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重症脑梗塞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2021-09-23郭红梅侯文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脑梗塞语言表达肢体

郭红梅,侯文秀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山东 济南 250022)

0 引言

脑梗塞又可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群体的脑血管疾病[1]。脑梗塞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病情高峰,因此,对脑梗塞患者的救治时机十分必要,否则一旦延误病情,将会引发患者严重脑水肿、脑疝甚至是昏迷、继发出血等严重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明显威胁[2-3]。个性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十分推崇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很是理想,基于此,本文择取了100例老年重症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并对个性化护理进行重点探讨,以进一步明确其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脑梗塞患者中选择100例(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依据“抓阄法”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96±5.67)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69.08±5.76)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原则:①所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于脑梗塞相关诊断标准,且经CT、MRI、实验室等检查确诊;②所选患者均为重症患者,且临床资料完整;③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原则:①意识模糊难以配合相关护理操作的患者;②中途退出研究或死亡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给予简单的口头健康宣教、维护病房整洁、遵医嘱用药、嘱咐患者合理饮食和休息等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

(1)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交流,及时收集患者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文化水平等基础信息,并结合患者病情诊断、精神状态、预后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进行调整和优化。

(2)个性化环境维护:除保障病房舒适、整洁、安静外,还可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文化水平等信息适当粘贴温馨墙贴、摆放绿植、播放音乐、放置书刊报纸等物,以使患者感觉如在家般舒适。

(3)个性化健康宣教:积极耐心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友好交流,仔细讲解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面对面”交流、自主阅读宣传手册与观看宣传视频、参加集中讲座等方式开展健康宣教工作。

(4)个性化心理护理:由于脑梗塞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容易使患者对生活丧失信心,进而出现焦虑、抑郁乃至轻生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随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科学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介绍相关康复成功案例、病友现身说法、家属与亲友多方陪伴鼓励等方式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5)个性化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在确保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尽可能迎合患者口味,以使其更快恢复机体活力。

(6)个性化功能康复训练: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在其病情稳定、卧床休息时可定时转换体位,并鼓励患者开始肌肉收缩训练、小幅度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待患者可自主下床活动,则指导其开始肘关节屈曲伸展、低迈步等训练;对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可指导其进行单音节发音训练,并鼓励其勇敢进行表达;对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通过抚触、气味刺激、音乐播放等方式提高其五感灵敏度。

(7)出院指导:告知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重点讲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与运动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并定期回院复诊。

1.3 评定指标

1.3.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对比:生活质量通过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肢体功能通过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分,语言表达功能通过汉语失语检查表进行评分,3项分值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恢复越好[4]。

1.3.2 护理满意度对比:通过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得出,分为不满意、较为满意和十分满意3项,护理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所用数据可分为计量和计数两种,其中前者包括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s)作为其表现形式并经过t检验;后者包括护理满意度,(%)属于其表现形式并通过卡方检验。所有数据经由SPSS 20.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若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对比。表1可见,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分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对比(±s)

表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对比(±s)

?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表2可见,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脑梗塞是指因各种原因引发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一般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等类型[5]。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救治成功率也有明显提升,但大部分患者仍无法避免会出现神经功能损伤、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后遗症,导致其后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以更好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机体功能[6-7]。

表1 -2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语言表达功能评分更高,且护理总满意度为98.00%,说明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对患者从环境、认知、心理、饮食、功能康复训练等方面均进行个性化、科学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保障了患者从生理到心理层面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因而总体治疗依从性更高,预后效果也更好[8-9]。

综上所述,对老年重症脑梗塞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促进其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脑梗塞语言表达肢体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肢体语言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肢体写作漫谈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面试六禁忌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