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实施

2021-09-10江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1期
关键词:构建模式课堂渗透创设环境

江丽

摘要:“自主管理”在班主任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纠正,以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体验自我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自主管理;创设环境;课堂渗透;构建模式

班级建设,班主任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亲历实践,改变当下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差,学习兴趣下降,创造性能力差的状态,激发情感,明理导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管理和合作探究能力。

一、创建管理机制,投身自主研究氛围

班级是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摇篮,生动有序的活动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激发队员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应着力创设浓厚的自主学习研究氛围。

1、自主管理的思想声声入耳

学生自主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学生发自内心的自主管理的思想和自律行为。一是开展自主意识的教育。校内,充分利用班队、兴趣活动课等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对参与情况做好记录。校外,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引导队员自主开展小课题实践活动。二是确定活动标准。从参与活动表现、课题完成情况、创新发明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要求,制定并公布量化标准,使学生明确管理好自己的要求。三是引导学生经常反思的习惯。每周都要求学生对上一周的表现进行认真反思,先由自己评定,写好“自我小结”,再在小组内交流,同伴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白只要加强自身约束,就能克服缺点。

2、自主管理的机制步步到位。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建立了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更好地实施自主管理。一是职责明确、责任适度。我们开展 “我和班级有个约”活动。让学生成立自我管理小组,每个学生除了一般的班级职务之外,另有一个自己满意的角色,如“花卉养植员”“学习互助员”“礼仪监督员”“两操示范员”“环保小卫士”……在角色实现中发挥个人作用,使学生相互激励、相互监督。二是建立相应的责任感养成机制,制定考核细则,设立了值日班长,对班级成员进行量化考评,及时提醒每位学生做好本职工作。三是树立典型。学校统一制订了石娃争星卡,下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教师对自主管理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做到自主管理。层层管理,人人承担满意的角色,有利于形成一个团结友爱、奋进向上的班集体,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园。

二、渗透课堂教学,学习活动自主开展

我们把课堂当作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阵地,要求教师在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引进来。生活处处皆学问。选准生活中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支点,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生自主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比如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一课,教师将水桶,硬币、漏斗等物品搬进了课堂,请学生上台拿、摸、拎,感受物品特点,感受到了“圆柱上下一样粗”的特点,特别指导一枚很扁的硬币,了解高一般叫厚度。再拿出圆锥学具,请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圆锥的特征,再来拎一拎,摸一摸,认识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以此探究圆锥和圆柱的区别。接着,教师又引进了生活中的易拉罐、薯片、水杯等物品,激起了学生参与、体验、探究的兴趣,学生很轻松地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类似形状的物体,增强了学生空间观念。

2、走出去。班级的活动就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发现、探究。比如上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教师组织学生来到小区、街道,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寻找公共标志,观察它们出现的场所,置身其中的感受,怎样摆放更加科学合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体验、分析、比较、合作、反思的探索过程,明白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养成文明习惯。自主管理能力 在经常性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中”的探究中渐长。

三、构建自主模式,指导队员探索规律

现在的孩子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观察能力和解释问题的能力欠佳;二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我们摸索出了小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构建了“自主体验”的基本模式。

1、有立意即有做法。在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引导队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设计,并提出要求或注意事项。如“调查”这一环节的设计:明确“调查”的组织形式,根据专题研究需要,采用个人或队员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度,我们着力教给学生探究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思考改进——外化物品”。如,在风筝综合实践课上,学生发现风筝飞不高,于是就有了“怎样让风筝飞高”的小想法,那怎么把创意变成现实呢?有哪些注意点呢?学生幾经讨论,就明白了“风筝平衡”的道理。将想法变成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习性。

2、有创意即有运用。利用节假日,指导学生利用社会资源做好较详细的调查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如我校80%为外来学生,在“夸夸我的家乡”的调查中,队员们不仅利用双休日来到公园、名人纪念馆、石材市场、工厂、田野等地方,还深入班级和各族小朋友聊天、拉家常,了解到各个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历史渊源等问题,了解家乡特色,学做美食,一起查阅报刊和网络,认真填写调查表,对家乡特色有了更深了解。在开展的“我爱家乡美食”课题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包粽子、做咸鸭蛋、做乌米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爱家乡的热情。

3、有新意即有报告。队员根据实地考察和搜集到的资料对所调查的内容有了全面认识后,就从中去粗取精,整理概括,写出专题报告。如在进行“家庭节水节电情况调查”时,队员通过讨论研究,确定研究计划:①调查所在区域居民用水用电情况;②你对各年龄段人用水用电情况的评价;③假设水电停一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④提出改善用水用电的设想。队员们以列表、统计图形式,对自己和他人浪费的现象做了统计,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落实措施,调查人们的实施情况。汇总报告让队员们提高了探究力,了解了浪费带来的危害,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全方位投入、全课程支撑、全员参与的“全景式自主体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合作的机会,打开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渠道,促使学生自我生长。唤起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诱导出他们的生命力、探究力、创造力,体验到了“自主管理”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构建模式课堂渗透创设环境
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方寸田园 语言氧吧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区域活动下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因素探讨
高职英语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尝试
慕课课程构建的一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