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对策

2017-02-05倪世月

新闻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信息公开舆论监督

倪世月

【摘 要】新媒体特别是移动客户端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互动性好、自由度高等特点,已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新媒体的发展为舆论表达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也是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舆论监督虽然为社会舆论监督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其无序性、匿名性和难掌控的特点致使其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产生诸多负面问题。这就要求媒体、网民、政府、社会等多方面要加强健康的舆论监督环境营造,规范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监督。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监督;信息公开;网络暴力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舆论是指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监督即“监察督促”。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就是通过媒体来报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其解决。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媒体发布观点形成舆论,从而对有违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

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初步建成快速便捷的网络环境,网络覆盖更广,宽带用户规模居全球首位。

2016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

新网民的稳健增长和原PC网民的转化加快共同带动了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一方面,移动设备上网的便捷性,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依然成为带动新网民增长的重要力量。2016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301万人,占新增网民的61.0%;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不断丰富,与用户的工作、生活、消费、娱乐需求紧密贴合,推动了PC网民持续快速向移动端渗透。2016年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中有2355万人是由原有PC网民中转化而来,这一规模较2015年底增加了1202万。

现在,网络正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简单的应用软件到具有交互功能的应用,随着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这些应用的舆论功能日益显现,普通人借由网络发声,加快了传播速度,改变着信息传播的主题。普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观点,并得到快速回应。

三、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是把双刃剑

(一)积极作用

随着科技革新,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发布信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自媒体,热点事件将在第一时间由用户报道,而后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介入,发布权威声音,促使信息公开,避免谣言四起。

目前的传统媒体虽然也设有短信、微信、热线、来信等互动方式,但并不是每个有观点的人的想法都会被呈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点在于,普通用户只要掌握了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而且新媒体中受众的发言会较完整的呈现。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大范围的容纳了人们的观点、想法,更自由更包容。公民通过新媒体充分表达个人意见,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民意,形成“人人参与监督,人人参与负责”的舆论监督氛围。

新媒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这里,素不相识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各种观点与信息在这里汇集交锋,人们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并相互影响,一旦某个事件成为热点,就会引发广泛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从而扩大事件的关注度与影响力。

2016年乔任梁去世引发的关于抑郁症的讨论、部分网红主播直播不雅视频等事件都是通过互联网在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曝光,此后引发网络围观,网友踊跃讨论并不断曝光,而后引起传统媒体介入,使得事件的声势得到进一步扩大,引发广泛关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二)消极影响

1、无序性,导致网络暴力产生

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快速发布言论的平台,不相识的人们在网络上分享信息、碰撞观点,可是这种言论是无序的、极具个人倾向的,因此不乏有人会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发表一些暴力言论,引起谩骂、攻击等行为,形成了网络暴力。

2、监控难,易使事实被歪曲

如今各种社交工具、新闻客户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成为人们了解信息,发表观点的重要渠道。由于一些客户端注册的随意性、审查的不严格,致使一些偏激的、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社会形象的观点在网络上传播。

3、匿名性及隐蔽性,利用新闻制造舆论

新媒体的匿名性让一些人在发表观点时恣意妄为,不负责任;海量网络信息难以一一审核,促使一些偏激观点迅速传播,造成恶劣影响。

2016年9月16日,乔任梁突然离世,关于其离世原因的猜测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给逝者的家人造成较大心理阴影。

四、新媒体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对策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习近平指出: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1月4日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促进互联网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鉴于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双刃剑特点,我们应当大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惩恶扬善,监督政府和公共部门不作为,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另一方面,也应主动出击,制定对策,将负面效应控制在最低层面。

(一)加强媒体自律,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6年1月28日,安徽广播电视台音频APP“达耳闻”正式对外公测,2016年3月28日,“达耳闻”正式上线。安徽广播电视台对新媒体产品相当重视,成立“达耳闻”新媒体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达耳闻”APP的内容搜集审查上传、数据分析实际应用、品牌活动宣传推广、产品迭代研发设计四大版块工作。

“达耳闻”移动客户端是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发的一款定位于音频细分市场的垂直APP产品,旨在充分发挥主持人的声音优势,可听可玩可订制,计划用2-3年时间将全省广播电视主持人聚合在平台上,开发多种场景互动模式和特色产品,力求打造与市场上其他同类型APP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并建立平台的盈利模式。

在节目内容搜集审查上传工作中,“达耳闻”办公室安排多人对上线主播资格进行审核,把好主播入门关;主播审核通过后,与“达耳闻”签订相关协议,明确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等方面要求,协议签订后由签约主播提供样带,样带审核后可以上传节目,每期节目设专人审听,及时与主播进行联系,对于有问题的节目和主播,予以下架处理。另外,“达耳闻”还颁布出台激励计划,对节目质量好的主播予以奖励。

把好主播及内容审核关之后,没有了三俗节目,“达耳闻”上线以来,各项数据稳步上升,上线仅一个月就被苹果应用商店推荐为十大热门APP。目前,“达耳闻”用户下载量突破30万,单个主播粉丝量近7000,单个专辑播放量突破300万。

截至到10月底,安徽广播电视台广播频率120多位主播入驻“达耳闻”,共有270多档节目专辑上架,共计3万多期节目,总时长达15万分钟,内容覆盖新闻、生活、娱乐、音乐、故事等方方面面,导向正确、内容健康。

(二)健全网民言论约束体系,提高网民素质

目前网民发表的言论观点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对他人造成恶劣影响,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威胁。基于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可健全网民言论约束体系,相关网络运营者本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规避。如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功能采用了后台先审后选择发布的功能,较好的杜绝了网络暴力言论。

另外,我国新媒体言论的发布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网民素质还不太高,网络不良言论的减少和杜绝也需要相关部门多做宣传,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

(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

传统媒体有一套较为完备的言论发布体系,新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时,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媒体的做法。

安徽广播电视台的“达耳闻”APP就是基于广播这一传统媒体而开发的受听众喜爱的新媒体手机客户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面,为了发挥好主流媒体声音,“达耳闻”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A.主播来自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这些主持人对宣传政策法规了解深刻,并具有国家承认的相关资质。

B.节目由传统媒体主播制作,保证了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

C.由于是安徽广播电视台官方APP,APP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各频率节目及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达耳闻”上宣传传统媒体节目,给传统媒体以新的生命,传统媒体宣传介绍“达耳闻”,聚拢粉丝,提升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已经成为舆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稳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好、管理好新媒体是需要深刻思考的长期课题。一方面新媒体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坚守媒体责任,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少元.论新媒体对当前舆论监督格局的影响与变革[J].新闻与法制,2010(6).

[3]李骏.论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改进措施[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

[4]李琳.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传媒科技,2013(4).

[5]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对策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12-03-30.

(作者:安徽广播电视台旅游广播总监制)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信息公开舆论监督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快建立上海市固体废物全产业链信息化监管机制的措施与建议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真正让舆论监督有力量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
“难点”也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