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2021-09-23蓝仕园李远琼闫婷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阿替普脑梗塞溶栓

蓝仕园,李远琼,闫婷婷

(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300)

0 引言

急性脑梗塞是指突然出现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血流供应中断引起缺血缺氧性坏死,导致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体征[1]。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症状与脑梗塞部位、大小有关,表现为偏身肢体无力、行走不稳、无法视物、偏身感觉障碍、麻木、言语不清、言语含糊、口角歪斜流涎,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昏迷[2]。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溶栓治疗效果,但仅靠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改善效果。因此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效果,是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得到恢复的关键[3]。本文就急性脑梗塞患者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内收治的80例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随机分为药物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55.32±12.01)岁,护理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55.18±11.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阿替普酶治疗应在症状发作后4.5小时内进行。对参照组患者取一支(50 mg)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S20110052)进行静脉输注,在输注过程中,注意补液量及速度调整,阿替普酶最大剂量为90 mg,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可以按照总剂量的10%先从静脉推入,余下剂量使用微泵在1 h内静脉推完,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其他治疗药物;保持病房整洁卫生等[4]。

1.2.2 研究组:在参照组的阿替普酶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特殊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措施为:①患者入院时若意识不清,可向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评估及安抚,告知患者当前病况及治疗流程,使家属尽量配合治疗及后续护理工作;②待患者意识清醒后,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有异常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如有必要可向患者列举成功案例,树立患者治疗信心并稳定患者情绪;③遵医用药,根据医嘱,规律用药,并告知患者当前治疗方案可取得的治疗效果;④当患者病情稳定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以营养丰富、易克化及富含膳食纤维素为原则制定饮食计划,尤其忌烟禁酒,禁食生冷辛辣食物;⑤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尽早开展肢体康复锻炼,先由简单的翻身、抬腿及坐起等姿势逐渐过渡为扶墙行走、自行穿衣、爬楼梯等强度训练;⑥患者在院期间,家属应全程陪同并学习护理操作,以便患者出院后仍受到较佳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回访,掌握患者病情进展。

1.3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的心理状态(焦虑:SAS、抑郁:SDS/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NIHSS、Barthel指数评定/分数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好生活自理能力越高)和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占总评分25%、人际关系占总评分25%、心理占总评分25%、生理占总评分25%)。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焦虑、抑郁自评表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s)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s)

?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分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对比(±s)

表2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对比(±s)

?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对比(±s)

表3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对比(±s)

?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脑梗塞的形成,都是由于脑动脉血管的动脉硬化,在一定诱因的情况之下,形成不稳定斑块,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起急性脑梗塞[4]。吸烟、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龄、心脑血管病的遗传家族史等均是急性脑梗塞的常见诱因。

目前临床对于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中主要以阿替普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但仅靠药物治疗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无较佳应用效果,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须辅以科学有效的特殊护理干预,稳定患者的情绪及患者的治疗信心。急性脑梗塞患者通常出于对突发性疾病的恐惧和治疗效果的担忧,导致患者治疗意愿随着较长的治疗周期逐渐降低,而特殊的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疏导、康复锻炼和饮食指导,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通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效降低患者卧床并发症风险[5]。

综上所述,对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阿替普脑梗塞溶栓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