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

2021-09-23艾连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酯酶蛋白尿尿蛋白

艾连梅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虎圩乡卫生院,江西 抚州 331800)

0 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患者内分泌系统出现障碍所导致的一种疾病,疾病具有病程长、持续发展的特征[1]。糖尿病患者会因为高血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损伤,患者多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若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2-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时患者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对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严重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及时的治疗[4]。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的症状,患者的病情无法及时的被诊断,导致患者无法及时的接受治疗[5]。目前临床上在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时,蛋白尿是最为主要的一个指标,通过对此指标的检查可以对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6]。本文主要研究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虎圩乡卫生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18~90岁,平均(52.18±1.82)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为19~90岁,平均(52.35±2.15)岁;糖尿病病程为1~25年,平均(13.02±2.28)年。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年龄、性别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在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两组人员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方法为:在进行检验前需要使所有人员禁食8 h,并且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在检查前使用干净整洁的一次性采尿杯采集所有人员的中段尿液,在尿液标本中加入甲醛进行防腐;取4 mL的尿液标本进行送检,并且在2 h内完成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相关配套试剂盒对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在检验时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阳性率(白细胞、白细胞酯酶、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隐血)、蛋白尿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关系、蛋白尿严重程度与患者病程关系,并对比。尿蛋白严重程度的判定,正常人体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为1.5~20 μg/min或者<30 mg/24 h;微量白蛋白尿为:尿液中白蛋白含量为20~200 μg/min或者为30~300 mg/24 h;严重白蛋白尿为:尿液中白蛋白含量大于200 μg/min或者大于300 mg/24 h[7]。

1.4 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指标阳性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阳性率为88.33%、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为83.33%、尿糖阳性率为100.00%、尿蛋白阳性率为90.00%、尿酮体阳性率为91.67%、尿隐血阳性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的白细胞、白细胞酯酶、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隐血等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阳性率对比[n(%)]

2.2 观察组患者蛋白尿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关系统计。随着糖尿病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患者蛋白尿的严重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如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蛋白尿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关系统计[n(%)]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病的产生与年龄、生活习惯、环境、内分泌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8]。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无法彻底的治愈,因此患者需要终身服用药物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但是部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效果不佳,使得各项身体功能不断受损,进而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9-10]。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肾脏功能会受到严重损伤,若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严重症状,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1]。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但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初期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难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为了减少糖尿病肾病所带来的危害,需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筛查、诊断,现在临床上常用于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为尿常规检验[12-13]。

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尿常规定性检验,经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阳性率为88.33%、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为83.33%、尿糖阳性率为100.00%、尿蛋白阳性率为90.00%、尿酮体阳性率为91.67%、尿隐血阳性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检者的白细胞、白细胞酯酶、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隐血等指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糖尿病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患者蛋白尿的严重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尿常规定性检验是对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验,主要检验的指标包括白细胞、白细胞酯酶、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隐血,这些指标与肾脏功能有重要的关联[14];蛋白尿异常会说明患者肾小球屏障功能异常,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尿微量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可以被近端小管重吸收,尿液中不会含有尿微量蛋白;当肾脏功能损害时,蛋白质无法有效滤过,只能以尿液的方式排出蛋白质,进而出现蛋白尿,因此通过蛋白尿相关指标的检测可以准确诊断病情[15]。

综上所述,糖尿病尿蛋白在进行诊断时,通过对患者实施尿常规定性检验,可以准确检查出患者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并可以掌握疾病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酯酶蛋白尿尿蛋白
动物肝酯酶对西维因的抑制响应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阿魏酸酯酶及其产生菌株的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尿里有蛋白,并非都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