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当P<0.05 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40 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手术各指标相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如切口长度、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各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手术各指标比较( ± s)

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cm 手术耗时/min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 40 1.59±0.21 65.27±8.35 78.76±12.43对照组 40 15.24±0.95 74.61±9.82 226.85±43.48 t 89.631 4.583 20.711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住院时长/d 使用止痛针时间/d观察组 40 5.25±1.25 2.12±0.46对照组 40 12.81±1.77 3.68±0.75 t 22.066 11.214 P<0.05 <0.05

2.3 不良事件发生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纳入病例随访期间出现1 例运动障碍、1 例螺钉松动和1 例肌肉萎缩,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发生脊柱骨折的病人数量在近些年来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以脊柱胸腰段骨折居多,这类患者大多数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导致,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困难、心率衰竭甚至窒息等状况,更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上主要以手术固定治疗为主,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有两种,即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固定和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4]。在开放手术中需要剥离多个肌肉组织,因此椎旁肌会在手术过程中受到损伤,严重情况会导致椎旁肌功能出现障碍。此外多裂肌位置特殊,处于人体的腰椎中心位置,在脊柱稳定性和神经肌肉调节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遭受损伤患者术后便会出现肌肉神经萎缩和肌肉功能障碍等现象,且在开放式手术固定治疗中,切口长度一般为15 cm 左右,伤口较大,对患者危害较大,手术过程中失血更多,并发症较多,因此患者恢复时间往往较长[5]。而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手术在C 型臂机的辅助下更容易操作,且切口仅为1.5 cm左右,对患者伤害更小,且失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可以更快恢复,并发症较少,安全度很高。本研究中,观察组经过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手术各指标如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长和手术耗时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还优化了手术过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由此可见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比开放式手术固定治疗更突出,手术过程中操作便捷耗时短,创伤小、失血量少,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低,安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应用。

猜你喜欢

腰段椎弓螺钉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
小茴香热敷治疗腰段脊柱手术后腹胀效果观察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