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2021-09-12肖建于

关键词:智慧教育超星测试

张 震,肖建于

(淮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网络教育”[1-3].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信息化教育在内涵上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形态正在发生变革与转型,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智慧教育[4-5].智慧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打造学习环境,创设富有智慧的学习情景,为学习者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智慧教育时代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受疫情影响,全体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的同时,也进行着混合式教学的探索.混合式教学把群体学习优势与网络学习个性化优势融为一体,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教学改革迎来新的发展契机[6],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现阶段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针对淮北师范大学线上教学课程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教师问卷521份,学生问卷9 881份.全校16个学院521名线上授课教师参与调查,参与调查者的职称中级最多(占43.57%),其次是副高(占27.83%);参与调查者的年龄40~49岁最多(占39.92%),其次是30~39岁(占33.97%).全校16个学院9 881名学生参与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中2019级占35.09%、2018级占31.93%、2017级占29.54%、2016级占3.44%,男生占37.9%,女生占62.1%.

1.1 线上教学接受度

针对教师的调查项目“您希望接受长期的线上教学吗?”,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问卷

通过调查发现,41.52%的教师更加愿意接受线上教学为辅,线下教学为主的模式,15.17%的教师认为线上直播或其他线上教学模式非常好,41.32%的教师中更多的教师接受线上直播的形式,只有少部分教师不接受线上教学.调查数据说明线上教学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愿意把线上教学作为以后教学的辅助形式或主要形式,且直播教学的支持度明显高于录播教学的支持度.

针对学生问卷中“复学返校后,你更愿意参与以下哪种方式的教学?”,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问卷

通过调查发现,59.05%的学生愿意接受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线上教学辅助的混合式教学,8.49%的学生愿意接受线上教学为主,传统课堂教学辅助的混合式教学,3.17%的学生愿意接受纯线上教学,21.74%的学生愿意接受纯传统课堂教学,7.5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都能适应.调查数据也体现大部分学生对线上教学的认可与接受度.因此,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发展契机.

1.2 线上教学效果

针对教师问卷中的“您的课程线上教学效果有没有超过以前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问卷中的“您觉得线上教学效果有没有超过以前传统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线上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学生所认为的教学效果与教师认为的教学效果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改进线上教学,设计出让学生满意的教学方案,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已逐渐被教师与学生接受,但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是一次从理念到方法,从技术手段到平台建设的“课程革命”.问卷调查还反映出其他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如教学平台功能的有效利用、交流与互动的技术支撑、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及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组织线上教学平台的培训和线上教学交流会,成立淮北师范大学线上教学交流群,以培训教师对教学平台的有效使用能力,使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教学平台的“打卡”“测试“讨论”“投屏”和“随机提问”等功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大大提升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教师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搭建网络研讨平台,针对线下教学内容,发布研讨问题和后续学习计划,补充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反思性和生成性学习.线上教学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相结合,可以满足新形势对教育的需求,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实现2种教学模式优势互补.因此,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迫在眉睫.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于2003年首次引进并提出“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此后何克抗、黎加厚、李克东和田世生等国内教育学界相关研究人员都探讨混合式教学的定义和内涵.国内学者们普遍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认为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教育的改革和进步[7].混合式教学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的优势互补,以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8-9].

以我校目前的线上教学情况为例,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流程是:课前利用超星平台、QQ班级群、钉钉班级群等发布学习任务,发布资源,提供知识“脚手架”,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实际授课采用钉钉、腾讯等直播平台为主,录播为辅的方式,利用直播平台提供的连麦、调查、公屏讨论等方式进行在线交流;课后以测试和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目前线上教学的课堂教学环节仍然是传统课堂的“翻版”,缺少与学生的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学效果无法实现突破.为融合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构建如图5所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利用技术改变教育的方法.

图4 线上教学流程

图5 混合式教学模式

2.1 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学情分析,制定学习目标,发布微课、课件、学习任务单和知识“脚手架”等学习资源;学生则根据教学大纲、计划要求,联系实际应用,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根据任务单要求,依托资源,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测试,检视自学效果.教师根据上次课程的作业完成情况遴选优秀作业,联系学生,指导其汇报.课前测试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进行学情分析的主要依据.

2.2 课中教学

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展示线上课堂的实施流程.

线上课堂采用钉钉会议的方式全程支持课堂教学,以超星泛雅平台和学习通辅助课堂管理与教学数据的收集.课堂教学环节全程录像,方便后期剪辑,作为视资料充实教学资源.钉钉会议不仅可以实现直播教学的功能,而且可以通过开启教师与学生的摄像头,营造面对面的学习氛围,为教师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技术支撑.

(1)签到考勤环节.课前10 min,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活动模块中的签到功能实现考勤.教师可以在班级钉钉群或QQ群中督促学生完成签到任务,并进入钉钉会议准备线上教学.签到结束后,平台将提供签到详情,并可以导出数据.

(2)作业展示,点评示范环节.线上教学开始,首先按照教师提前安排的优秀作业名单顺序,学生通过钉钉会议的“共享屏幕”功能,依次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控制节奏,然后进行点评、示范和针对性地讲解.教师也可以征得学生同意,上传优秀作业到超星泛雅平台的讨论模块,同步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区学生的发帖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好基础.

(3)提高性教学环节.教师利用实际案例进行情境创设,引入高阶知识,或拓展知识,进行知识的讲授.

图6 线上课堂的实施流程

(4)课堂任务环节.课堂任务可以是随堂测试(作业)+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立刻通过超星泛雅平台的考试模块进行课堂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课前测试中重难点和易错点,也包括新知识的重难点内容,题型可以是选择题、读程题等,时间控制在15 min内;也可以通过超星泛雅平台的作业模块完成以上内容.测试结束后,利用平台的测试(作业)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积极鼓励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利用钉钉会议的打开音频、屏幕分享功能,学生可以方便地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电脑屏幕,共同讨论某一问题.教师要控制同时讨论交流的人数,把握节奏,防止混乱.课堂任务环节实现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可以达到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并为高阶目标的完成做好准备.

(5)点评、总结、布置作业环节.教师首先对课堂任务的完成进行点评与总结,然后布置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在超星泛雅平台作业模块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实现作业的阶段性发布与批改任务,不仅工作量大大减少,而且可以利用作业分析功能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3 课后提升

按照小组作业要求,进行分组,组长组织课后讨论协作,共同完成小组作业,并进行自评与同伴互评,完成个人作业,进一步检测学习效果.小组作业与个人作业可以利用超星泛雅平台的作业模块完成,小组协作可以利用钉钉会议的方式,由组长带领完成.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遴选优秀作业,通知相关学生做好线上展示的准备;利用超星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作业情况,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案,实现课程改进,真正让教学形成“闭环”[10].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线上教学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提供过程性评价的依据,经过一个学期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利用学习通积累大量的过程性评价数据,如:课前测试成绩、讨论模块的参与度、作业的评价、课后测试成绩和资料库浏览的频度等,平台给出的评价总结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混合式教学把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教学评价机制更趋合理.

3 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

以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面向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比传统课堂优势明显.

3.1 线上教学平台助力,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超星泛雅平台和学习通、钉钉、腾讯等会议、直播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线上课程的“不断线”和开放性[11],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12].学习通提供的讨论模块中讨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创建,学生们可以在讨论区进行线上非实时的信息交流和点赞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2 线上活动丰富,支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课前预习增加测试环节,通过限制完成时间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果展示环节,可使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增强学习自信;提高性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通过学习通完成预习任务,通过预习测试,降低教师讲解新知识的难度,学生也可以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注意力,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课堂任务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完成测试或作业后,现学现用,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交流环节,甚至还有一部分在传统课堂中表现一般的学生也能够积极投入到线上课堂中;课后的作业模块与讨论模块的充分利用,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3.3 线上教学数据,支撑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收集学生的签到数据、作业数据、测试数据、讨论数据和浏览数据等.平台采集的数据与大量的分析数据使教学管理更便捷,也为过程性教学评价提供依据.面向程序设计课程的作业与测试在超星泛雅平台提供的提醒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率可以达到95%.

3.4 线上与线下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混合式教学的助力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资料阅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甚至元认知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线讨论和小组作业的形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线上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79位学生中,85.6%的学生认为,在学科内容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 混合式教学的优化建议

4.1 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

混合式教学需要建立在丰富的课程资源基础上,因此,课程团队需要在前期根据知识点建设微课、课件、学习任务单、知识脚手架、题库和作业库等电子资源,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4.2 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培训

从传统教学到混合式教学的转变,需要快速提升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即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能,使其以更高的效率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灵活运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支撑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的线上教学培训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13].

4.3 搭建服务于混合式教学的“云教学”平台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4].混合式教学不仅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也需要成熟的交流技术,用以支撑师生、生生的在线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交性.通过加强校际合作[15],共同搭建一个覆盖更大范围、有更多学校共同参与的“云教学”平台,为更多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和交互平台.

5 总结

智慧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手段,同时还要制订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方案,各环节互相协调联动,共同促进混合式教学顺利实施与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超星测试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幽默大测试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