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泉庚:企业走到最后都是哲学问题

2021-09-10何子维

南风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董会组员领导力

何子维

决定从企业家的位置上急流勇退,换个活法,王泉庚深思熟虑了两三年。

彼时,王泉庚正值40多岁,正处于常态中的那种“能干番事业的黄金年纪”。更何况,他已经是书写了自己商业传奇的知名人物。

4年间,营收从35亿元增到101亿元,利润由4亿元升至18亿元,创造了时尚品牌短期内收入和利润增长均超过300%的经营奇迹—“奇迹”的主人正是美特斯邦威前董事、总裁,王泉庚。

作为先后担任两家超百亿上市公司(美特斯邦威、好孩子)的CEO,王泉庚成为了中国超级时尚品牌塑造、战略洞察、组织能力再造等方面公认的行家,其名声很快传开了。

即将开启下一段人生历程的他,自然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橄榄枝。其中,有高薪,有股份,还有把国外知名时尚品牌收购来送到手上,让他运筹帷幄的。

不过,邀约中也不乏王泉庚陌生的领域。

2015年,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暨CEO朱小斌找到43岁的王泉庚,请他去给民营企业家当“领教”,开私董会,做企业家的领导力教练。

摆在王泉庚面前的选择是:再去熟悉的战场里,创造一两家百亿企业;还是影响一批有影响力的价值创造型企业家,让中国诞生10个、20个乃至更多的百亿企业。

习惯了挑战的王泉庚,决定接受全新挑战。

去哪儿找企业家组员,如何帮助他们突破领导力,私董会模式和流程与做企业相比有什么不同……由于没做过领教,不看好王泉庚的人笑称:他最多只能堅持三个月。

王泉庚不以为然,“不懂,我就拼命学,边学边干,不断领悟,不断总结”。

结合时尚背景的优势,以创业心态做领教的王泉庚开始发出英雄帖。但不是谁报名,谁就可以来,组员都是王泉庚自己严格遴选过的。

他规划了小组定位、组员结构,盘点符合小组定位的细分行业排名前三的领导品牌企业家,然后自己一一拜访邀请。

仅过了一周,私董会建组成功,成了后来的1518组时尚私董会和1519组创新私董会,共涵盖30多家平均规模15亿以上的企业。

按照私董会的惯例,为了避免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私董会成员的组成来源通常是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王泉庚却说:“我的私董会是个‘奇葩’。”

从王泉庚命名的私董会来看,他要招募一群隶属时尚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强者。从结果来看,的确如此,它们更多集中于衣食住行,以及大消费行业。比如,有波司登、歌力思、凤凰自行车、爱慕、安正等众多上市的行业内领导品牌,以及头部网络红人雪梨创立的宸帆电商。

在过去工作经历中,习惯空降的王泉庚,做事情本就不把自己囿于一隅。他反而认为,这样可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无论是业务本身,还是组织管理,都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方法。

组员企业有了,接下来领导力该怎么领、怎么教?

刚从企业家位置上退下来的王泉庚,性子急,见到一些组员企业家的管理方式方法不得当,恨不得自己去接手拍板。

要知道,开始也不懂服装更不懂营销的王泉庚,早在1995年跳槽去美特斯邦威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统计员,利用去店铺仓库做盘点的空余时间调研市场。但没想到,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写出一个市场竞争报告,分析美特斯邦威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优势和劣势及应对之道,加入公司三天就很快被提拔为市场信息部经理。

放下自己,成就别人—王泉庚快速调整了心态,从曾经挥斥方遒的状态躬身入局。他意识到,做领教,首先要转型突破自己的领导力,去扮演一个集“导师、教练、顾问”三位一体的角色。

王泉庚全身心投入这个陌生的新领域。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私董会里的一个“顽固”的组员。

这位组员开会时,属于一言堂,随时随地地在做决定,而且这些决定既没有调研,又没有深入思考,还没有和高管沟通,使得内部管理者既没能充分地参与进来,又执行起来费劲,还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

为了帮助这位组员企业家改掉这个“恶习”,王泉庚给对方布置了一个功课:学习倾听下属的汇报、意见,同时不能直接决定,只能安排任务。

王泉庚还监督这位组员每天发“微信日记”给他,日记里必须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自己心理状态和反思,目的是启发组员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

因材施教式的陪伴带教,不是孤例。为了与企业脉搏一起跳动,对待每一个组员,王泉庚都一定亲自去组员的企业,一去就至少一天,像医生问诊一样仔细诊断企业的疑难杂症。

更关键的是,王泉庚在企业现场,不只听一把手一个人怎么说,而是要组织全部的核心高管一起讨论,从上到下听他们说“真话”,聊聊企业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将问题都写在纸上并贴上黑板,进行归纳。最后,大家投票出前三大企业的瓶颈问题。

针对这些痛点问题,王泉庚再有针对性地准备私董会课程,“像个作品一样去设计它”。

“我带组员,一定是结果导向。”这是王泉庚的希望,也就是说,在私董会的一年、两年、三年里,组员都必须围绕其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起变化、有效果,“不然就别参加了”。

结果导向的背后,是企业家的领导力问题。用王泉庚的话说,就像下象棋。

象棋的特点是,落下每步棋子前,都要考虑对手可能的下一步反应,甚至更多。从小爱下象棋的王泉庚觉得,这与做企业是相通的—只有把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关键成功要素、风险等都想好,在“将军”的时候,才有可能把对手“将死”;否则,都是盲目的出招。

王泉庚在美特斯邦威抓执行的时候,便是以结果为导向。他要求,企业每周要开两次会,周一是策略会,结束以后,所有员工马上去执行。然后,核心管理层执行定期检查结果,根据结果情况,立刻制定第二次策略,直到看到变化为止。

做了领教后,王泉庚将结果导向贯彻到底。在他看来,当人真的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确方向是什么的时候,思维模式才会发生改变。如果企业家的方向都不清楚,没有重点,下面的人执行什么、要做什么自然就不清楚。

“结果导向”的结果是一目了然的。2015年至今,王泉庚已经累计辅导带教过50多位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其中,累计有12位营收规模30亿-100亿的大型上市公司董事长,6个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不少组员企业组织能力明显提升,近几年平均业绩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

但只有思维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有时“企业家做事太软,领导力不够,推动力不够,检查力不够,制度奖惩、企业凝聚力等各方面都不够”,也是不行的。

每当看着那些执行力比较差的企业,王泉庚都很惋惜,他觉得他们是浪费了企业面临的每一场危机。毕竟,危机中涅槃,是一个企业深度自查的机会。

而机会是公平的。比如,疫情。它的到来,让危机就这样降临在了所有人身上。

王泉庚所带领的组员企业,普遍主攻品牌零售。疫情的冲击使得大部分企业停业了90%的线下门店,收入戛然而止,开支却要一直支出,企业家们个个焦头烂额。

同时,多数地区、城市陷入了 “封锁”,原本每月一次的线下私董会,只能推迟。但眼见疫情来势汹汹,什么时候是个头,谁也没底,王泉庚更是急在心头。他决定,每半个月就组织召开一次线上私董会,提出困难,寻找方案,互相打气。

疫情最严重的两个月里,王泉庚每天都凌晨两三点才睡,一个人研究市场变化,再一对一比对,最终基于组员企业的实际情况,得出方法,帮助企业家在特殊情况下不断地调整。

在王泉庚的陪伴下,身处疫情重灾区的组员企业,都挺了过来。其中,组员企业波司登凭借清晰的战略制定和组织优势,净利润逆势上涨约40%,成为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中少有实现高速增长的品牌之一,就是一个出色的个案。

“他们都通过了疫情的考验,危机让他们变得更强。”面对结果,王泉庚很欣慰。而除了为组员创造价值,王泉庚还接连写了三篇文章,做了三场直播,分析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应对危机之道,希望给处于艰难中的民营企业带去一些切实管用的帮助—所有危机下的成功,都基于行之有效的逻辑和方法。

无数夜不成寐的思索,让王泉庚渐渐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一个思想者。

因为接触过大量不同量级的企业、企业家,王泉庚作了一个归纳:中国最优秀的10%头部企业家,天生就具备带领企业突围的特质;后10%~30%的企业家,只想小富即安,也没有继续突破的动力;而中间50%~60%,就是渴望突破,却找不到方法的企业家。

王泉庚的愿望,就是带领这些“中间者”破局改命,向顶峰冲刺。

“突破的方法是什么呢?冲刺的瓶颈又在哪儿呢?”

“都是在创始人自己身上。”

王泉庚解释道,在于创始人破掉让他们得以成功的特质上。

过去,生意刚起步的时候,创始人掌舵企业,朝着一个蓝海深度挖掘,不断抓机会,亲力亲为,将企业做了起来。但做到一定量级,这些成功的特质就成为了企业再跃升一步的障碍。

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曾经主要不是靠制度系统来做事,而是对人的依赖性极强,特别是核心人物。一旦核心的人物走掉,企业就可能面临死亡。

对于王泉庚、对于领教工坊来说,经常焦心的是,很多时候企业家在领教工坊学习的时候是理解的,但听完后,回到企业还是很“任性”,自己想干吗就干吗,甚至很多制度都是一把手自己破坏掉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一直没法建起来,为什么职业化的高管团队不能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做决定,哪怕业务变来变去、组织换来换去。

王泉庚甚至总结出一个“窍门”,看一个企业要看其管理干部,最后一关就是看人力资源总监。如果这个总监能独立发挥作用,并且对企业家有一定约束力,那么,企业基本上就进入了第二阶段—职业化、专业化的系统成长阶段。

相反,如果不能发挥作用,全是听企业家的一句话,或者企业家的一己喜好,来判断一个企业里的人用不用、怎么用、工资加多少,那么这家企业就永远流于一个普通的企业。

人,总是要生老病死。企业,也是靠一代一代的人的持续奋斗,才能基业长青。而基业长青,除了人,系统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管理执行的到位。

自己说了算,向来是容易的,一个姿态、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别人很快就学会领会了。但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就要克服自我的重力,挣扎着向上飞行。但很多人飞到一半,就歇脚了。所以,所谓永恒,既是一种梦想,更是一种境界。

王泉庚說,做企业做到最后,都要进人生修炼厂。进去了,不仅是做事方式改变,你的个性、你的特质都要打碎了再塑。

进去了,到最后,都是哲学问题—你怎么看待财富、权力和人性?你怎么看待人生意义?

猜你喜欢

董会组员领导力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谁来帮企业家破除“心中贼”
匹克体育:成为国际一流的品牌
匹克体育:成为国际一流的品牌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小组落幕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