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新同与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差异研究

2021-09-23李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依那普利血压用药

李卉

(安徽省郎溪县人民医院,安徽 宣城 242100)

0 引言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常见病症之一,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还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受损或器质性损伤临床综合征出现,不仅是临床最常见慢性疾病,同时也是诱发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1]。该疾病发病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遗传、精神、环境、年龄、生活习惯及药物等,常发生在长期饮酒、肥胖、中老年群体中,在早期时患者不易有显著临床症状出现,仅仅在精神紧张、劳累或者情绪波动后,会出现血压上升情况,且在休息后会逐渐恢复症状。随着疾病不断发展,患者血压显著上升,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目前,临床在治疗该病症患者时,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等,目的是为了控制患者血压水平[2]。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以不同药物展开治疗干预的差异性,现具体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对象为100例患高血压病症的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中患者年龄40~82岁,平均(60.7±11.8)岁,男27例,女23例。在实验组中患者年龄38~85岁,平均(60.2±12.0)岁,男25例,女25例。对2组基础资料,采取统计学软件展开比较,检验结果显示P>0.05,差异较小符合临床研究要求。本组对象纳入要求如下:①经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确诊者;②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心悸、疲劳、头痛、头晕等症状;③患者知情同意;④有完整临床病史资料者。排除无法正常交流者、继发性高血压者、依从性不高者、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者。

1.2 方法。常规组以依那普利治疗,以口服方式用药,每次服用5~10 mg,每日治疗1次;实验组则以拜新同治疗,经口服用药,每次服用剂量为30~60 mg,1次/日。2组均持续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

1.3 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①统计并比较2组疗效,分为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并未显著降低)、好转(相较于治疗前,收缩压降低幅度未超过10 mmHg,但处于正常值内;或舒张压降低10.0~19.0 mmHg,或收缩压降低幅度超过30 mmHg)与显效(经治疗干预后,舒张压降低幅度超过20 mmHg,或舒张压降低幅度超过10 mmHg,并处在正常范围内);②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正常值:60~90 mmHg)与收缩压(正常值:90~140 mmHg);③统计并比较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水肿、疲倦、头痛及恶心。

1.4 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应用SPSS 18.0,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检验以χ2;计量资料以t值表示,检验以(±s),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并比较2组疗效。表1得出,经以不同药物展开治疗后,2组均取得一定疗效,虽实验组疗效更佳,但检验结果显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统计并比较2组疗效[n(%)]

2.2 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压水平。表2得出,经对2组治疗前各项血压指标展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血压控制效果更佳(P<0.05)。

表2 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压水平(±s)

表2 统计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压水平(±s)

?

2.3 统计并比较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表3得出,在用药治疗过程中,2组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总发生例数较少(P<0.05)。

表3 统计并比较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慢性疾病,常发生在老年群体中,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自身机能与血管韧性逐渐降低,一旦高血压疾病未得到有效、及时控制,则会造成血管破裂,进而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危急并发症,如脑梗、冠心病等,最终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3]。目前,临床并未研发出一种根治性治愈方法,只能以药物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等方式,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在治疗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式,通过降低患者血压值来控制患者病情,虽然降压药物较多,然而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药效是有一定差异性的,且患者对于药物耐受性也是不同的,在用药之后会出现一些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故而合理选择有效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有着很大影响[4]。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治疗目标主要是让患者血压水平达到正常标准,而实施降压治疗的目的则是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与死亡率。另外,由于高血压病症通常合并存在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如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等,会加重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在治疗上应采取综合疗法[5]。

由于患者病因不同,诱发疾病发生因素不同,因此在用药治疗时需区别对待,合理选择药物与剂量,对确保患者治疗效果起着重要意义。对于不同人群所制定的降压目标也是不同的,对于一般患者其降压目标应低于140/90 mmHg;对于并发肾病、糖尿病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设定降压目标[6-7]。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以依那普利与拜新同对高血压患者展开治疗,结果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血压控制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P<0.05),但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依那普利药物是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药物浓度维持时间可达24 h,可通过泌尿道、胆道排出体外,具有降血压、舒张血管、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等作用,但长期使用,易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风险的同时,促使其依从性较低。而拜新同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有良好的吸收效果,能够吸收90%左右,并且有较高的蛋白融合率,在患者服用30 min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就可以达到峰值,通过肝脏代谢之后,可得到较为理想的药物作用的同时,该药物还具有可抑制Ca2+内流,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等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拜新同药物治疗,可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还具有较高安全性,疗效确切。为了能够确保患者治疗效果,还应当协助患者纠正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在饮食上减少对钠盐、脂肪摄入量,合理补充钙、钾盐,戒烟戒酒,增加每日运动量,合理控制并减轻自身体重,以此来合理控制血压。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血压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