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眼穴联合阶段性强化教育在青光眼眼痛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23周燕梅赵娟王婷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视神经眼压青光眼

周燕梅,赵娟,王婷婷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眼科,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急速、危害性大等常见性疑难眼病,是因眼内压间断性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承受范围,对眼球各部分组织与视力均带来损伤,其主要特征有视野特征性缺乏与缩小、视力下降及视盘凹陷性萎缩等,若不采取有效治疗,患者可能会完全失明[1]。现今对青光眼患者采取药物与手术治疗只能暂缓其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手术虽可恢复部分视野与视力,但不能完全根治[2]。青光眼在传统医学中属于“五风内障”范畴,历史医者早就应用针刺方式治疗青光眼,近些年来中医治疗视神经的良好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且针刺治疗效果明显、操作便捷及实惠安全,但单纯针刺治疗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针刺治疗同时辅以健康教育才可使其达到预期效果[3]。因此本文选取该类患者应用针刺治疗联合阶段性强化教育并作出以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6月年2020年5月接治的青光眼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列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均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35~78岁,平均(52.32±5.13)岁。实验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36~80岁,平均(52.46±5.24)岁。两组患者均自愿配合研究并签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视力显著下降或失明者;视乳头边缘清晰,呈苍白色及血管变细者;色觉下降者;视野向心性显著缩小者。剔除标准:精神障碍或认知不全者;处在哺乳期或孕妇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两组均实施针刺治疗,患者取坐位,将针刺部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采用江苏三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0.16×13 mm)针刺针在患者眼部承泣穴、太阳穴、睛明穴、足三里穴、太冲穴及两侧风池穴予实施针刺,每次针刺后留针30 min左右,1次/d,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加用常规健康教育,如入院宣教、告知其疾病相关内容、发生机制、注意事项及出院告知其及时返院复诊等。实验组加用阶段性强化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入院阶段:与患者及家属建立有效沟通,使其及家属情绪得到稳定,主动配合治疗,用简洁意骇的方式向其与家属详细说明疾病进展与临床症状,告知患者及家属各类检查的必要与重要性;②住院治疗阶段:采用图画与文字、循环播放视频及同伴教育等方式使其与家属深入了解青光眼注意事项,包括保护视力功能及处于急性期须紧急降低眼压等,严格熟练眼药水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因药物进入鼻腔造成全身中毒,熟知每种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紧急现象立即告知医护人员;③手术阶段:嘱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向患者说明手术目的及作用,使其了解并积极配合手术,术后告知患者卧床休息24 h,尽量减少头部活动,术后7 d内,不可做低头及弯腰等动作,且不可揉眼,叮嘱其定时滴眼药水,并指导其多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且易消化内清淡软食,确保大便通顺;④出院阶段:出院时告知患者定期返院随访,并告知其每种药物使用方式,长期服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用药过程中监测哪些指标等,并将每种药物使用方式与注意事项以文字形式发放至其家属手中,防止遗忘。采取电话、入户等方式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用药、复查及眼压控制情况,对其出现的错误行为加以指导。

1.3 观察指标

(1)采取非接触性眼压计分别测量干预前后眼部压力并计算平均值,采用全自动视野计检测并统计视力平均缺损情况。

(2)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掌握:患者完全健康教育内容,且可基本复述教育内容;基本掌握,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基本掌握,对于教育内容可大部分复述;不掌握: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并未熟知,不能完全复述。掌握率+(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平均眼压与视野缺损情况。干预前两组平均眼压与视野缺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眼压与视野缺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平均眼压与视野缺损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平均眼压与视野缺损情况(±s)

?

2.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实验组健康教育掌握率为95.56%,与对照组的82.22%相比更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干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n(%)]

3 讨论

青光眼属于严重损害视力的眼部疾病,药物治疗是青光眼治疗中最基础的治疗措施,而患者因对疾病与药物作用认知不足,同时加上经济压力与对医护人员没有足够信任,通常会自行停药或拒服药物。而青光眼患者一经确诊就须长期随诊,终身治疗与关注,早期进行干预措施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控制眼压,避免其对视神经与视野等进一步损害[4]。

通过本文研究显示,干预前两组平均眼压与视野缺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眼压与视野缺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针刺眼穴联合阶段性强化教育可降低患者眼压与改善视野缺损状态。青光眼在中医中属于“五风内障”范畴,气血无法濡养目系,造成眼络瘀堵,神光衰微及泯灭是其病理机制,该疾病多因肝肾不足与气血阴虚引起,通过针刺能起到益精明目及活血祛瘀等功效。分析原因在于针刺承泣及清明等穴位能刺激患者视神经,促进眼部血管迅速扩张,针刺太阳穴可疏通患者眼部经络,调理气血润目,而足三里可补阳脾胃,太冲则能补气益血,对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可增加视觉中枢的生物电运动,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与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局部血液循环,进而促进部分未完全消失的视神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与恢复,从而患者提高视神经功能并改善视野状况[5]。此外本文还对两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实验组健康教育掌握率为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阶段性强化性教育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加以强化,从入院、住院、手术及出院等各个阶段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在各个阶段使患者及家属深入了解青光眼发生机制、注意事项、药物使用方式及相关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等,促使患者与家属强化对疾病的认知[6]。而针刺与阶段性强化教育则在加深患者与家属对疾病认知同时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进而降低眼压与改善视野缺损情况。

综上所述,青光眼眼痛患者应用针刺治疗联合阶段性强化教育可降低患者眼压与提高其视野缺损状态,利于患者远期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视神经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