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导学单”的尝试

2021-09-10周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探索小学数学

周丕

摘要:“导学单”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提炼归纳知识、练习巩固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为主要途径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导学单重在学,侧重“学会”,侧重“会学”。总之,导学单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来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单;探索

在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中,多数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不能够主动选择思维策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导学单”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

一、重视导学单编写,在应用中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本身就体现了主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指导、方法指路、评价指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体现了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師对学生活动的指导。通过创设情境、质疑释疑、活动探究、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数学“导学单”的编写形式及备课过程,形成相对稳定的“导学单”的编写方案和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导学单”备课流程。研究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载体“导学单”的设计和使用,探索出一条以“导学单”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的路子,创建一套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相对固定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设计和使用“导学单”的过程中征询师生的意见,吸收学生参与“导学单”设计,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全过程的快乐。通过研究实验,找到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导学单”的编写基本模式,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与学协调同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着力构建数学学科“导学单”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重建课堂文化,赋予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加强教师培训,在整合中思辨

组织教师进行学课标、学评价标准知识测试。讨论数学学科“导学案”备课模式,结合诊断课、研讨课、引路课、展示课等课堂研讨活动深度研究,发现课堂中使用“导学单”做得好的及时组织教师观摩学习、推广、尝试使用,做的不到位的及时组织研讨、改进。利用教研活动、学校培训日等集中、分散对教师进行“导学单”的设计与应用培训指导,突出了实效性。依据学校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形成“导学案”框架模式。确定备课形式为模板式集体备课,其基本流程:教师个体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评议修改形成共案-教师个体再修改形成个性样案。假期分配备课及“导学单”设计任务,在返校日集体讨论修改、整理,开学一周前由分管领导审核后以年级组反馈、修改定稿后印制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再修改。

注重导学单预习和巩固功能,在课堂反馈环节中,也应当多方式、多角度地予以评价,针对总结、过程、小组、个人均要实现评价,进而真正地做到查缺补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业务学习,在认识中提升

教师学习有关“学案、导学”教学法、教学理论以及实验方案,对如何设计、编写和使用“导学单”,建立“导学单”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思考。讨论修订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思路:低起点、中步子、密环节、高要求、大探索、大实践。计划一年打开局面,形成粗框架,把课题实验教师从总体理念上带入高效课堂的大熔炉,炼成初模式;两年生成内涵,形成比较理性的程式,让教师都成为“导学单”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的自愿实践者,品味者;三年踏出样子,初步形成适合三小校情,具有三小特点的“学案导学单”引领下的生本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高效课堂的受益者。利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间、办公学习时间集中、分散对教师进行模板备课及“导学单”编写的培训导,突出了实效性。(这种培训形式贯穿我们实验的三个过程中,现在仍然在用)实践过程中,实验教师感觉手写的“导学单”在集体备课中修改起来很麻烦,结合诊断课、研讨课、引路课、展示课等课堂研讨活动深度研究,发现课堂中做得好的及时组织教师观摩学习、推广、尝试使用,做的不到位的及时组织研讨、改进。

四、促进专业成长,在研究中提高

经过两阶段的实践研究,数学“导学单”教学基本成型,模式课初见成效,经过三个周期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教师教学观念明显改变,教师能自觉学习课标,挖掘教材,导学案及“导学单”的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学,并且关注班级群体及后进生的表现。教学方式明显转变了,承担实验的教师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学生在“导学单”的引领下也在渐渐地发生着变化。走进数学课堂,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增强了,对学、组学、群学,学生变得会学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升,展示自我的欲望和胆量明显提高了。孩子们在“导学单”的引领下,不用教师再去指挥,就知道每个环节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独立,什么时候该合作,什么时候该去帮助有困难的同伴,什么时候该求助教师,什么时候该汇报交流,什么时候该提示同伴,帮他补充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原来羞涩,不善言谈的孩子们变得落落大方,能给同伴讲解自己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些胆小的孩子们能踊跃登台展示,参与热情高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单”的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的能力素质达不到设计合格导学案和“导学单”的要求,部分教师还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模式内涵理解肤浅,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有待于提高。分析原因其一是缺少探究过程培训。虽然学校先前进行了一些培训,老师们对“导学单”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接触到课堂实践,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导学单”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等,这些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没有形成有效的策略和举措。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实践,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圣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3.11.

[2]卢彦邦.小学数学“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09.

[3]高文军.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08.

南京市江北新區浦口实验小学 210031

猜你喜欢

探索小学数学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