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撷数学游戏之趣,促课堂生活相融

2021-09-10骆旭青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游戏数学设计

骆旭青

【摘要】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在生活中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教学实效低下。且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部分知识点比较难理解,若教学过程趣味性较低,很难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融游戏于数学课堂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一困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或以游戏导入,或以游戏贯穿课堂,或以游戏代替练习,突出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怡情益智的教学效果。因此,倡导在数学课堂中运用游戏,寓教于乐,知趣合一,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游戏;学生;设计

数学中的游戏,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在游戏中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做游戏的人能获得数学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郑毓信先生认为,数学学习中的快乐并非直接作用于感官之上,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快乐,是智力满足带来的快乐,是战胜困难获得的快乐。也就是说,数学游戏不仅具有趣味性,它具有意想不到的启发性、挑战性,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意识。因此,运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要从数学学科和游戏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掘游戏的特性以启发学生深度学习,达到游戏教学的最优化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巧借游戏特点

(一)寓教于乐,感受游戏趣味性

这是游戏最显著的特点。在小学低段,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数学游戏可以将枯燥无趣的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不一样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遵循儿童的天性进行教学,设计适于学生的数学游戏活动。

(二)明确目标,重视游戏竞争性

数学课堂中游戏一定要明确游戏规则,并融入一定的竞争机制。竞争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我们班有部分学生做口算磨蹭,我就采用了现场比赛的方式:将学生按计算能力分成两组,以时间为前提,以正确率为目的,要求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口算。不同的组内,按时完成的同学以正确率来排名;未能及时完成的同学暂时取消竞赛资格。参与竞赛的学生都期盼着获得好名次,自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完成计算题。可见,好好运用游戏的竞争性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就能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妙设课堂环节

(一)激趣导入,以游戏唤醒课堂精彩

导入是课堂上的首要环节,即便这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比较短暂,但直接影响到整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天性较为贪玩,对游戏的兴趣极大。因此,如果在课堂伊始,以游戏导入,学生潜意识里觉得这堂课很有趣,自然而然会集中注意认真学习,大大增加学习效率。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个信封,信封里装好一些随机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具代币。导入环节,可以运用“认一认”的游戏,请两三位学生打开信封说说自己手中人民币的面值,能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常用的人民币,同时也对不常用的人民币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引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例如《千克与克》一课可以以“猜一猜”的游戏为导入,让学生思考一千克的铁和一千克的棉花相比哪个更重一点。学生们有自己独立地思考能力,会有不同的观点。真实由于觀点存在差异,学生会对正确的答案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游戏式导入,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无意间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掌握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以游戏情境夯实基础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游戏的方式。情境教学是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体或有趣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一般教学中,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知识板块一板一眼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紧紧围绕着教学情境图进行知识点的安排。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情境图创设教学情境,首尾呼应,有始有终。也可以教师自由创设需要的情境。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情境进行“将人民币组合成不同面值”的学习。在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游戏:首先,请学生选择拿出信封中的人民币教具代币,每当教师说出一个组合面值,学生寻找相加之后的面值正好等于教师所说的数值的组合。教师在游戏后适时小结,每一次组合不同的人民币面值都是一次“找朋友”的过程。相信学生在每次算钱的时候都会当成一次“找朋友”游戏,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做题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三、乐于实践应用

(一)自发参与,让所学游戏于课间生根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学生一旦有喜爱的游戏,必然会在课间自发开展。如此一来,在无形中巩固了知识,对知识起到了正面强化的作用。“七巧板”是一种特别适合课间玩耍的数学游戏之一。学生可以在课间来一个“创意组合大比拼”,发挥想象,将其组合成各种不一样的图案。通过“创意组合大比拼”的游戏,不仅可以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立足自主,将游戏所学迁移于生活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展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完购物内容后,学生学会了比较物品间价格的高低,学会了核算找钱的正误;学习《优化》一课,学生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学会在生活中去统筹安排手头的事情,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综上可知,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娱人”,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2]融游戏于课堂,能够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知趣合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上树立游戏与教学结合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趣高效,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 卓丽杰《新课程.上旬》《让快乐充盈数学课堂》 期刊论文 2014-02-21

猜你喜欢

游戏数学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