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镜辅助脑室内血肿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

2021-09-23刘妲林涛陈志杰曾永亲张旭标邓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丘脑脑室血肿

刘妲,林涛,陈志杰,曾永亲,张旭标,邓斌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丘脑出血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一般在50~70岁的高血压群体中比较常见,并且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中,大约有15%的患者出现了丘脑出血的情况。近些年由于微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采用微创手术清除血肿等医疗技术,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微创手术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致残率,帮助患者节约治疗成本。以下对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效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由于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中女11例、男12例,年龄53~72岁,平均(62.52±1.65)岁。观察组中女14例女,男9例,年龄56~77岁,平均(65.23±1.75)岁。以上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不违背伦理。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实施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患者排除条件为:①手术之前通过CTA确定了患者是由于脑血管或者是动脉瘤造成的出血;②患者的丘脑出血是由外伤导致;③原发疾病严重者、存在智力障碍的患者;④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障碍,并且心肺功能异常。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的单纯脑室引流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为:①在患者的双额角位置置入硅胶引流管,并且在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袋连接在一起。②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头皮直小切口的长度为3.5 cm,颅骨的开窗直径为2~2.5 cm之间[1]。③以术前的CT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对患者脑室中的积血容量实施观察,如果患者的积血量相对比较多,需要为患者注入2 mL的生理盐水与2万U尿激酶混合溶液,注入脑室内,并且闭管2 h,在2 h后开放引流管,每天1~2次,持续1周左右的时间。每日的引流量维持在200 mL左右,持续引流,直到患者的引流液清淡为止[2]。④适时CT复查,观察患者脑室中的积血基本已经清除干净,并且局部病灶的出血量明显减少,则可以将引流管进行拔除。

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神经内镜进行辅助治疗,具体手术内容为:①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在患者额部做长约3 cm左右的直切口,铣刀锯开颅骨,取出颅骨,大小如图1,形成直径约2.5 cm的骨窗,双极电凝烧灼硬脑膜后,十字形切开,并且彻底进行止血操作。②根据CT检查结果定位,在非重要功能区、距离病变最近的区域中,朝向患侧方向将脑穿针置入到其中,刺入过程中感到阻力减小说明已经穿过脑室,在见到脑脊液流出后,再将针进行拔除,并且按照脑针的穿针方向和深度情况,将内镜的工作通道置入到其中[3]。③在内镜进入到血肿腔内后,开始使用生理盐水对镜头进行冲洗,保证视野的清晰,并且使用吸引器对脑室中的血肿进行清除,同时找到丘脑出血的破口位置,仔细的对血肿进行清除,如图2。需要注意的是,不强制性的追求血肿完全清除,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双极电凝灼烧进行止血。④清除完成后在侧脑室内放置引流管,并且在术后的24 h复查CT,如果没有明显的出血,并且残留的血肿比较少,则可在手术后的2 d内将引流管进行拔除,继续通过腰穿治疗;如果残留的血肿比较多,则需要采用尿激酶进行灌洗[4]。⑤手术后需要动态的对血肿情况进行复查。

图1 额部取出颅骨

图2 使用吸引器清除血肿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以及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型号为SPSS 19.0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χ2对数据进行检验,如果出现P<0.05的情况,则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肿清除情况。在手术之前,两个小组中患者的血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手术之后,研究组中患者的血肿体积从第1天开始一直到术后14 d,都明显要比研究组更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肿体积对比(±s)

表1 血肿体积对比(±s)

?

2.2 并发症出现几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研究组中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总几率要明显比对照组更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几率对比[n(%)]

2.3 预后情况。在患者手术的3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组中患者的愈后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预后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些年以来,由于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当前出现丘脑出血的患者相对比较多,并且患者年龄普遍比较大,在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着比较大的难度[5]。因此,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针对该病症需要选择神经内镜进行辅助治疗,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实施的血肿清除手术,不仅能够灵活的改变视角,同时视野范围也相对比较广,不需要通过过度的对脑组织进行牵拉,就能够发现残留的血肿,非常有效的提升了手术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6]。以此保证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能够更加快速的恢复健康,减轻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的研究组,不仅在清除效果上、预后方面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要比对照组更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手术,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最快速的清除血肿,保证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丘脑脑室血肿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