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的影响

2021-09-23戴丽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阵发性血府逐瘀汤胺碘酮

戴丽敏

(常州市钟楼区邹区卫生院 中医内科,江苏 常州 213023)

0 引言

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是以心房无序、快速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7 d,常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预预后不佳。胺碘酮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及心室传导速度,具有明确的心房颤动复律作用,然而长期随访发现单独应用复发率较高[1]。血府逐瘀汤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临床应用于治疗胸中瘀血诱发的多种病证,本研究主要考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胺碘酮对PAF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常州市钟楼区邹区卫生院诊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2.16±0.65)年,年龄52~72岁,平均(57.37±9.85)岁;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病程4个月至6年,平均(1.98±0.78)年,年龄54~70岁,平均(57.84±9.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及年龄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PAF诊断标准参照[2]《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年);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3]《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中心悸中医辨证属心血瘀阻证型:主症表现为心悸不宁、胸痛时作、面色晦暗、胸闷不舒;兼症表现为肌肤甲错、爪甲色暗、双目无神、少气懒言等;舌下脉络迂曲紫暗、舌质紫暗且又瘀斑,脉结代或涩;具有1项兼症、2项主症再结合舌象和脉象,即可明确诊断;③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④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永久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②受试药物过敏者;③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患者;④依从性差、不按时服药患者。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胺碘酮,血府逐瘀汤方剂组成为:牛膝9 g、生地黄9 g、红花9 g、桃仁12 g、赤芍6 g、当归9 g、甘草6 g、枳壳6 g、川芎4.5 g、柴胡3 g和桔梗4.5 g。水煎服,1剂/d,400 mL/剂,2次/d,连续治疗6个月;盐酸胺碘酮片(商品名:可达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54,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 g/片),服用方法为:第一周3次/d,1片/次;第二周2次/d,1片/次;第三周1次/d,1片/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2002)关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标准:加重:房颤持续时间或发作频率增加50%以上,症状积分较之前有所提高;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或症状积分减少<50%;有效:PAF由频发转变为偶发,房颤发作时间或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症状积分减少介于50%~70%;显效:PAF偶有发作(≤1 h/次,≤2次/月)或完全不发作,症状积分较之前减少≥70%或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分别于治疗前后在安静状态下记录12导联心电图,增益为1 mV/mm,走纸速度为50 mm/s,测定P波最大时限(maximum P wave duration,Pmax)和P波时限(P wave duration,PWD),并计算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每一导联至少测定3个P波;③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35例(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25例(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电图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d、Pmax及PWD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参数比较(±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显著降低,CI和LVE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

3 讨论

心房颤动为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消失及RR间期绝对不规则等,多见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心房颤动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永久性、长程持续性、持续性和阵发性心房颤动,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指在患者发作后7 d内经干预或可自行终止的心房颤动,发病机制主要与心房结构重构和电结构相关,临床治疗多采用消除折返激动、延长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抑制心房颤动,降低窦房结自律性[4]。胺碘酮为临床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持续性的房扑、房颤的控制效果较好,能够阻断α和β受体,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胺碘酮能够阻断钾通道,阻滞心室提前收缩,降低浦氏纤维和窦房结的传导性和自律性,见效较快,但患者停药后易出现复发[5]。阵发性心房颤动属中医“心悸”范畴,证型主要包括心血瘀阻、痰火扰心、心阳不振、心阴不足、气血两虚证,临床上以心血瘀阻最为常见。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脏的正常搏动推动机体血液运行,输布濡养全身,而心脏正常搏动依赖于心气,心气受损,则瘀血凝滞或血脉空虚,临床表现为唇舌青紫、面色暗滞,因而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基本病机在于血瘀,治法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血府逐瘀汤[6]方中桃仁、红花破血祛瘀止痛,牛膝引血下行、通脉化瘀,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黄清热活血、养血益阴,柴胡升达清阳,枳壳、桔梗宽胸行气,全方行气与活血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升降配伍,既降泄下行、又能升达清阳;养血与祛瘀同施,活血而不耗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川芎及红花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血供、降低耗氧量等作用,全方配伍能够发挥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心功能参数CI和LVEF显著升高,LVEDd显著降低(P<0.05)。Pd和Pmax是预测PAF的有效指标,Pd可反映出P波时限的变异程度,同时也可反映心房心电向量的弥散度异常及非均质电活动,临床特异性较高[7]。Pmax为临床心房内传导失衡标志,P波最大时限增大,提示机体的心房传导延迟。本研究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d、Pmax及PWD均显著降低(P<0.05)。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改善心电图参数。

猜你喜欢

阵发性血府逐瘀汤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