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2021-09-10张凯烨

医学概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康复效果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

张凯烨

摘要:目的:針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起康复护理模式,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用时、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BI指数。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用时、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BI指数均显著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康复效果

现阶段,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常见的患病人群中老年患者居多。因为脑梗塞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复发率,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文章摘选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用时、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BI指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选2019-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50-70岁,平均年龄(60.21±1.23)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51-70岁,平均年龄(60.59±1.4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用时、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BI指数。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差别,可用于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定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肢体肌力,强化健康宣教,对患者定期进行翻身拍背以免患者出现压疮等并发症状。

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基本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患者家属普及脑梗塞疾病相关医学知识,可以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多花时间陪伴患者,予以患者充足的关心与爱护,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2)健康宣教:针对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图片与文字等形式,与患者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向患者家属讲解该疾病的危险性较高的致病原因,疾病具体的临床表现与预后相关的知识。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由专科主治医生通过ppt的形式来向患者传授脑血管意外相关的知识。

(3)康复护理:患者入院第一天起,就引导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以免患者出现或防止出现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即可向患者开展肢体功能的锻炼,向患者告知早起康复锻炼的意义与重要性,引导患者与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肢体功能的锻炼中,教授患者家属采取正确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与适当的按摩,让患者养成主动运动的良好习惯,例如Bobath握手以及位变换,引导患者熟练掌握。康复训练每天三次,每次五分钟以上,逐渐增加训练难度与训练量,并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与督促下进行。

(4)饮食指导: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集合患者实际的营养需求与冰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干预,多让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困难,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吞咽功能锻炼。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用时、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BI指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2.2 两组患者BI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接收护理之前的BI指数无差别,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I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2.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用时以及平均住院时长比较

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用时与平均住院时长均显著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生活能力的用时为7.6±1.5天,对照组改善生活能力的用时为9.6±3.1天,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9.2±5.3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1.6±5.9天。

3、讨论

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脑梗塞疾病的发病更加广泛和频繁[2]。由于脑梗塞疾病极高的发病率与极高的复发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3]。因此必须强化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此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实现治疗效果的优化[4]。因此,文章摘选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用时、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BI指数。

总结,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饶国敏.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体会[J].饮食保健,2020,7(1):218-219.

[2]王妍.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23,129.

[3]范丽君.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观察[J].家有孕宝,2020,2(16):138.

[4]刘西英,王慧芬.在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0,(43):120.

(南通市中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