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肽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肺结核的有效性分析

2021-09-16张雪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5期
关键词:胸腺肽不良反应肺结核

张雪

[关键词] 胸腺肽;依替米星;肺结核;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5-0077-04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ymosin combined with etimicin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ZHANG Xue

Tuberculosis Ward Ⅲ, Shenyang Ten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ymosin combined with etimicin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Methods A total of 104 tuberculosis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ymosin and etimicin.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of related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es, such as interleukin-2 (IL-2), interleukin-10 (IL-10),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feron-γ (IFN-γ)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io of sputum bacteria in the study group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IL-2, IL-10 and TNF-α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IFN-γ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ymosin and etimici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io of sputum bacteria,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hymosin; Etimicin; Tuberculosis;Adverse reaction

臨床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类型就是肺结核,研究指出,在每年临床中有大约800万的新增结核病病例;而因为肺结核而发生死亡的病例数则约300万左右[1]。导致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发肺部感染;肺结核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应答发生紊乱,免疫功能出现降低等现象,对肺结核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2]。临床中对肺结核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使用抗结核药物,但是随着临床中逐渐严重的不规范联合用药及药物滥用情况,使得目前结核病的耐药程度不断升高,增加临床医生治疗肺结核的难度,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3]。因此,对肺结核患者寻求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依替米星属于临床中的一种高效、广谱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4]。胸腺肽是提取自动物胸腺当中的一种多肽类物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功能,同时还可以对单核巨噬细胞进行激活,发挥其吞噬功能,从而增加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效果[5]。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确诊并治疗的104例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肽+依替米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确诊并治疗的104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6];均为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年龄22~65岁。排除合并精神异常者;合并其他免疫功能疾病者。试验组52例,平均年龄(44.1±2.1)岁,男:女28∶24,平均病程(6.5±1.3)个月;对照组52例,平均年龄(44.3±2.2)岁,男女比例为29∶23,平均病程(6.6±1.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前3个月治疗药物及用量用法:力克肺疾片(Geistlich Pharma AG;批准文号:H20110234):0.3 g/次~0.5 g/次,2次/d;利福喷丁(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00008):450~600 mg/次,2次/周;可乐必妥[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91]:0.2 g/次,2次/d;吡嗪酰胺(广东香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 2469):0.5~0.75 g/次,2次/d。后9个月治疗药物及用量用法:可乐必妥:0.2 g/次,2次/d;利福喷丁:450~600 mg/次,2次/周;力克肺疾片:0.3 g/次~0.5 g/次,2次/d。试验组联合应用胸腺肽(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568)+依替米星(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85)。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完全一致。前3个月:取依替米星0.1 g,跟生理盐水100 mL相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次/d。胸腺肽肠溶片:口服,20 mg/次,3次/d。后9个月:不再使用依替米星,维持使用胸腺肽肠溶片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两组的有效性  以两组治疗后3个月、6個月、9个月、12个月的痰菌转阴率来评估两组的有效性。 痰菌转阴率越高提示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痰菌转阴评估标准[7]:患者接受治疗后,每天进行1次痰结核杆菌涂片检测,假如患者连续持续3 d的痰结核杆菌涂片检测结果均提示为阴性时,可以评估为痰菌转阴。

1.3.2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腹泻腹胀、皮疹及肝损伤。

1.3.3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炎症因子指标  白介素细胞-2(IL-2)、白介素细胞-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差异情况。在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抽取两组的样本血液约3 mL,使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厂家:厦门仑昌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2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下的痰菌转阴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试验组有效性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率水平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比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相关炎症因子指标IL-2、IL-10及TNF-α水平比对照组低(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结核病是临床中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导致肺结核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8]。近几年以来,临床中发生结核病的比率逐渐升高,研究指出,在全球范围当中约有1/3的人口均合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我国是全球范围中结核病的一个高负担国家。伴随着临床应用的卡介苗及抗生素,曾经一度对结核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几年以来,广泛耐多药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在临床中的出现及不断蔓延,让临床中防治结核病面临十分大的困难及挑战。耐多药结核病主要指的是因为机体当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临床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及异烟肼产生耐药性而导致的结核病;而广泛耐多药结核病则指的是不仅对利福平及异烟肼产生耐药性,同时还对任何二线注射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研究指出,耐多药结核患者中约50%左右分布在印度及中国,及在所有的耐多药病例中,5.4%左右的属于广泛耐药病例[9]。与非耐药结核病相比,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时间更长、花费更高,且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十分易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治愈率更低、致死率更高。对肺结核的治疗及预防是目前医学临床当中的一项关注重点及难点。因此,选取一种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较少产生毒副作用且疗效高、疗程短的肺结核治疗方案;通过目前临床中现有药物,为患者制定全新、有效的新临床肺结核治疗策略,是目前临床医师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下的痰菌转阴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试验组有效性高于对照组。依替米星是临床中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其主要特点为高效、抗菌谱广。依替米星在进入到菌体内之后,能够跟核糖体当中的30S亚基发生互相结合,促使其发生结构方面的改变,从而导致在进行翻译过程当中的mRNA密码出现错译,合成不具有功能的蛋白质,停止细菌的生长。奈替米星与依替米星均是临床中新一代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无论是针对巨噬细胞内的结核杆菌还是巨噬细胞外的结核杆菌均具有十分好的抑菌及杀菌功能。与此同时,奈替米星跟依替米星不会与临床中其他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发生互相交叉的耐药现象,针对耐丁胺卡那霉素及耐卡那霉素的相关耐药菌依据具有十分强的抗菌功能,更适用临床治疗结核病。研究指出,抗结核药物所发挥的延缓生长效果跟抗生素后效应一致[10]。而依替米星是一种对浓度有依赖性的抗生素类药物,用药频率为每日一次,可以显著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型。研究指出,临床中的氨基糖苷类药物针对机体肾脏及耳部所产生的毒性均取决于游离-OH数目及-YH2数目,而在依替米星当中所含有的游离-OH数目及-YH2数目是最少的,因此,其对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就相对更低。本次研究提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比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比率显著更低。

胸腺肽属于免疫调节剂的一种,其主要由胸腺素p家族及胸腺素Q家族等组成[11]。胸腺肽能够对T淋巴细胞功能表达、成熟及分化产生控制及调节作用,从而对机体Thl/Th2之间的平衡进行调节[12]。胸腺肽是激素样功能的多肽类物质之一,主要分泌来源为胸腺,主要提取自猪胸腺当中,主要组成成分为多组分肽及胸腺素F,在胸腺肽中富含着很多分子量<6000的高活性组分[13]。胸腺肽还能够对胸腺当中的前T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使其分化成为不同亚群的T淋巴细胞;同时还可以使得成熟T淋巴细胞对包括抗原在内的相关刺激反应增加,主要作用为对机体的免疫平衡进行调节[14]。近几年来,使用胸腺肽对肺结核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15]。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相关炎症因子指标:IL-2、IL-10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IFN-γ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IFN-γ属于Thl型调控因子之一,是机体对结核感染进行控制的一个关键因子,其存在很多不同的生理功能,主要产生IFN-γ的为NK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IFN-γ能够诱导机体表达MHC-Ⅱ,增强表达抗原,对TH0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分化成为Thl细胞,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在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杀灭的过程中进行参与。TNF-α主要分泌产生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但是在其他相关肿瘤细胞当中也能够产生并分泌TNF-α。其主要作用机制为:①与IL-3及TNF-α发生互相协同,并通过相关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使得炎症反应发生局限化,促进形成结核肉芽肿。②对巨噬细胞产生诱导作用,使其发生凋亡,进而使得巨噬细胞中的结核杆菌被杀灭。③在结核慢性感染,使结核杆菌维持休眠状态。IL-2在临床中又称之为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由被活化的CD4+T细胞所分泌并产生,属于Thl细胞因子之一,存在很多生物学活性。IL-2会与其受体发生互相结合,促使活化T细胞发生增殖及分化,同时还能够促使B细胞发生分化及增殖,分泌免疫球蛋白,在结核菌的免疫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IL-10属于Th2型细胞因子之一,属于抑炎因子之一。研究指出,IL-10能够对T细胞表达趋化因子的方式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对T细胞进入到肺组织当中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给予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肽+依替米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提高治疗有效性,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

[参考文献]

[1] 张玉慧.肺力咳胶囊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2):366-369.

[2] 王建,王紫汀,朱莉,等.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病案,2018,19(8):96-98.

[3] 曹思哲,郭玉琪.胰岛素、利福平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及对患者CD3+、CD4+、CD8+的影响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9):92-94,98.

[4] 付康,宋晓燕,张天钰.含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24):71-74.

[5] 张娟,常玉霞,韩旭,等.依替米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51-55.

[6] 陶剑青,陈晨,陆虹,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化疗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2(6):30-33.

[7] 赵东升,郭仲柯,张淑清,等. 短程化疗病人痰菌阴转标准的研究(摘要)[J]. 结核病健康教育,1994,1:22.

[8] 匡剑韧.胸腺肽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中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4):545-548.

[9] 周玉涛.炎琥宁注射液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271-3274.

[10] 陈永宏,向江琳,肖江峰,等.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29(17):2643-2647.

[11] 任汝通.多重耐药肺结核成功治愈与治疗用药相关性荟萃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19(2):230-231.

[12] 王雪春,潘稚芬,陈灵芝,等.浙江嘉兴地区结核病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3):1614-1616.

[13] 王建,王紫汀,朱莉,等.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病案,2018,19(8):96-98.

[14] 韦林,刘玉钢,朱昌生,等.病灶清除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并发外周局限性肺结核病灶的效果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18,2(12):1275-1279.

[15] 熊潔,任小平,任亚娟,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诺卡菌感染9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2):218-222.

(收稿日期:2021-01-19)

猜你喜欢

胸腺肽不良反应肺结核
胸腺肽ɑ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