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效果分析

2021-09-23蔡正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根治根治术直肠癌

蔡正凯

(广东省水电医院 普外科,广东 增城 511340)

0 引言

直肠癌是消化道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位置较低,部位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根治较为困难,术后容易复发,影响患者预后[1]。以往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主要术式,但创伤大,对盆腔结构的损伤大,容易影响胃肠功能,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2]。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有效减少了手术创伤,提高了术后恢复效果,但腹腔镜手术操作复杂,手术耗时长,加之肿瘤组织位于腹腔深部,进一步加大了手术难度,其根治效果、安全性、可行性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是否具有优势临床仍无定论[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水电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10例,女8例,年龄34~76岁,平均(57.4±10.3)岁,肿瘤距肛门距离在6~9 cm,平均(7.4±1.8)cm,TNM分期中,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4例;对照组男11例,女7例,年龄32~78岁,平均(57.6±10.7)岁,肿瘤距肛门距离在6~10 cm,平均(7.6±2.0)cm,TNM分期中,Ⅰ期4例、Ⅱ期10例、Ⅲ期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直肠指检、CT等检查诊断为直肠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TNM分期在Ⅰ-Ⅲ期,仅存在唯一肿瘤病灶,肿瘤距肛门距离>5cm,均拟行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排除合并严重肠道并发症、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肠道、凝血功能异常、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等;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肿瘤距肛门距离、TNM分期等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实施全身麻醉,在肿瘤部位处的下腹作一切口,长约20 cm,开腹后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清扫淋巴结,分离和结扎直肠血管,棉线结扎肿瘤的远端,并通过肛门处理直肠近端,使用吻合器实现低位或超低位的结肠原肛管吻合,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4]。观察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头低足高、右侧倾斜的改良截石位,从脐部、左右下腹麦氏点、右中腹部及耻骨上制作5个操作孔,脐孔切口建立气腹,内侧入路,沿Toldt间隙分离,游离并解剖肠系膜下动脉,清扫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游离并高位结扎左结肠动脉,切断肠系膜下动脉,向左分离并切断肠系膜下静脉,分离乙状结肠系膜,从外至内分离侧腹膜,贯通内侧,分离越过骶岬进入骶前间隙,打开直肠骶骨韧带,游离迪氏筋膜间隙,将直肠系膜组织完全游离,距离肿瘤下方2 cm处结扎直肠下端,用切割吻合器离断直肠,扩大左麦氏点穿刺孔至5 cm,安装保护套,取出近端结肠,距肿瘤边缘9 cm离断肠管,从近端结肠安装吻合器抵钉座,纳入腹腔中,封闭切口建立新的气腹,从肛门处插入吻合器抵钉座,完成吻合钉座,吻合口放置引流管,从右麦氏点引出,结束手术[5-6]。

1.3 观察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各项肿瘤根治性指标,包括切除标本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主淋巴结清扫数量、边缘淋巴结清扫数量、中间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腹腔出血、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统计远期疗效指标,切口种植、切口疝、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几率。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及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

2.2 两组肿瘤根治指标比较。观察组切除标本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主淋巴结、边缘淋巴结、中间淋巴结以及总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肿瘤根治指标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腹腔出血、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远期疗效指标比较。观察组切口种植、切口疝、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远期疗效指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远期疗效指标比较[n(%)]

3 讨论

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根治,一般临床分开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者创伤大、患者承受的痛苦强烈、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7]。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手术技术较为成熟,体表创伤小、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小、术后痛苦轻、恢复快,具有较好的可行性[8]。由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操作更为复杂,对术者的要求较高,导致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协作的熟练,手术时间会逐渐缩短[9]。在安全性方面,几乎所有的研究均表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0]。临床在术后应精细分离肠系膜根部血管,做好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保护,组织分离结扎时应耐心细致,需认清结构后再进行结扎或离断[11]。术中需要重视解剖层次,沿间隙进行分离,应用超声刀等设备止血,提高止血效果。在根治性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遵循肿瘤根治原则,需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结肠切缘距离肿瘤至少10 cm,直肠远端至少2 cm,全直肠系膜切除,确保切缘阴性,彻底清扫淋巴结,才能达到根治效果[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除了手术时间较长,其他各项手术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根治指标、远期疗效指标上两组相当(P>0.05)。充分证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良好,安全可行,根治效果确切,且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效果均较为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根治根治术直肠癌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回阳托邪法根治急性白血病的体会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山西: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大排查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