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科学实验的有效教学探究

2021-09-10陈中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探究实验教学

陈中国

摘要:21世纪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也在现代教育中凸显重要地位。由于科学课程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一线教师也越来越意识到通过完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初中阶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教学探究

前言: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介绍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技能对科学教学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几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完成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多课程中原本可以进行的选修性科学实验都无法顺利进行。也正因如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少量的实验探究时,更应当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水的电解》这一节内容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综合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限制,可能就在教室内为学生讲解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然而,作为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单纯依靠教师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可能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质量上的大幅提升,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是应当注意教学方法,尽量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比如教师担心再接触这一类实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危险,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验室内的现有器材,采用必要的工具保证学生安全。同时在开始实验之前,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上的熏陶,提醒学生认真完成实验,珍惜每一次进行科学实验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渐渐在实验过程中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贯彻落实核心素养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通过综合考量,会担心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而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然而,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也会发现,这样的担心是比较没有必要的,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干预过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学习效率反而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综合考虑每一個参与实验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其自觉探索实验内容,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例如:在教学《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这一实验时,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复杂,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并进行探究,还要学习使用电表来测量电路里的电流。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这一节实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按照步骤逐步完成教学。然而,考虑到学生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而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案来完成实验教学。

比如在学生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准备好电流表,先教学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检验电路是否有电。这一步骤是为了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检查个人是否正确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紧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步骤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仔细观察电路图,请同学们思考在开始实验之前是不是应当断开开关呢?在提问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依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学习。而学生在自主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了个人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核心素养也就得到了培育。

三、创新实验课堂,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初中阶段开展科学实验教学,之所以会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得当,也可能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科学精神刚刚萌芽的阶段,还没能精准掌握实验课程的学习方法,科学思维也没有培养完全。因此考虑到种种原因,教师也要主动采取更加创新的教学方法,创新实验课堂,努力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演示实验为主,讲解的方式也相对死板,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方面并不具备很强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法。以《电路分析的应用》这一节实验内容为例,由于这个实验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对设备精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学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为了尽量保证学生们安全学习,教师需要采用更为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听懂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先为学生进行视频化的演示。让学生跟随多媒体的视频观看本实验的教学内容,观察视频中的实验人员是如何利用电路板进行应用分析的。同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如果是自己来操作这个实验又应当如何进行。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做好笔记,很多可行的实验步骤都可以应用到自己的实验过程当中。

在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尽量为学生减少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将更加简单的生活化理论融入到科学实验课堂中。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一个生活化的案例,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当人触电的时候会感觉被电吸住了,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思考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科学问题,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生成科学思维,培育核心素养。

总结: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初中科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将实验教学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种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何小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科学微实验教学实践初探[J].科学咨询,2020,(20):255.

[2]翁丹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2020,(15):259.

[3]倪世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策略与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103-106.

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中学 浙江省 温州市 325025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教学探究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微课不微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