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残疾人生命教育价值功能及实践路径

2021-09-22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个体

拯救残疾学生心灵世界,要把握残疾人主体地位和价值功能,从而建构起残疾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内涵和方法途径逻辑体系,确保残疾学生在疫情中的“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如何做好疫情中的残疾人心理干预和疏导,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人生哲学理念,生命教育的价值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残疾人生命教育价值功能

(一)有利于科学认识生命,建立理性意识促进快速成长

认知和把握疫情对残疾人个体造成的心理、伦理意识观念的压力和挑战,在充分认识自我的生命特征基础上思考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价值更有意义。重大疫情中那些无畏前行的逆行者表现出来的情怀和担当精神,正是对人类宝贵生命的无上尊重,是生命价值至上论鲜活有力的写照。疫情是一次大考,在大考中年轻人对生命问题才会有更深切的感悟,对残疾人也是如此,都是一次历练成长的考验。

(二)有利于树立主体地位,在青春力量的生动实践中绽放人生

残疾人在生命意义的感知与实践、价值理想的追求和超越,即主体地位的发挥方面,因为个体、社会以及生命教育的不足等原因而显得十分匮乏无力。残疾人在过度的“呵护化”或者“摒弃化”、“物质化”或者“理想化”过程中,让生之为“人”的主体性意义逐渐迷失和虚无,追求自我的存在,发挥自我的功能,找寻生命的尊严,是当下残疾人的最大命题。重大突发疫情让人们深感生命的脆弱,又让人感受到人民紧紧扼住灾难的咽喉掌握住自己命运的强大力量,这就是主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完美表现。

(三)有利于客观认识社会,增强残疾人幸福感重建内心世界

残疾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又是敏感而脆弱的。世界疫情的无情与严峻与中国政府的防控疫情的良好表现对残疾人的内心世界不断进行着重塑。就中国政府和社会而言,应对此次疫情的体制机制和人的思想动态、科技支撑、物资供给等诸多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经验和应对举措,为世界处理疫情传播提供了借鉴经验。同时,此次疫情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时刻激荡着人们,为残疾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树立自我生命意识,建立起强大的内心世界,主动融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这也是残疾人幸福感的应有之义。

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残疾人生命教育建构的科学内涵

(一)加强生命意识教育,引导残疾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做到敬畏生命和向阳而生的有机呼应和递进生成

残疾学生首先要明白生命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个体生命的或长或短都是一种意义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残疾学生即要敬畏有限的生命,还要敬畏无限的生命,让无限的生命继续发挥每一个历史个体生命的意义。在疫情防控中,中国政府的防控救治理念及其举措,中国人民的决心与意志,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担当,深刻阐释了中国基于实践意义上的价值追求和生命观念。

(二)加强健康意识教育,引导残疾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做到体魄康健,心态平和

疫情迫使人们处在物理隔离的网格空间之中,对残疾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带来了较大影响。在加强防控工作的新时态下,残疾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居家学习、生活、交往方式并形成良好的习惯,直接关系到他们平和心态、健康体魄的养成,也必将触动残疾学生对健康与生命有更为真切的实践体认和思想感悟。首先,要正确看到疫情频繁发生的现实,形成规律性认识。其次,要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态度和决心。第三,要养成即不信谣、传谣,也要养成不过度敏感、焦虑的积极心态,避免情绪失控造成应激性心理障碍。相信中国力量排除万难的能力、相信主流媒体的信息发布,科学辨识、理性思考、审慎对待复杂多样的信息舆论是建立良好心态的一剂良药。第四,既要做到自我保护,不添乱、守规矩,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为疫情防控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奉献鼓与呼,营造良好的防疫氛围。

(三)加强伦理意识教育,引导残疾学生懂得珍惜、学会关心,培育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更应该加强残疾人伦理教育,进一步澄清认识。一是要教育残疾学生坚持生命至上意识,树立敬畏生命权利存在至上的理念。二是要让残疾学生懂得维护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严,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残疾人的生理或者心理是缺陷的,更应该懂得人人生而平等,人的生命也具有平等的意义,包括对待自己,对待每一个生命个体。

(四)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引导残疾学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期以来发生的历次公共卫生事件大多与自然有关,尤其是由于与动物关系失衡造成的。对于残疾学生来说,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二是要正确处理与野生动物之间关系,坚决摒弃食用野生动物陋习。三是要积极参与自然维护和修复,共同筑就美好环境。

三、重大卫生事件中残疾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体系

(一)把握疫情中基于殘疾人的教育特点

开展线上教学是疫情中贯彻“停学不停课”政策的有效举措。将聋、盲等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从不同地点置于同一教学场域,发挥现代通信技术和客户终端功能,提升课堂教学主阵地的有效性。

(二)通过交流沟通走进残疾学生内心世界

残疾人的感情世界也很丰富,一旦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成为持久的可以信赖的交往体。倾听、交流、沟通就是最好的方式,在教育者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本着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同等生命价值个体的存在理念,通过各自价值期望的叙述来获得对方的感应,形成信息波的同频共振,在共振中找到自我生命的脉搏,唤醒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在疫情的物理隔离教育过程中,要发挥社交平台的作用,将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教学特点、防护要求、学习生活等信息,及时、全面、科学地传达给每一个残疾学生,以达成取得心理的安宁和积极的参与效能。

(三)通过引导参与以释放残疾学生的正能量

疫情中,残疾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多种途径可以达成。一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二是做好疫情中的自我修养。自我价值的体现会通过多种形式予以呈现。特殊时期,要学会珍爱生命、做到敬畏生命,学会遵纪守法、做到自我行为约束,学会自我规划、做到学习休息身体锻炼有机结合,妥善安排,学会关爱他人,做到为家人为居住地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实践中完善自我人生修为。三是以良好心态坦然面对各种环境挑战。无论是居家线上学习还是根据疫情发展态势返校上课学习,都是一种必要的安排和存在形式。

(四)利用课堂思政开展全员育人生命教育模式

针对残疾学生的生命教育要充分发挥“全员育人”教育功能。一是有关机构要高度重视,形成残疾人生命教育的合力。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新交互平台功能,发挥教育宣传、价值引领作用。根据残疾类别特点找准切合点,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和载体,让生命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耳,让残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是发挥特殊教育机构的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教师队伍特长,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因子,深入浅出,润物无声,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事实教育人。

(五)注重生命教育与个人关怀并举促进残疾学生成长

关注的残疾人的衣食住行,是学习、交友、就业,是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存质量问题。将生命教育的“柔”与个体关怀的“刚”紧密结合起来,刚柔并济。一是要形成帮扶联动机制。特殊教育机构与残疾人所在地方政府形成联动机制,摸清存量,把握变量,实时掌握残疾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了解平时问题与疫情中问题相结合,长期关注与即时帮助相结合。二是要关注残疾人居家时学习困难情况。让居家学习的残疾学生能够及时拿到教材、准备好上课所需的用具、保障网络畅通是线上教学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有疫情防控常态化思维做到与残疾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调节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三是还要力所能及为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特殊教育语境中‘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SJGLX56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会来
我骄傲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