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影响评价

2021-09-23刘海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胆囊出血量结石

刘海平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 外一科,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300)

0 引言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其中女性老年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老年人群[1]。胆囊结石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够明显,进展到晚期后逐渐出现腹痛和高热等临床症状,一旦未及时治疗将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调查研究显示,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①胆汁停滞;②感染;③饮食不规律;④遗传等[2]。临床一般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手术方法,传统手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但是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安全性不高,最终不利于患者后期康复。近年来诸多学者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之处,可加速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3]。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75例)和实验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5例)。对照组男12例,女63例,平均年龄(68.22±1.44)岁,平均病程(2.73±0.88)年,平均结石直径(14.12±1.06)mm。实验组男11例,女64例,平均年龄(67.75±1.73)岁,平均病程(2.81±0.92)年,平均结石直径(14.23±1.01)mm。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②均具有手术指征;③均在知情下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精神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①取胆囊结石患者仰卧位,全麻后,消毒铺巾;②在胆囊结石患者右侧肋骨下取一5~7 cm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组织和皮下组织;③进入腹腔后充分暴露胆总管、胆囊三角区,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提起胆囊后切除;④电凝止血,逐层缝合切口,术后抗感染。实验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①气管插管麻醉,取胆囊结石患者平卧位,头高脚低;②将肚脐下10 mm处作为穿刺点,将剑突下10 mm处穿刺点作为主操作孔,将右腋前线5 mm处以及肋缘下锁骨中线5 mm处作为辅操作孔;③建立气腹之后,依次穿刺套管针,将腹腔镜置入腹腔之中;④逐层切开胆囊三角区,分离胆囊,离断胆囊动脉;⑤分离胆囊管之后,使用钛夹夹闭,逆行剥离胆囊,电凝止血,牵拉胆囊底部,充分暴露胆总管前壁,再戳孔;⑥纵向切开10 mm,在右锁骨中线处置入纤维胆道镜,插入至胆总管内部;⑦将结石取出,对位置比较远的小结石插入输尿管导管,再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较大的结石使用胆道取石钳,再用胆道镜进行相关观察,确保结石完全取出后放置T管;⑧缝合切口,术后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临床效果[4](结石彻底清除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胆囊结石患者生活可自理为显效、结石清除率超过50%且临床症状显著消失且胆囊结石患者生活需在帮助下才能自理为有效、结石清除率低于50%且临床症状未消失且胆囊结石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为无效)、并发症(胆瘘、肠粘连、腹腔感染、皮下气肿、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切口感染等)发生率及临床有关指标(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临床有关指标(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临床有关指标比较。两组临床有关指标(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有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有关指标比较(±s)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2/75,1例胆瘘、0例肠粘连、0例腹腔感染、1例皮下气肿、0例泌尿系统感染、0例切口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3%(13/75,3例胆瘘、2例肠粘连、2例腹腔感染、3例皮下气肿、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切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在多种因素下所致,临床表明,胆囊结石的发生与肝硬化、过度肥胖、不爱吃早餐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而胆囊结石发生率也呈日益上升发展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正常健康人群胆囊结石发生率高达9.5%[6]。胆囊结石发生后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需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手术能够有效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传统手术具有以下优势:①术野清晰;②结石清除率高。但是传统手术也有一定劣势:①创伤大;②术中如果未妥善操作将导致出血量骤增;③并发症发生率高;④预后效果差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广泛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相关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起传统手术具有以下优势:其一,手术切口小;其二,术中出血量少;其三,术后加速康复;其四,保证清晰的术野;其五,加速术后排气;其六,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也有资料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具体操作时由于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除此之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进行也受到胆囊结石患者经济状况影响[7]。调查研究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类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且无需缝合皮肤,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概率低,后期恢复速度也更快,与此同时瘢痕小,因此不会破坏胆囊结石患者的皮肤美观度,尤其适合女性人群和糖尿病人群[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有关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可积极改善临床有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胆囊出血量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哪些胆囊“要不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