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PP移动平台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1-09-10张艳

红豆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校英语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了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据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从混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实践结果表明,以APP移动平台为基础的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比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APP移动平台;高校英语

App来源于英文Application一词,如今指的是智能电子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运用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社交、工作的各个方面,尤其在5G技术的推动下,人们能够更快速高效地浏览图片和下载视频资料,利用APP平台进行互动交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涉及教育领域的APP移动平台发展迅速,实现了在PC端、平板以及智能手机等设备间相互切换登录学习,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便携性。[1]。各高校也纷纷引进多种外语教学平台,如:I-TEST、UNIPUS、蓝墨云班课、U校园、学习通等英语辅助学习App,为学生提供更完整的外语课程体系,这些APP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重点为其推送个性化,碎片化的资料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同时这些移动平台也实现了一键签到、课程创建、抢答讨论等强大功能。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构成框架和评价依据

(一)理论依据。混合式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2]。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对于教学而言,不能简单地强硬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填塞,师生之间应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有意义的学习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是人本主义的重要观点。卡尔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教师的职责不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3]。

(二)教学模式的框架。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以问题导向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从课前主动预习、课堂积极互动、课后温故知新等方面进行高校英语教学设计。本课题以高校英语新视野教材第三版第三册和第四册为学习目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课题的拓展,并设计了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

课前主动预习:教师在APP上设置好任务,学生根据布置的学习任务及导学问题,自行在学院提供的U校园和学习通平台寻找和学习相关的资料,进行课文阅读,视频观看及课前练习,初步实现对课文相关的知识构建和拓展。学生将预习后产生的问题写在提问区,教师应及时通过查看学生登陆平台的记录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综合评价。

课堂积极互动:教师根据课前预习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布置的任务进行深度思考、探讨及汇报展示。最后进行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学生疑点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也可利用蓝墨云班课等APP进行签到和课堂任务的互动。

课后温故知新: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应继续在I TEST等APP上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任务,通过练习和线上交流互动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线上完成练习后,师生应继续进行讨论,同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将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三)评价依据。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提出,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目标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是通过现场提问,检查布置任务或者观察学生课堂的积极性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对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给学生进行评定。终结性评价是给学生确定地位的重要依据,在评定时必须选定测试题目,设计一套客观的评分标准[4]。

二、教学实践

本研究课题尝试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较之高校英语的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哪些优点。2.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3.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律和积极性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本校大二非英语专业班级,共有36人,该班级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好,课堂的积极性较高,本课题分别研究该班级上下两个学期不同的教学模式,上学期采用高校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用英文字母A表示。下学期采用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用英文字母B表示。

(一)教学过程。在进行课程实践设计之前,教师先向学生详细介绍App移动平台的PC端或者智能手机端的各种功能,在线练习、在线测试、在线抢答和讨论的使用方法等。接着在App移动平台创建在线课程包含课件、导学清单、微课等相关英语学习资源。学生需要在课前自主预习阶段独立学习课件及视频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线上布置的学习任务,课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三、四册为例,教学实践过程如图1所示。

(二)教学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模式,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并按照形成性评价所得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做适当的调整[5]。图2为本课题进行评价的具体内容方式以及各部分占分比例。

三、成果分析比对

(一)教学结果分析。为了对比分析高校英语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成效,该班级上半学期采用高校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用英文字母A表示,下半学期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用英文字母B表示。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难度、题型、题量相当,卷面内容由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翻译題、写作题等部分组成。期末试卷重点突出,有深度和广度,可较好地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对该班级上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统计结果分析:A组的及格率为77.8%,B组的及格率为94.4%,B组比A组的及格率要高出16.6%并且B组高分区人数明显增多。A组的平均分为63.8,B组的平均分为73.4,B组的平均分比A组要高出9.6分。结果表明B组的整体成绩有着明显的提高,证明了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此外,根据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综合评价模式中各项评价内容的占分比例计算得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反映整个学习过程的效果。因此,将两个学期的总评成绩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中,进行平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运算结果如图4所示。依据统计结果来看,B组的平均综合成绩比A组高5.78分,T检验结果P=0.003,小于0.05,说明B组与A组的总评成绩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总体成绩的提高具有较显著的作用,综合性评价模式对学生学习有较为全面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二)问卷调查分析。问卷调查围绕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对比传统教学的优点和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综合性评价是否能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增强自律和积极性,设计了相应的问题。一共发放36份问卷调查表回收36份并统计调查数据,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相比于高校英语传统教学的优点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如图5所示

按照图5所示,83.3%的学生认为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教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66.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升创造性思维;7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69.4%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沟通能力;77.8%的学生认为能够提升实践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

本课题同时对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综合性评价能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律性和积极性的问卷调查也进行了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有78.5%的学生认为该评价模式能够增强学习的自律性;86.1%的学生认为该评价模式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该评价模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综合评价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自律性、积极性以及兴趣有明显的效果。

四、结语:高校英語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改革的深度结合,该模式能够较好地结合传统教学和App移动平台的优势,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6]。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技能,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综合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律性和积极性,为今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孙耀庭.移动学习和移动服务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8):95-98.

[2] Cross Jay.An Informal History of elearning[J].On the Horizon,2004,(12):35-36.

[3] 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专项课题“基于APP移动学习模式的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研究”(编号:2018FJ0019A)最终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张艳(1977-),女,福建邵武人,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翻译。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2)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高校英语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英语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