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信息疫情”应对策略

2021-09-10崔一涵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

摘要: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信息疫情”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网络技术使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舆论狂欢引发全民围观,也催生了吸引受众眼球的“施暴者”。本文以“成都女孩”事件为例,对事件始末进行梳理,原本常规的信息披露,在网友跑偏的视角下,逐渐演变为网络暴力的狂欢,在“信息疫情”的背景下,准确认知和把控舆论生态值得探讨。

关键词:“成都女孩”;“信息疫情”;舆论狂欢;网络暴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82-02

一、前言

2020年,全球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我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国在抗疫措施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迎来了久违的黄金周,据旅游部门统计,双节期间出行人数超4.4亿人次。目前,欧洲出现第二波疫情,“封城”和“禁足”令重启,全球抗疫之路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国内零星出现的本土感染确诊患者仍牵动着社会大众的心。

二、“成都女孩”事件概述

(一)“成都女孩”事件背景

去年底,四川省成都市因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焦点一是确诊患者家中的开关、冰箱、菜板,经检验均显示病毒核酸阳性;焦点二是一名老年女性患者被综合判断为重症病例。物体表面多次检测出病毒,更是给人们增添了压力,最明显的表现是路上戴口罩的行人越来越多,人们的防护意识越来越强。中国抗疫取得的成效,是全国人民内心底气的来源,一切都井然有序地开展着,局势越来越好。但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网络上出现了很不和谐的声音,坊间舆论开始跑偏,对确诊患者进行恶毒猜测,评论区乌烟瘴气,有人带节奏引来吃瓜网民兴高采烈地围观,肆意曝光他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网络暴力成为新的“疫情”。

(二)“成都女孩”事件引爆点

这一次的网络暴力,是一位20岁年轻确诊女孩的流调引发的。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此次成都新增确诊病例的4人中,有一个20岁女孩,其确诊前14天内的活动引发了网民的关注。该确诊患者停留过的场所包括中冶中央公园、嗨蓝调美甲店、老街盘潘麻辣烫、Amusing Club酒吧、playhouse酒吧、海雾里小酒吧、赫本酒吧等地,还坐过地铁网约车,涉及郫都区、锦江区、成华区和金牛区。更重要的是,她在这几天内辗转于多个酒吧。所到场所人数较多,接触人员范围广泛,不少人因此需要接受核酸检测,一石激起千层浪,出于对自己和周围人健康的担忧,面对难辨真假的信息轰炸,网民的愤怒指向确诊女孩。受“沉默的螺旋”法则的影响,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网民不关心事件本身的信息是否完整,认知上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只观察他人的态度和行动,沉默的一方不自觉地选择从众而失去判断力和思考能力。[1]

(三)“成都女孩”事件被“全网围剿”

及时对确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医学调查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准确快速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有关部门公布确诊女孩流调信息几小时后,一张带有20岁成都女孩全部个人信息的流调截图出现在网络上,并被疯狂转载。女孩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信息被一一罗列,针对她的网络暴力也开始出现。网络暴力是依托虚拟网络平台,不特定的多数网民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包括网络道德审判、公开隐私、诋毁辱骂、轻蔑嘲笑、威胁恐吓等的攻击行为,特征是参与人数众多、传播范围广、实施容易、持续时间长,并且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与道德的惩戒。[2]“确诊患者+年轻女孩+无业+玩转酒吧”足以使恶意猜测者为其贴上标签,评论区出现了不分青红皂白对确诊女孩进行人身攻击的情况,如“酒吧girl这次要祸害多少人?”“一个20岁的姑娘,没有固定职业,除了去美甲店就是各种酒吧?”“正经女孩子谁去那种地方?”“嗨,又一个‘毒王’来了”24小时后,这名女孩被千万网友网暴。

三、“信息疫情”下舆论生态呈现新趋势

“信息疫情”有别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流,病毒狡猾凶险,

疫情信息瞬息万变、繁杂无序、清浊难辨,时刻牵动每个人的神经,未知带来更大的恐慌。对疫情信息的“共同关注”,使疫情信息产生 “核爆”,诱发网络暴力。

(一)网络技术赋能,催生“全民时代”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迅速,网民群体庞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3]随着网络技术的迭代发展,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突破了现实空间的壁垒,现实中无法表露的想法、被压抑的情绪,皆可在虚拟网络中得到宣泄。群体参与公共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在群体效应下,“同道中人”聚合在互联网广场上,情绪被不断放大,网络暴力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丛日云教授指出:“人们不仅在现实空间凝聚,同时在虚拟空间凝聚。由网络热点议题不断聚集起虚拟的人群,而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对虚拟人群产生群体心理具有加倍的放大效应。”[2]

(二)抢占疫情信息战场先机,主流媒体发声匡正视听

“成都女孩”疫情流调公布后,针对网络谣言和恶意猜测,12月8日,《成都日报》官微这样评论:“一个20岁的成都姑娘,在被确诊之前,她不过是这个人口超2100万的城市中一个普通的年轻人,活动范围大如何,喜欢与朋友聚会如何,那都是她的私人生活,与所有人的私生活一样……不应成为可以被他人随意浏览、点评的信息;在确诊之后,她如实说明自己的行动轨迹,没有隐瞒,配合流调。作为一个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她也是值得我们同情和关心的……”四川省委主要领导也明确表示,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坚决抵制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成都女孩”引发了央视评论,在《主播说联播》节目中,央视主持人海霞表示:“今天,四川成都一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引发热议,其个人隐私也被泄露,遭网友谩骂……个人生活不该是公共话题,防疫才是。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病毒的人……”主流媒体主动出击,抢占疫情舆论制高点,积极发声以正视听。

(三)各级政府主动作为,及时疏导群体心理

其一,成都出现疫情后,当地各级政府迅速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启动定点医院,锁定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快速流调,广泛开展核酸筛查,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与人民警察在“战疫”一线,直面真正的敌人——病毒。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缓解了疫情压力,群众的不满情绪也得到疏导。其二,政府通过疫情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发布疫情相关信息。同时,政府用专业、理性、客观的方式,正向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快速澄清网络谣言,切断传播渠道,压缩网络暴力空间。其三,官媒发声,倡导大众保持冷静与传递温暖。疫情期间,公民出让个人部分隐私信息,配合防控并公布确诊病例行程轨迹是为了让去过这些地方的人及时接受核酸检测,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个人的生活不应该受到指责。对于在网络暴力中吸引受众眼球的“施暴者”、肆无忌惮侵犯他人隐私者,应严惩不贷。12月9日下午,成都警方发出通告,擅自把20岁姑娘个人信息发到微博上的王某(男,24岁),因严重侵犯他人隐私,被警方行政处罚。病毒感染者是不幸的,在舆论的高压之下,被全网围剿的“成都女孩”被迫道歉。官媒及时发声:她是受害者,不需要道歉!如果这样,以后确诊患者很难坦诚自己的行踪,对疫情防控不利,大众应保持冷静与传递温暖。

四、应对“信息疫情”,治理网络暴力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笼罩下,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信息疫情”出现。因病毒极端狡猾,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极强的传染性,引发群体恐慌。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极高,受“群体极化”的影响,疫情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释放“核爆”疫情信息,往往诱发网络暴力,该如何应对“信息疫情”呢?

其一,网络暴力发生前。政府是治理网络暴力的主体,在信息传播速度比病毒更快的全媒体时代,应搭建与网民有效联络沟通的平台。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疫情信息狂轰滥炸,普通网民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政府应对网民心理进行疏导与调节,过滤掉纷繁复杂、未经证实的疫情信息,正向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循序渐进培育网民平和理性的心态,压缩网络暴力空间。

其二,网络暴力爆发期。主流官方媒体应利用网络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公布疫情实时动态,同时发声,匡正视听,抢占疫情信息战场先机,披露疫情信息事实真相,快速澄清网络谣言,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聚合防疫、公共卫生及有关领域专家学者,以权威及专业的姿态,对疫情信息流进行权威过滤与解读,加强有效信息供给,不给网络“施暴者”与借题发挥者可乘之机。

五、结语

蔓延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刷新了人类科学认知的极限,对“信息疫情”中的信息病毒,也要進行消灭,不能任其传播。在疫情资讯汹涌泛滥之时,政府和权威主流媒体要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担当,保持高度警觉。这场疫情“大考”积累的经验再度证明,应对全球性重大公共危机,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增强公众信息免疫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环境,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多方努力。

参考文献:

[1]岳江宁.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暴力现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05):94,96.

[2]王天楠,谢鹏.网络暴力发展趋势分析及治理路径[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09):918-919.

[3]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09-29.

作者简介:崔一涵(1998—),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新闻。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
浅析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问题的思考
中国的网络政治学简论
透析“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