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腰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9-25刘继东赵同新

医药前沿 2021年21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例数

李 勇,刘继东,赵同新

(单县中心医院麻醉科 山东 单县 274300)

进行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1]。在老年患者中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经常会存在认知障碍、心率、血压等方面的异常,对老年患者的生活和手术治疗效果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科学安全的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来说尤其重要[2-3]。基于此,本研究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硬腰联合麻醉后的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15 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选其中57 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时选择全身麻醉,设为常规组;另58 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时选择硬腰联合麻醉,设为研究组。常规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8 和29 例,平均年龄(68.42±5.12)岁;研究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5 例和33 例,平均年龄(67.42±4.1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1.21 研究组采用硬腰联合麻醉:于L2 ~3 行硬膜外进行穿刺,将腰穿针插入,脑脊液如果流出,推注布比卡因,推注速度0.2 mL/h,剂量2 mL、0.5 号、1 mL 10 号的葡萄糖溶液,造依据腰麻范围的具体情况,衡量注入布比卡因及利多卡因的剂量,使麻醉平面满足Tro-T12。如果患者麻醉效果欠佳,应结合实际情况适量增加布比卡因的剂量。

1.22 常规组采用全身麻醉:选取0.2 mg/kg 的咪达唑仑注射液、枸0.5 μg/kg 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4 mg/kg 依托咪酯注射液、0.6 mg/kg 罗库溴铵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起效后,对患者实行气管插管,在维持期间,选取10 mg/kg 的丙泊酚注射、0.4 mg/kg 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4 μg/(kg•h),通过输液泵对患者进行泵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量表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满分30 分,27 ~30 分认知功能正常、分数<27 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1 ~26 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 ~20 分中度认知功能障碍、0 ~9 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2)对不同时间点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心脏每搏量(SV)、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分析。(3)评估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剂量、阻滞完全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当P<0.05 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分析

研究组在麻醉后30 min 及术后5 min 的DBP、SBP、HR 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在SV、SpO2方面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分析( ± s)

组别 例数 时间 SBP/mmHg DBP/mmHg HR/(次/分)研究组 58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后5 min 132.9±12.2a 131.6±10.6b 131.2±10.7b 82.2±10.2a 80.12±12.7b 85.2±14.8b 85.92±11.7a 85.81±13.2b 90.71±14.3b常规组 57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后5 min 132.8±12.4 102.2±10.8 110.9±11.2 83.1±9.53 69.12±9.33 72.9±9.12 85.14±13.6 70.22±8.13 75.35±11.6

2.2 认知功能情况分析

手术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认知功能情况对比( ± s,分)

表2 两组认知功能情况对比( ± s,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研究组 58 28.24±1.32 24.97±2.05 26.81±2.35常规组 57 28.51±1.47 22.87±2.18 25.01±2.11 t 1.036 5.320 4.324 P 0.303 0.000 0.000

2.3 麻醉指标分析

研究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剂量、麻醉阻滞完全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上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指标比较( ± s)

表3 两组麻醉指标比较( ± s)

组别 例数 麻醉起效时间/s 麻醉剂量/mg 麻醉阻滞完全时间/min研究组 58 50.34±10.43 18.38±2.65 14.01±4.52常规组 57 237.51±28.3 133.28±3.25 25.01±6.52 t 47.215 207.947 10.530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麻醉苏醒时间/min 意识恢复时间/min研究组 58 8.21±3.22 13.52±4.45常规组 57 15.38±4.23 18.52±5.45 t 10.215 5.384 P 0.000 0.000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老年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主要是一种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关节畸形、缓解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晚期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是主要的手术方式。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方面不如年轻人,常常会有并发症出现,比如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病症,许多身体器官功能开始出现退化的现象,在身体耐受程度上不是很高,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后具有一定的风险。选择科学的麻醉方式,对手术效果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能够带来重要的效果[4]。临床上麻醉主要包括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等方式,其中全麻及硬腰联合麻醉在临床中使用率相对较高,而全麻方式的时间较长、麻醉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而硬腰联合麻醉作为一种新型麻醉方式,主要是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相结合,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肌肉松弛方面、血流动力学方面等效果显著。硬腰联合麻醉术主要利用腰麻针将需要的麻醉药物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再将一根细管子放入到硬膜外腔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麻醉所需要的麻醉药物剂量,除此之外,还能够使麻醉效果维持,能够从根本上对全麻中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安全的麻醉体验[5]。本文中通过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分析,两组在麻醉后30 min 及术后5 min 的BP、SBP、HR 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在SV、SpO2方面的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硬腰联合麻醉所需药物剂量小,药效能够直接通过蛛网膜下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液,从而影响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研究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剂量、麻醉阻滞完全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上均更短,进一步说明此种麻醉方式的优势,使用麻醉药物剂量少,从而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研究组患者术后认知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证实了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老年患者在认知功能上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中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例数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更正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