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

2021-09-25蔡丽莉许家珂王云峰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21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莫沙

丰 烨,蔡丽莉,许家珂,王云峰(通讯作者)

(昆山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反流性食管炎为临床常见胃食管疾病,以恶心、反酸、胃烧灼感、局部疼痛为主要病理表现,病因病情较为复杂,与饮食因素、病原体具有高度关联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临床针对反流性食管炎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以莫沙必利为主,有效缓解恶心、反酸、胃烧灼感、局部疼痛等症状,单独应用莫沙必利治疗周期较长,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应用价值受限;为规避莫沙必利单独应用不良反应,于莫沙必利治疗基础上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药物不良反应[2]。本文特针对艾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以单用莫沙必利为参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1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 例。参照组男41 例,女39 例,年龄41 ~71 岁,平均年龄(56.38±2.84)岁,病程1 ~38 个月,平均(14.63±2.68)月;经Savary-Miller 分级显示,Ⅰ级患者26 例,Ⅱ级患者28 例,Ⅲ级患者26 例。观 察 组 男43 例,女37 例,年 龄40 ~68 岁,平 均年 龄(56.41±2.78) 岁, 病 程1 ~36 个 月, 平 均(14.59±2.72)月;经Savary-Miller 分级显示,Ⅰ级患者25 例,Ⅱ级患者27 例,Ⅲ级患者2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入组后临床症状、内窥镜及活体病理检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诊疗标准》中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依据[3];(2)患者入组之前均知情,签署知情授权书;(3)所选患者均为初次入院,于入组前未服用相关药物。

“玉笛谁家听落梅”乃是肉菜,一条小羊坐臀、一条小猪耳朵、一条小牛腰子、一条獐腿肉加兔肉,拼作一盘,难免有油腻过头的嫌疑。但因为江南式精巧的刀工“肉条形如笛子”,和繁复的口味组合“有二十五变,合五五梅花之数”而深得老叫花之心。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其他胃食管疾病;(2)对本使用药物不耐受或过敏患者;(3)恶性肿瘤、精神障碍性疾病、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女性;(4)因主观因素拒绝参与或中途脱落患者。

1.2 方法

(2)借助SF-36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等维度进行量化评估,总分100 分,分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

1.3 评价标准

治疗前,两组患者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管理,要求患者戒除烟酒,禁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日常饮食以蒸煮为主要烹饪手段,减少油炸爆炒,科学进食,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参照组予以莫沙必利(国药准字H19990317)治疗,10 mg 莫沙必利口服,需于餐前30 min 服用,3 次/d;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国药准字J20080032)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莫沙必利用法用量同参照组,40 mg 埃索美拉唑口服,1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 周比对疗效。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组总体氨基酸分析,鸡胸肉、腿肉和肝脏中分别为0.75%、0.44%和9.89%,D2组鸡胸肉、腿肉和肝脏中分别为0.76%、0.35%和7.92%。表明在放养条件下至180 d,无抗养殖的腿肉和肝脏中总氨基酸含量明显更高。

1.4 统计学方法

FC教学模式是当今较为流行并获得大多数教育家和学者认可的一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培养高素质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在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中尝试使用。但这也只是一种教学模 式,不可千篇一律,照抄照搬,要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遵循 “宜翻则翻”的原则,并非所有有关高等教育翻转学习的研究 都有积极的效果[12]。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 特点和课程的特点,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培养目标。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参照组总有效率88.75%(71/80),观察组总有效率98.75%(79/8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观察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用药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胃灼痛、头晕等。

使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表达,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达,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1)依据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转归情况,联合胃镜复查结果评估有效性;若患者恶心、反酸、胃烧灼感、局部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探查病灶基本消失,疗效判定为显效;若患者恶心、反酸、胃烧灼感、局部疼痛等症状好转,经胃镜探查其病灶减少50%以上,疗效判定为好转;若不满足上述指证疗效,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80 63.25±7.19 86.29±8.89 18.024 0.000参照组 80 62.99±7.25 74.39±8.02 9.431 0.000 t 0.228 8.890 P 0.820 0.000

2.3 两组药物安全性分析

观察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为临床常见病,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刺激性损伤,以60 岁以上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于老年患者免疫价值降低、饮食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具有高度关联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5];反流性食管炎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与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潴留具有高度关联性,加之食管蠕动功能降低,食管内酸性物质未及时排泄,诱发反流性食管炎;同时因食管黏膜防御屏障降低,经长时间胃酸反流刺激,加重损伤,无法保护黏膜组织,开展有效的治疗对策尤为重要[6]。

临床学者针对反流性食管炎,常用抑酸抑酶类药物进行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以埃索美拉唑为首选,作为奥美拉唑光异构体,其抑酸作用显著优于奥美拉唑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半衰期较短,可快速发挥抑酸抑酶效果,抑酸时间持久,可有效中和胃酸,降低酸性成分对黏膜组织的刺激,加强胃消化功能,有效改善胃肠平滑肌蠕动,缩短胃排空时长,有效避免胃潴留情况发生。莫沙必利作为临床常用受体激动剂,药物终于机体后可有效刺激肌间神经丛、胆碱酯神经丛细胞表面HT4 受体,以加强肠道蠕动,加速胃排空时间,有效避免食物于肠道内滞留周期较长[7];据药理分析显示[8],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无交叉耐药情况,具有协同作用机制,可有效加强胃黏膜保护机制,排空肠道内容物,以起到治疗目的。本文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转归情况,联合胃镜复查结果评估总有效性可知,参照组总有效率88.75%(71/80),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因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具有协同作用机制,通过增加胃肠道蠕动功能,可加速药物疏布,提高药物生物利用率,加速炎症因子的吸收,缓解食管炎性症状,有效减少食物反流情况,提高患者进食欲望。经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等维度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等维度总分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联合药物治疗促使症状转归,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经药物安全性分析可知,参照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5%(P<0.05),可证实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副作用,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综上,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莫沙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