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2021-09-23任海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乙型肝炎标志物

任海燕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重庆 401220)

0 引言

目前临床上确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检测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水平[1]。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法、化学发光法检测法在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中应用均较为广泛,但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效果不同。为了研究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准确率,本文研究选择100例已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患者进行了随机的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100例已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患者,研究时间在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39.86±7.04)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39.94±7.26)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约3 mL的静脉血量,并于生化管中放置,以每分钟3000 r的离心转速进行时间为10 min的离心处理,之后分离血清,于-20℃的冰箱中保存。其中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具体操作流程需按照说明书执行,同时记录检测数据。观察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具体操作流程同样按照说明书执行,并记录检测数据。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以及血清标志物检出率。血清标志物以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c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以及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为评价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判定结果标准参考:①S/CO值≥1.0:HBsAb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②S/CO值≤1.0:HBcAb阳性、HBeAb阳性。化学发光法检测判定结果标准参考:①HBsAg阳性判断标准,浓度>0.03 IU/mL:②浓度>5 mIU/mL:HBsAb阳性;③COI值≥1.0:HBeAg阳性、HBcAb阳性;④比值>50:HBeAb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相较对照组,观察组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n,%)

2.2 血清标志物检出率。两组血清标志物检出率比较(P>0.05),如表2所示。

表2 血清标志物检出率[n(%)]

3 讨论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病症之一即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表现出食欲欠缺、四肢无力、恶心以及干呕等临床表征症状。该疾病可使患者表现出程度不一的血液功能障碍,且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发生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疾病的几率可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不积极为其行相关的诊断与治疗,还有可能使其病情进一步恶化,增加其发生肝癌、肝衰竭的几率,威胁到其生命安全[2]。

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临床上约有超过50%的肝炎患者均存在病毒感染现象,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口十分之一,这说明现阶段我国临床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较多[3]。为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对其后续治疗、预后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早期进行检查亦可有效对肝炎等疾病进行预防。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常用指标为血清学指标,该类指标可对患者机体内病毒的转变过程进行有效反映,其中HBsAg指标、HBeAg指标、HBcAb指标、HBsAb指标以及HBeAb指标等均为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若患者的上述标志物指标为阳性检测结果,则可以说明其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症状,且复制不高,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传染可能。

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免疫检测手段主要有化学发光法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前者是通过为患者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从而为其定量测定机体内药物浓度、微量成分的一种检测方式,具有稳定性高、敏感度高以及特异性高等特点[4]。另外由于该项检查方法相对来说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且可以很快获取患者的精准检测结果,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率较高,且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后者虽然可对患者机体内的血清学标志物水平进行有效检测,并可以通过分析、统计相关检测数据而获取患者的阳性检出情况,具有较为理想的免疫检测效果,且检测所用的成本较低[5]。但是由于该项检测不仅相对来说具有更为繁琐的操作步骤,而且检测过程中可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而致使检测结果降低,因此相对具有较高的检测结果误差。

本次研究我院将两种检测方式分别应用于已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患者中,结果显示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对照组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准确率更高,两组HBsAb、HBsAg、HBeAg、HBcAb、HBeAb血清标志物指标检出率比较,虽然观察组均检出较多,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应用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够有效检出血清标志物,但观察组所用方法相对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更有利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诊断。

随着我国医学检测与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临床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工作中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法。该项检测方法将免疫测定以及发光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且将以上技术作为检查基础进行了微量抗原、微量抗体的定量检测、半定量检测,因此检测效果有明显提升[6]。相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该项检测方式在为患者检测时不仅不易受外界干扰,而且可明显减少检测反应时间,因此在检测精准度、检测效率以及检测效果方面均相对更加具有优势。另外由于该项技术的检测原理不仅涉及电化学检测、免疫测定的原理,且有效的结合了以上技术的原理,使检测过程中可以清楚的在电极表面对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发光反应进行观察,并使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进度、感染情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从而可为患者日后的治疗、临床诊断均提供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指导建议与意见,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乙型肝炎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