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课程构建的一般模式

2016-05-25严军

科技视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构建模式慕课

严军

【摘 要】慕课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慕课的特征探寻高校构建慕课的一般模式,提高慕课的建课质量,保障学生慕课学习效果。

【关键词】慕课;慕课特征;构建模式

慕课是指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008年,两位加拿大学者通过一门在线课程的时间,提出了慕课的概念。2011年《人工智能》网络课程的推出,使MOOCs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网络公开课”。2012年,涌现了有国际在线教育三驾马车之誉的Coursera、Udacity和edX;在欧洲,英国12家大学成立FutureLearn,LTD MOOCs平台;亚洲大学间也在申联讨论形成地区联盟。2013年上海市推出“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盟edX,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加盟Coursera,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共享全球最大在线课程网络。慕课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因而如何构建一门高质量的慕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1 慕课的特征

慕课的本质是高等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赋予慕课区别于以往在线课程教育新的特征。

1.1 免费共享

免费共享是慕课区别于以往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以往的网络在线课程需要用户注册缴费后方可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慕课的免费共享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互联网具有开放、共享、协作的特性,搭载在其上的现代教育亦延续了这一特征,慕课更多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慕课的免费共享这是互联网技术推动的结果。[1]

1.2 互动学习

师生互动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交流。慕课通过翻转课堂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线下学生通过慕课进行学习,将疑惑与问题在面授时由老师进行解答;同时慕课平台提供了课程学习论坛用以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同时学生与学生亦可通过平台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这即有利于学生课程知识的学习,更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2]

2 “慕课”构建的一般模式

“慕课”作为互联网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课程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别,要根据“慕课”的授课特点与学习特征进行课程模式的构建。

2.1 教学工作室的成立

慕课是现代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一门慕课的制作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包括脚本的制作、教师的讲授、课程的录制、后期处理等等,因而依靠传统的课程准备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慕课录制的需求。通过成立教学工作室,合理配置工作室成员,发挥其在不同领域的特长,从课程的设计到呈现,通过有效的分工合作,最后完成一门高质量的慕课课程。

2.2 课程设计

慕课不同于传统课程,需要教师对课程的知识进行碎片化,整理出知识点进行讲授。按照人脑的认知规律和记忆特点,每节慕课的时常通常控制在5-10分钟,因而,需要教师在对课程知识结构及内容有系统全面理解的基础下,对课程进行设计,即要保证知识点涵盖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又要体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比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

2.3 选择录课方式

在MOOCs的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视频来传播课程内容,讲授知识,而不同的讲课风格和课程内容决定了不同的视频呈现方式,主要有:

2.3.1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式视频,拍摄地点一般在教室。这里的教室并不局限于平常上课的小教室,是指以传统授课模式上课的地点。课堂录制的方式是教师最为自然的一种的方式,是教师日常授课的展现,视频内容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板书或幻灯片为辅。

2.3.2 演播室录制

这类视频的制作相对复杂,需要相对专业的摄影不知,后期也许需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扣屏等技术操作,因而所呈现的慕课效果较为现代化。但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的慕课录制对老师而言有一个挑战:那就是没有学生,一般是教师对着镜头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因而对老师而言是个挑战。

2.3.3 实地拍摄

实地拍摄式视频,即到于授课内容有关的场地进行现场录制。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程内容的可看性,但制作方式成本较高,目前应用不是很多。

2.3.4 录屏式

这种方式是单纯的录制屏幕,通过屏幕画面的展示和教师的声音完成该类型慕课的讲解。这类模式比较适合于计算机、医学需要通过软件操作讲解的课程。

2.3.5 幻灯片+教师形象

只有幻灯片的视频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因而结合教师形象的出现可以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类慕课教师可以自行录制,一般需要教授在计算机前配备拍摄质量较好的摄像头,在讲课的同时将自身形象录下,通过软件可在后期将教师形象与幻灯片结合,可采用幻灯片与教师交替出现,或幻灯片与教师左右分频出现等的方式进行展示。

慕课的录制方式较多,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幻灯片录制方式,即保证慕课课程的质量,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保障。

2.4 慕课上线

慕课录制完成之后要选择慕课平台进行上线,目前国内的慕课平台包括超星、智慧树等,根据学校的要求与课程需要将慕课上线,按照平台的要求完成课程的设置即可投入正常教学。以超星平台为例,需要以教师身份先行建课,随后将课程视频、习题资料等上传至平台,再对授课班级、授课要求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完成了一门慕课的基本设置。

2.5 学习质量控制

慕课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自主线上学习,即由学生自主选择何时学、如何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的保障产生了冲击。如何保证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习质量进行控制。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与学生的适时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

【参考文献】

[1]刘荣.慕课的变革性特征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4:154-155.

[2]孟宪梅,周兰姝,陈晓莉.高等护理教育慕课构建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5,15:76-78.

[3]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构建模式慕课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