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观想象·类比提高·提升素养

2021-09-10黄邦杰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特点分析奇偶性高中数学

黄邦杰

摘  要:“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教学目标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学设计体现整体性,突出过程性;分层设计问题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深度融合技术,增强学生的体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秀课展示;奇偶性;特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明确,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与归宿,课时目标要能体现课程对知识、过程、素养等的要求.

“函数的奇偶性”一课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具体函数,使学生经历用数量关系刻画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的过程,同时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2)让学生根据图象特征和奇偶性的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活动,会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奇函数和偶函数,经历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过渡,感悟常用逻辑用语中量词与数学严谨性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突出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导向性,强化能力培养过程,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学目标(1)体现了过程性目标;教学目标(2)体现了问题解决能力目标;教学目标(3)体现了素养目标.

二、整体设计,问题引导,突出过程性

课堂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学为中心”的思想,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突出问题探究、数学直观、学科育人的过程性.

整体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流畅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画图操作,直观感知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探究观察数量关系,刻画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归纳类比,构建概念体系;概念应用,深化理解;回顾总结,提升能力;分层要求,达标检测.

教学流程设计体现了过程性:画图操作—直观入手—观察图象—定量刻画—发现特性—推理证明—定义(概念).

教学活动过程体现了能力培养过程: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数形结合思想—语言表征—抽象能力—提升素养水平.

三、问题引导,分层设计问题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体现问题探究的思想,精心設计问题串,问题引导. 从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效的探究数学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执教教师精心设计了8个分层递进的系列探究问题,问题串的设计使得本节课所学内容与方法一气呵成,问题1和问题2引领学生图象探究,从数出发,以形为主;问题3、问题4和问题5让学生用精确数学语言刻画图象的对称性与奇偶性之间的关系,抽象定义偶函数,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水平;问题6、问题7和问题8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得到奇函数的定义(概念),培养学生的类比构建能力.

问题串的设计起伏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系统性强,有效培养了学生直观、推理、抽象、类比等能力.

四、转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高中教学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和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数学建模活动、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重视学生的小组学习与交流,关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与体验,精心设计合作学习教学流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思考、推理,得出探究结论.

五、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体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熟悉和使用有助于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变革,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特别是“互联网[+]教育”,依据数字化数学学习,有利于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数学教育,促进“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使用电子白板、PPT、几何画板软件等融合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目标达成,素养提升

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娴熟,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清晰,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系统设计,问题驱动,启发引导,师生互动积极融洽. 精心设计问题串,问题逐步深入,具有探究性.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类比研究,掌握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回顾对比小结,从研究思想及问题解决等方面让学生充分回顾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课堂调控反馈及时,各教学环节连贯流畅,合作探究学习,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确保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本节课以素养目标为引领,强化能力培养过程,是一节水平较高的概念探究课. 在偶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中,若教师能再大胆一些,放手让学生独自去探究、发现、归纳出偶函数的定义,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为类比研究奇函数提供更好的知识与方法储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另外,在合作学习空间布局上还可以进一步缩小大圆桌形式,摆布成4~6人易于讨论的交流形式,学习空间布局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不在于将桌子摆成圆桌形式,而在于教学要能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 例如,前后排4人讨论式或左右讨论式,也是很好的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形式摆脱了围成大圈的僵化,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便于教学与学习讨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特点分析奇偶性高中数学
巧用奇偶性,速解函数题
例谈函数奇偶性应用中的两类求值问题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
函数奇偶性与周期性的一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