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2021-09-23卢斯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血透舒适度血液

卢斯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脏类疾病的方式,通过模拟肾脏的排泄功能,将血液中的毒素、多余电解质及代谢产物排除后,将净化后的血液通过其装置输送到身体内。这种透析方式,可改善患者的皮疹、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是解决肾脏疾病终末期的有效方式。此治疗方式周期长,每星期2次以上的透析,每次4 h,治疗过程中也有一些痛苦,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对治疗和护理都带来一定不良影响。采取有必要的护理措施可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提升护理效果。随着大众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各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舒适护理就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理目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减轻患者疼痛及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就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用交替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3~77岁,平均(46.53±8.29)岁,病程0.6~7年、平均(3.24±1.12)年。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2~78岁,平均(46.49±8.26)岁,病程为0.8~7.5年,平均(3.29±1.1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如告知血透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舒适的环境护理:保持透析室地面干燥、干净,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需柔和,避免不良光线刺激,保证所有操作为无菌操作,严格控制好透析室人员流动,为患者播放放松、舒适的音乐,取患者舒适体位,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软垫来提升其舒适度。②心理护理:血透周期长,长期的治疗对患者心理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患者面对经济、家庭及社会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对其普及医保政策等经济方面的问题,多和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同时对患者讲解成功治疗案例,增强其治愈的信心。③疼痛护理:透析前,都需要进行穿刺,帮助患者将血液从体内流入机器中进行过滤,但有些患者会出现穿刺部位疼痛,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穿刺过程中尽量一次到位,减少患者身心不适;也有些患者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腰背痛,询问患者的疼痛部位,帮助患者按摩以减轻患者疼痛;透析后,护理人员需熟练进行回血操作,动作要轻柔,减轻患者不适感。④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束透析后对内瘘进行妥善包扎和固定,穿刺点做好止血处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透析速度,控制好脱水速度,询问患者的透析感受,若患者出现打哈欠、内瘘、眼花或冒冷汗,可能为并发症前兆,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①SAS、SDS评分;②疼痛度、舒适度以及满意度评分;③统计两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

1.4 评价标准。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采用焦虑、抑郁(SAS、SDS)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分界值50分,分数越高,越焦虑;SDS评分标准:分解值53分,分数越高,越抑郁[2]。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透析期间的舒适度,包括环境、肢体等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越舒适。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透析护理的满意度,包括透析前宣教、透析操作、护理态度、舒适度等内容,每项内容评分0~25分,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越满意[3]。采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对两组透析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0~10分,0分:无痛;4分:轻微疼痛;6分:疼痛明显;8分:疼痛严重;10分:剧烈疼痛,分数越高,越疼痛[4]。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

表1 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

?

2.2 两组疼痛度、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的舒适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舒适度、疼痛度、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舒适度、疼痛度、满意度评分比较(±s)

?

2.3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n(%)]

3 讨论

物质生活的丰富,让大众更追求健康生活,健康生活是大众所追求身新健康与社会的统一。舒适护理就是一种预防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强观察,去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对于患者而言,血透患者每周都要进行2~4次不等的透析,长周期的透析不仅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的产生,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降低了透析效果[5]。

和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模式更注重人的身心感受,满足治疗期间的心理需求。舒适目的可缩短其身心不舒服时间,减轻疼痛,提高舒适感。血透本身及时一种让患者容易产生排斥和恐惧的治疗,因此,需格外注意外部环境,血透过程中,通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透析环境,保证明亮、阳光充足,使患者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随着医院注重患者的躯体感受,疼痛已经不再是被忽视的一种主观感受,疼痛不是简单的给予止痛药,明确了疼痛的原因,帮助患者找到疼痛的根源进行局部干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避免心理上的不适将疼痛放大,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时干预潜在的焦虑、抑郁症状,维持患者的心态平衡,减轻其负性情绪。通过并发症预防护理,可及时观察到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及时采取措施,对透析中的不适及时干预,将并发症降至最低[6]。费娜[7]等在舒适护理模式是否在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周平[8]研究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采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1.9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和上述研究基本相符,得出心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可体现出临床护理工作的存在意义,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和疼痛,降低其并发症,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血透舒适度血液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