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脓毒症患者病原学检测及治疗中的运用

2021-09-23陆辉志石玉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高通量病原体脓毒症

陆辉志,石玉琴

(1.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2.武汉市第三医院 重症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言

病原体感染导致患者严重感染,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即为脓毒症[1],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诊断金标准是血液培养[2],但该方法耗时长,诊断阳性率低,尤其对于已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阳性率明显降低。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mughput sequencing,HTs)高速发展[3],不需培养分群,直接测序鉴别病原体,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覆盖范围广。本研究旨在探讨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脓毒症患者病原学,指导针对性抗生素的运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 unit,ICU)收治的89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案。对照组:抗感染治疗前,抽取10~20 mL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检测。观察组:在血培养联合HTs检测,另抽取10 mL血液标本保存于4℃环境中,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进行HTs。两组患者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韩国中外制药株式会社,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20403,1~2 g,分3次滴注)联合万古霉素(希杰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289,2 g,分两次)抗感染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液体复苏等治疗。待血培养及HTs结果报告后,必要时更换敏感药物。连续治疗1周后,复查血培养及或HTs,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同时一次HTs检测阴性或连续两次血培养阴性后,给予出院,出院后连续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检测情况(病原体阳性率、报告时间及检出类型)、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①病原学检测阳性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②病原体报告时间=报告日期一采血日期;③病原体检出类型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③并发症:急性肾损伤、低血压及急性肺损伤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低血压及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比较[n(%)]

2 结果

2.1 病原体检测情况比较。观察组病原体阳性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41.86%);观察组病原体发报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原体类型检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病原体检测情况比较(例)

2.2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存活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脓毒症是指明确或可疑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5]。随着社会老龄化、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增加,脓毒症发病率不断上升,国外流行病学结果显示[6-7],脓毒症发病率为0.3%,约9%发展成严重脓毒症,3%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室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脓毒症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脓毒症的病原学诊断主要依赖于血培养[8],但该方法耗时长,阳性率较低,容易漏诊、误诊[9]。

HTs可从整体上分析病原微生物群体的组成情况,也可获得含量低的病原序列,并通过未知序列鉴定新物种,迅速识别各类病原微生物[10]。HTs目前可检测出约2700余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特别是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少见病原体类型的诊断,更是补充了血培养的不足。本临床研究显示,使用高通量测序检测的观察组病原体测阳性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41.86%),观察组病原体发报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原体类型检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存活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发生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低血压及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高通量测序检测方法在脓毒症病原学诊断和评价疗效较好,联合血培养检测,可减少漏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高通量病原体脓毒症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草药DNA条形码高通量基因测序一体机验收会在京召开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