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学生高考冲刺阶段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2021-09-10杨东荣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三学生心理状态

杨东荣

摘 要:高三的学生进入高考冲刺阶段之后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烦躁和紧张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好,会影响学生的高考复习效果,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高三备考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所有教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学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备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备考效果。

关键词:高三学生;高考冲刺;心理状态

引言:高考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都对高考非常重视,高三高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调节好心理状态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帮助学生疏导不良心理,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以积极、乐观和放松的心态来进行高考冲刺。

一、高三学生高考冲刺阶段心理状态分析

高考冲刺阶段的学生往往面临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一)一些学生越临近高考心理压力越大,想到考试就会出现紧张、胸闷、肌肉紧张和呼吸加快等,在备考阶段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心情容易变得烦躁,遇到事情容易发火[1]。(二)还有的学生在高考冲刺阶段会感觉自己对知识点非常生疏,越复习越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還有很多知识都没有掌握,很想快速掌握各学科的知识,但是往往欲速则不达。比如有的学生做事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经常在复习一门课程时突然又想到另外一门课程的内容没有复习好,转而又复习其他的学科,很难静下心来复习,所以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三)还有的学生会出现低落和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随着各种模拟考的到来,学生发现自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认为自己在高考中一定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会慢慢丧失信心,甚至会出现逃避考试和放弃自己的心理。(四)有的学生会出现怯场的心理状态,一进入考场之后就感到非常紧张,考试中很难放松自己的心情和心态,导致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2]。

二、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期望太高

进入高考冲刺阶段之后,一些学生会比平常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学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之后就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得到提升,学生一旦在模拟考试中发现自己的成绩没有得到提升,排名没有前进,甚至出现了退步,就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的情绪。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家长非常高的期望,家长希望学生能够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并且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学习付出了很多,一些家长会为了孩子辞去自己的工作,陪伴孩子一起挑灯夜读,并在孩子的一日三餐方面也付出了很大,这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让孩子感到喘不过气来。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很难达到父母的期望,这时学生就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包括失眠、白天精神不佳等。

(二)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很多学生都会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对于各个学科都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同时也给自己确定了学习目标。但是在实际落实的阶段,学生面临着各个学科的考试,同时还有各个学科教师布置的作业、试卷等,学生的学习计划会被打乱,当学生的学习计划一旦被打乱就会出现心慌、焦虑和烦躁等心理[3]。

(三)受到排名的打击

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学生会面临着各种模拟考试,并且会对学生的成绩按照分数来进行排名,通过排名还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提前了解自己在学校甚至市里的排名,能够提前对大学做好规划,也可以针对自己的排名来制定学习目标。这种排名非常有必要,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学习成绩相对来说较差的同学,每次看到自己的排名都会对未来丧失信心,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心理,导致学生更没有动力来复习和冲刺。另外对于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能平时感觉自己在班级以及学校的排名还不错,但是在全市的排名却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这时学生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三、应对高三学生高考冲刺阶段心理状态的有效策略

(一)教给学生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

学生在高考冲刺阶段出现的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要求学生要自己来进行调节,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有效的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进行正确认识,并正确评价自己,结合自己的成绩和实力来做好个人的评估,并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在制定目标时,可以分阶段来确定目标,循序渐进,慢慢提升。教师要给学生宣教一些情绪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生命质量、人际关系以及学习效率等紧密相关,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就会严重影响复习效果。

1.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采用幽默调节法,当心情非常低落、心情非常郁闷时,可以指导学生听一些比较幽默的笑话,让自己的心情开朗起来。2、心理暗示也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很多学生都对自己不够自信,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要相信自己,经常给自己打气、加油,只有信任自己才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最终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4]。3、发泄法也是一种调节不良心理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心情不好或者太过焦虑时,可以选择和自己的朋友或者父母倾诉,将不好的情绪都发泄出来。另外,还可以通过运动和唱歌的方式来将心理的压抑和郁闷发泄出来,学生可以利用晚自习的间隙来夜跑。4、深呼吸法是指在心情不好时,有节奏、缓慢地进行吸气,让肺部饱和,然后停顿1-2秒之后再慢慢地呼气,以此来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5、当在学习上遇到困境或者难题时,可以鼓励学生转移注意力,比如可以适当休息一下,或者打扫卫生,暂时转移大脑的兴奋点。

(二)建立心理引导机构

学校可以建立针对性的心理引导机构,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的心理引导机构要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队伍,并建立科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向高三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高三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绩的提升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但是也有的学生由于自身认知具有局限性,因此很难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状态得到缓解,这就需要通过专门的心理疏导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做好监测、评估和预警,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情绪汇集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帮助学生疏通情绪交流渠道,消除学生的不平衡感等不良心态,促使学生的心态能够达到自我和谐和自我调适[5]。一些学生比较内向或者害羞,不好意思进入心理咨询室,所以学校可以建立在线心里咨询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向心理咨询教师寻求帮助,通过网络来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舒缓不良的情绪。

(三)任课教师要把控好练习数量

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正向引导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复习,并帮助学生建立坚定的信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科目标,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环境。一些教师会通过题海战术和强化训练来帮助学生提升成绩,这样虽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和突出。高三的学生需要面临各个学科的复习,很多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和训练,一些学生就只能将看书、提问、思考和活动的时间放弃,都用来做练习,甚至还需要占用睡觉的时间,这样容易适得其反,学生虽然做了大量的题但是却并没有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甚至一些学生晚上休息不好,上课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会大大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求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把控好练习的量,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教材知识体系的强化,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帮助学生挑选练习,要选择经典、突出知识重点和难点的习题,并做到精讲精炼,发挥出练习的价值和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教师可以分层布置作业,避免学生将时间浪费在不适合自己学习能力提升的练习上。

(四)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管理工作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还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至少保证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太困时可以适当睡半个小时的午覺,只有休息好才能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状态来复习,提升复习的效率和效果。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大脑神经活动规律和大脑记忆规律来科学用脑,科学记忆。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可以开设主题班会课,比如让学生来分享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比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平时怎样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怎样来调节自己,给其他的学生提供参考。班主任开设主题班会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主题,比如励志主题、学习方法主题以及缓解学习压力等主题,让学生能够在班会课上畅所欲言,互相学习。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和生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做好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女生一般比较敏感,情绪波动比较大,在学习上更容易产生烦恼和情绪的困惑,教师要多方面了解女生的心理状况,并做好针对性指导,可以多找学生谈心交流,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也可以适当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方面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比如课间和晚自习间隙时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来播放一些能够让人放松心情的舒缓的音乐,对于高三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来放松自己,舒缓紧张的情绪。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读书活动、朗读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这样就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校氛围中渡过紧张的高三冲刺阶段。

结束语

对于高考冲刺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因此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做好针对性指导,教会学生一些调节和舒缓心理的有效方法。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帮助和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益文.学生高考冲刺阶段心理状态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高考,2018,8(20):51-52.

[2]徐晔华.高三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9,000(096):25-26.

[3]陈樱莹.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好家长,2018,12(83):35-36.

[4]何银强.高考学生心理压力浅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000(002):60-61.

[5]袁东升.高考冲刺阶段,学生心态的调整与培养[J].学周刊,2019,394(10):124.

猜你喜欢

高三学生心理状态
直视骄阳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能力
提高山区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策略
对高三学生心理亚健康分析及对策探索
高三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及准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