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登同盟外交的困境

2021-09-10雷墨

南风窗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不安全感信誉盟友

雷墨

进入6月,美国总统拜登会很忙。根据白宫公布的消息,他将在6月11日飞赴英国参加七国集团峰会,然后在6月14日直接去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之后是在6月16日赶往瑞士日内瓦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

把盟友作为外交首访对象,这是美国历届新任总统的传统。但对如今的拜登来说,意义尤其不一样。更准确地说,他比冷战结束以来的任何美国总统,都更需要通过同盟来为美国外交“赋能”。

作为熟稔外交事务的政治人物,拜登对同盟异乎寻常的重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去年竞选期间就外交政策撰文称,“外交应该是维护美国实力的第一工具,”“盟友超越了金钱,美国的承诺是神圣的,不可交易的。”

几乎可以肯定,拜登在欧洲见到盟友领导人时,会把类似的话再说一遍。但是,理念很高大上,但落实起来可能不会那么顺畅。关键的原因在于,目前的世界大势下,美国的同盟外交存在顯而易见的难点。

首先,承诺与承诺可信度,不是一回事。这个问题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战略资源分配问题。当年奥巴马政府之所以把“重返亚太”更名为“亚太再平衡”,重要原因之一是照顾欧洲的感受。从欧洲的角度来看,美国都“回到”亚太了,还会“照顾”欧洲吗?

而如今的拜登政府,无论是正式表态还是战略规划,都清晰地表明美国的战略重心将是印太地区。对于欧洲来说,战略资源在变少,承诺还能更可靠?

第二是信誉恢复问题。拜登及其外交团队最痛心疾首的,是特朗普伤了盟友的心,毁了美国的信誉。拜登想通过这次欧洲之行挽回美国的信誉,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简单的解释是,信誉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但毁掉却是相当的容易。更深层面的解释是,虽然盟友对拜登成为美国总统感到宽心,但他们心中都不可能放下警惕。因为,从目前美国的政治现实来看,谁也不能保证特朗普会卷土重来,或者出现“特朗普2.0”。

其次,盟友价值的限度。同盟的理念几乎与人类社会一样古老,但最基本的价值一直未变,那就是为同盟成员提供安全感。而如今主权国家不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早已不是“被消失”。即便立陶宛对俄罗斯威胁瑟瑟发抖,它担心的也不会再是变为俄罗斯的一部分。想象一下,如果北约或美国大兵进驻立陶宛,会给它提供更多安全感?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所重视的印太地区。拜登政府之所以看重这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是为了服务于对华战略竞争。中美战略竞争升级,只会使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即便不考虑军事冲突因素,中美之间在经济、科技上的针锋相对,能为美国的盟友提供更多安全感?如果更“团结”的同盟带来的是更多的不安全感,那同盟的价值何在?

团结盟友是为了赢得战略竞争,而赢得战略竞争就要升级战略竞争,这就是拜登政府同盟外交的逻辑。但这个逻辑引发的无需置疑的后果,是地区和国际局势的不稳定,从而给所有人都造成不安全感。毫无疑问,这又会“反噬”同盟的价值。

古老不一定美好,同盟思维也一样。在问题丛生、风险无处不在的世界里,谁也没有理由给别人制造不安全感。再“高尚”的理由,本质都是借口。拜登政府现在需要的,不是更紧密的同盟,而是更多的共存思维。

猜你喜欢

不安全感信誉盟友
以质量求发展 以信誉赢市场
本期导读
信誉如“金”
在叙利亚遭美国抛弃,库尔德人从美敌对势力中找到新盟友
不安全感:追溯简易房与避难所
好好玩创意营盟友唯我独尊
是对手,更是盟友
好好玩创意营 盟友唯我独尊
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研究述评
在不安全感和诸多漏洞之间养生谜中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