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T MRI诊断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3朱海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面肌疾病诊断三叉神经痛

朱海珊

(澳门镜湖医院 影像科,澳门 999078)

0 引言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且女性人群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此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密切的相关性,年龄越大疾病发病率也就越高,而早期疾病诊断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的疾病治疗与预后均有着直接的相关性[1]。有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发病和微血管压迫、CPA肿瘤等均有着密切关系,故多数临床认为神经根微血管压迫是引发该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来,3.0T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逐步用于诊断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此诊断方式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将患者的面神经和周围血管间的空间关系显示出来,从而确定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为其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科学依据,但相关的研究报告道还比较少[2]。基于此,本文研究了3.0T MRI诊断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摘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澳门镜湖医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A组,取同期院内接收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40例作为B组,A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31~74岁,平均(45.19±3.42)岁;B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45.23±3.39)岁;B组患者入组之前均无其他典型的神经系统阳性特点,且MRI检查确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所有患者及(或)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具备良好配合能力;对比2组的年龄、性别等基线数据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开展开展疾病诊断,详细方法为:运用Philip Intera NOVA 3.0T MRI扫描仪,选择头部正交线圈,设定高空间分辨率3pCISs序列,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1500/250 ms,翻转设定为90°,以单词信号进行采集,层厚度设定为0.5 mm,矩阵设定为256×256,3D-TOF序列相关参数为:TR/TE设定为23/6.9 ms,翻转角度设定为20°,以单次信号进行采集,层厚度设定为0.7 mm,矩阵设定为304×512,扫描视野设定为160 mm,各项参数设定完成之后,对受检者两侧面的神经实施轴面、冠状面等全方位的图像重建扫描,将血管和神经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显示出来,分别观察横断面、冠状面与神经血管之间的关系,联合MRA对血管来源与走行进行详细分析与观察。

1.3 指标观察。依据Hosoya评分标准[3]对2组的冠状、轴面血管神经压迫等情况实施量化评分,若血管位置处于脑桥外缘内侧记录为1.0分,血管和脑桥外源已经有接触记为0.5分,未检测出任何血管记为0分;冠状面扫面方面,如果血管已经让桥脑发生变形记为1.0分,血管和脑桥下缘发生接触记为0.5分,未检测出任何血管记为0分。以手术结果作为参照,即(+)为阳性,(-)为阴性,分析3.0T MRI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此研究所获取的全部相关数据统一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有关的数据以“[n(%)]”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开展“χ2”检验;计量有关采用(±s)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开展“t”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Hosoya评分。B组患侧Hosoya评分相较于健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健侧Hosoya评分相较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双侧Hosoy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侧Hosoya评分相较于A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的Hosoya评分(n,%)

2.2 对比3.0T 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40例患者手术结果示,22例血管接触或者压迫,3.0T MRI对于神经血管压迫的敏感度达到95.45%(21/22),特异度为94.44%(17/18);3.0T 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95.45%(21/22)相较于A组的100.00%(22/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3.0T 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的阳性检出情况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主有周围病因学说、中枢病因学说两种,这当中以短路理论作为基础的神经微血管压迫学,也就是周围病因学说,已经被越来越大的研究人员所以接受,多数研究认为三叉神经痛中的90%、面肌痉挛中的80%,均是因为其所对应的脑神经,进入脑干0.5~1.0 cm之内(也就是神经根出入部位),然后受到血管搏动的压迫,使得神经纤维髓鞘发生脱失,脱髓鞘轴突与周边的无髓鞘纤维均发生短路,使得极其轻微的一些触觉刺激也会被传入至中枢神经系统当中,借助于短路,使得中枢神经逐步传出冲动转化,并传入冲动,作用力持续累积之后,最终就会引发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4]。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临床发病较高,且一直以来临床上都未找到物异性的诊断方法,以往临床使用的常规诊断虽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误诊率或者是漏诊率也比较,而目前来说,诊断该疾病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对比MRI脑扫描,若无法明确的排除诊断或者是产生危险信号,MRI可以将疼痛的潜在原因排除。三叉神经在病理增强扫描中,可以提示周围恶性肿瘤、脱髓鞘斑块、海绵窦肿块以及多发性硬化等扩散,丘脑与脑干三叉神经通路内部的脑损伤以及扁桃体角巩膜发生的各类囊肿,例如肿瘤、蛛网膜囊肿以及动静脉畸形等。在采用MRI诊断三叉神经时,选择合适的成像序列极其重要,原因是三叉神经在人类颅内当中有非常复杂的行程较,其桥小脑区的相关结构包括了神经、血管以及脑脊液等,如果采用普通成像,无法将三叉神经清晰的显示,只能将部分局部病显示出来,而想要连同患者的神经、血管等均显示出来,就需要选择对神经与血管有着高度敏感性的序列。脑部的肿瘤也可能引发三叉神经痛,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另外,颅后窝肿瘤是最有可能引发三叉神经痛的一种肿瘤,如临床常见的前庭神经鞘瘤、脑膜瘤以及表皮样囊肿等[5]。

近几年,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逐步被临床应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疾病诊断,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在本次研究当中也发现,B组患侧Hosoya评分相较于健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健侧Hosoya评分相较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双侧Hosoy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侧Hosoya评分相较于A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3.0T MRI相较于其他诊断方式,用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疾病诊断与评价更具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该方法借助了人类的血流流人增强效应,其获取的图像不仅对比度更高,而且空间分辨能力也非常强,可以将一些高信号小血管、等信号面神经以及低信号脑脊液等全部都显示出来,并经由后续的相关技术处理,使得医师可以多个方位、多个角度对患者的面神经与其周边血管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分析出血管的具体性质、来源、走形以及复杂程度等,从而提升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率,为其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6]。本次研究也显示,3.0T MRI对于神经血管压迫的敏感度达到了95.45%,特异度为94.44%;3.0T 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95.45%相较于A组的10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3.0T MRI诊断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准确率较高,且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该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案。

猜你喜欢

面肌疾病诊断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编码思路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