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损伤的临床效果

2021-09-23王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还原型药物性甘草酸

王菊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 传染科,江苏 南通 226300)

0 引言

药物性肝损伤是肝损伤较常见的一类,指的是患者因疾病治疗需要使用的药物受多种因素影响,机体对药物缺乏足够耐受度,表现出超敏感性,进而引发肝脏受损,表现出不同急性或慢性肝病[1-2]。通常药物性肝损伤轻度患者停药后会自行恢复,但部分中重度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影响,所以早期的积极治疗非常重要。药物性肝损伤当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性卫生问题,无肝病史的正常人群可能发生,正常药物使用剂量患者可能发生,用药超量患者可能发生,自身存在基础疾病患者也可能发生,其影响面广,因此需要加强重视[3]。一般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在迅速停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使用肝细胞保护剂、解毒剂、肝功能恢复剂进行治疗[4]。本研究以我院60例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6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对象,随机抽签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9~79岁,平均(50.86±12.69)岁;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19~79岁,平均(51.49±13.28)岁。2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纳入标准:①符合肝损伤诊断标准[5],且确定为药物性;②肝损伤发生前至少7天在用药;③有典型瘙痒、皮疹、发热表现;④治疗依从度良好;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所在医院的伦理审批。②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②心肾功能障碍;③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④存在药物禁忌证;⑤参与研究期间使用其他可能损伤肝功能的药物。

1.2 方法。对照组选择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选择一次使用3~4支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生产产家: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规格:0.6 g×1支,国药准字:H20031265)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天治疗一次。持续治疗1周。观察组选择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选择1.2 g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天治疗一次。选择复方甘草酸单铵S注射液(生产厂家:海南通力康力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0 mg×1支,国药准字:H20050317),一次使用4支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每天治疗一次。持续治疗2周。

1.3 评价指标。肝功能: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结束后测定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胃肠道不适、腹泻、皮疹发生率。疗效标准[6]:显效:治疗2周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均消失,超声检查显示冠状结构清晰,肝脏近场密集回声增强不超过总面积的30%;好转:治疗2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肝功能有所恢复,但未至正常水平,超声检查显示冠状结构模糊,肝脏近场密集回声增强不超过总面积的50%;无效: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仍严重,肝功能仍明显受损,超声检查冠状结构模糊,肝脏近场密集回声增强超过总面积50%。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利用SPSS 23.0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计量资料表示为(±s),检验经χ2、t完成,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肝功能。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BIL、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s)

?

2.2 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为药物本身或者其代谢物对肝脏实质造成直接损伤,或者使用的治疗药物以及其代谢产物引发机体免疫应答,进而导致过敏表现,或药物对胆汁的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肝脏损伤[7-8]。针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基础治疗非常重要,主要内容包括保证足够休息、补充热量、补充维生素与蛋白质,帮助肝细胞再生、修复[9]。在基础治疗之外应用药物治疗可加快肝功能恢复,临床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广泛,其可以发挥良好解毒作用,可对肝细胞的正常代谢给予保护,迅速清除自由基,加快胆汁代谢[10-11]。但单一用药效果发挥缓慢,近来临床逐渐尝试联合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以期提升疗效水平。本研究观察组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经2周治疗后显示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水平分别为(14.85±8.49)μmol/L、(35.64±10.69)U/L、(30.18±10.18)U/L,均低于对照组(68.02±8.44)μmol/L、(90.82±12.93)U/L、(92.75±13.46)U/L(t=24.327、18.015、20.307,P=0.000)。陈维成[12]研究发现,对照组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分别为(46.2±9.8)μmol/L、(187.7±47.1)U/L、(243.7±54.4)U/L,观察组分别为(36.3±9.9)μmol/L、(47.6±19.3)U/L、(76.6±16.4)U/L(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对肝功能改善效果更好,但在具体数据上与本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分析与两项研究纳入对象本身存在差异、肝功能测量时间不同等有关。本研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χ2=4.320,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0.00%(χ2=0.162,P>0.05),提示联合用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不仅不会影响治疗安全性,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整体疗效。类似研究[13]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50%(37/40),相对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复方甘草酸单铵S含甘草酸单铵 S、盐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几种主要成分,可对肝细胞起到有效保护,对肝脏代谢类固醇的过程形成阻滞,还能起到抗过敏、消炎效果。研究发现,其中甘草酸成分可调节免疫,同时不会导致明显皮质激素样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性良好[14]。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单铵S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损伤可较单一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更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治疗效果,且不会影响治疗安全性。

猜你喜欢

还原型药物性甘草酸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甘草酸制剂抗病毒活性探讨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