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问题”构建阅读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2021-09-10司广慧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主问题内容课文

司广慧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有学者认为“问得好就是教得好”。高效课堂提倡以问题为主线,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尤其是对课堂主问题的锤炼。

【关键词】高效课堂  主问题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必须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和引导,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寇帕等人把提问当成课堂教学技能之一,甚至有学者认为“问得好就是教得好”。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其思维与想象、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其交际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尤其是对课堂主问题的锤炼。

一、什么是“主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是指教材的知识点以核心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问题又称为主干式问题或中心式问题,是相对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那些琐碎、肤浅的、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它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能起着主导、支撑作用,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

二、如何设计主问题

1.抓文章的标题设置主问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往往会昭示文章内容,如《阿长与山海经》;有的标题就是文章的行文线索,《背影》;有的标题直接点明文章主题,《世间最美的坟墓》;有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百合花》……因此设计主问题有时可以直接从题目入手,抓关键词,就拿《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一课来说,学生一看到这个题目就会产生很大的疑问:“坟墓怎么会是最美的?”正是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开始设问:“作者为什么要写一座坟墓并且还称它为最美的?这座墓美在哪里?”针对学生的疑惑,老师提出对于理解和把握全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学生通过仔细的阅读、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到一种永恒的精神和高尚不朽的人格魅力。再比如教学《最后一片叶子》,可以将“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吗?”设置为主问题,这是需要理解、解释、分析、评价的提问,属于深层次提问。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熟悉内容,很容易就能在文中找到前面的伏笔(“梯子”“杰作”),理解伏笔与照应的关系。这样,通过主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读文本,进行整体把握而不是局部把握,抓住与主题有关的关键词“杰作”“最后”,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抓文体特点设置主问题

北师大版第五册的新闻单元第一课是毛泽东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可以抓新闻的特点这样设计主问题:读课文,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1)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2)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了课文的内容。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头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是这一部分教学的“主问题”。从表象看是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分别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而实质上,这“一句话”就是课文的标题,这“一段话”就是课文的导语,这“几段话”就是课文的主体。在老师“点破”之后,学生立即能够顿悟。教师精巧的问题设计让课堂活动有着含蓄而又明确的目的性,让学生的“说”水到渠成地引出关于新闻结构的知识。这种提问设计用极为俭省的笔墨画出了“新闻”的“相貌”让它快速地烙印于学生的心目中。

3.抓文章的结构脉络设计主问题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本文作者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生活,为什么要先写“百草园”生活,后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两种生活掉换位置写可以吗?谈谈你的看法。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按照时空顺序结构文章的好处。

4.抓文章的主题设计主问题。

抓文章的主题设计主问题,往往让学生感觉无心,实则是教师有意,这样设计的问题就可以避免学生无效的一些讨论,简化教学程序,省时而高效。比如《陈小手》一课的主问题,笔者是这样设计的:(1)陈小手是怎样一个人?(2)陈小手惨死在野蛮团长的枪下,没有人为陈小手鸣不平,杀人凶手反倒觉得怪委屈的。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这两个问题,前一个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不难得出陈小手是一个技艺精湛、医德高尚的妇产科男医生。后者让学生思考到底谁是杀手陈小手的真正凶手,出手的是团长,认可的是传统:男人骨子里的封建男权思想,展现了这种隐藏的杀机和群体的劣根性。这正是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5.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设计主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这部分的问题尤其要加以重视,并设计恰当的问题予以引导。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文后,可以假设情境,让学生对原文进行改写:假设在哲尔赛岛,“我们”(菲利普一家)见到的于勒是一个大老板或大富翁,“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请从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力面进行想象描述。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说说主问题的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04.7.

[2]郑桂华著.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余映潮著.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主问题内容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