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研究

2021-09-10许欣万红珍廖漫丽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会展混合式教学人才培养

许欣 万红珍 廖漫丽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已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但目前的混合式教学很少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特性来开展。对时代和市场拥有极强敏感度的会展专业来说,混合式教学普及度相对较低、学生自学驱动力及学习自控力偏弱、教师混合式教学意识及水平不高以及学校混合式教学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等现状导致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难以顺利推进。本文建议从加强信息化建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转变教师混合式教学认知、完善设施搭建会展资源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发展,从而培育出真正优秀的会展人才。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人才培养;高校;会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9.27

会展产业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受到政府与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而会展人才需求的激增,给会展行业抛出了难题,也给高校培养会展人才带来了挑战。会展人才要能迎合时代需求,满足行业市场要求,单靠高校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不断改变、优化会展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经过探索和实践,发现传统的线下课堂与新兴的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它们各自的缺陷,达到1+1>2的惊人效果。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也重新建构了新型师生关系,使多元交互的学习理念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基于该模式的诸多优点,国内外许多高校开始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满足行业对会展人才不断提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校会展专业也在寻求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1 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现状

1.1 会展混合式教学普及度相对较低

目前高校混合式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会展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也只占少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比例中,英语类占首位,达28.33%;其次是计算机类,占18.70%;再次是公共课,包括思政、体育类等课程,共占8.78%;剩余的44.19%分散在如《微生物学》《力学与结构》等以理科为主的专业课程中,而会展等偏文科的专业课程只占极少数。且混合式教学实践分布区域参差不齐,部分地区过分集中,如上海、北京等,部分地区如广西、西藏等却寥寥无几。从整体上来看,会展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存在普及度偏低的情况。

1.2 会展学生自学驱动力及学习自控力偏弱

从我国高校对会展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不高,且课前、课后的自学效果非常不理想[2]。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周围环境感到新鲜好奇,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且中学时期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偏差,被动学习不善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再加上会展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没有老师指导的前提下,会展学生较难通过自学去理解课程内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展学生的自学动力。

1.3 会展教师混合式教学意识及水平不高

很多会展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感到陌生,有的认为它是指各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有的认为是指多种不同教学材料的混合。只有少部分教师知道,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3]。我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的时间短,会展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从事会展信息化相关课程的教师不是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会展专业教师,就是对计算机技术较为熟悉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师,基于对混合式教学的不了解和信息化能力的不足,很大一部分教师误以为让学生完成在线预习、复习和知识拓展等任务就是所谓的“混合式教学”,但其实它并没有改变“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

1.4 高校混合式教学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計算机和网络教学资源等软硬件设施是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但目前很多高校相关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及相应的保障团队欠缺,信息技术设施落后,很多高校提供的普通电脑教室等硬件设备跟不上会展专业教学信息化的速度,且高校配备的教学资源软件功能不齐全,大都是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功能,与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会展操作软件相差甚远。高校提供的“大众款”教学设施,既不完善也没有专业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2 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情况分析

2.1 区域信息化程度影响会展混合式教学发展

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教学革新,普及混合式教学理念,但结果大都不甚如意。究其原因,发现线上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开发难度与成本投入较高,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导致了混合式教学在一、二线城市的普及较广,在三、四线城市的普及度就明显降低[1]。会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学习依赖于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也就是说区域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对高校会展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2 会展学生学习需求与课程的现实矛盾

高校会展专业的教学存在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思想行为矛盾、学生学习需求与课程教学现实矛盾的情况[4],这两方面的矛盾直接影响了会展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深度学习的效果。会展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教育者根据教育部要求制定的,具有教学“共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会展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这对会展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会展行业极强的实践性要求会展学生需要具备营销策划、现场管理、展台设计等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单靠被动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无法掌握的。

2.3 会展教师混合式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有效引导

2.3.1 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的师严道尊、等级权威造就了自上而下、主从尊卑的传统师生关系[5],使得长期以来的教学思维都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传统教学思维强调接受学习,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拿着书本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则是听众,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好坏显而易见。很多会展教师早已习惯了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概念、原理及结论的“填鸭式”单向教学模式,且并不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有何不妥。传统教学思维扎根已久,传统教学方式信手拈来,很多会展教师故步自封,不愿走出舒适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2.3.2 混合式教学行为缺乏引导

混合式教学方式相对传统教学,对会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多新的要求,包括网络教研能力、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4],以及灵活有效地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能力。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的会展教师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操作起来显然是有些力不从心的。他们需要同时兼顾两种教学环境,线下课堂的知识讲解与及时引导和线上课堂的在线互动与课程资源制作等。这些诸多方面的要求对会展教师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尤其是我国的混合式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6]。有关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会展混合式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会展混合式教学环境还不成熟,真正掌握混合式教学技巧的会展教师只占极少数。很多教师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并不了解,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去摸索。

2.3.3 教学评价体系主次错位

高校相对于中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同,中学注重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去评价教师的职业水平,而高校给教师评定职称的侧重点大多数是在科研成果上,如科研立项、课题申报、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等,而对教学效果的重视程度却明显欠缺。这种“重科研,轻教学”[5]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对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还阻碍了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高校教师都必须面临职称评定,为了能够拿出更好的科研成果评定更高的职称,很多会展教师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科研方面。然而会展教师的科研活动很多时候并不依托课堂教学,教学与科研是分离的。这就使得教师的科研内容和成果不能转化为课堂资源和优势,不能促进教学效果,反而分散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精力。从教育的本质来说,教学应该是重中之重,占据主要地位,而科研能力只能是评价教师能力的第二标准。在当前这种主次明显错位的教学评价体系下,高校的会展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更难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2.4 高校对会展混合式教学未给予足够重视

目前会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没有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混合式教学无章可循,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且就目前高校整体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来看,物力、财力利用效率并不高,投入教育教学的经费份额远低于人员费和基建费。高校不重视对会展混合式教学资源的投入,使得当前会展混合式教学建设受制于匮乏的软硬件设施。除此之外,会展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急需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转变教学管理方式。但一方面高校没有采取措施区分两者的不同,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调整;另一方面高校没有为配合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学生评价体系等,也没有从信息技术和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对教师提供支持。会展混合式教学是一個包含多种资源和条件的复杂的教学过程,高校不重视、不投入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是难以实现的。

3 推动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发展建议

3.1 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网络教学投入

信息化技术对辅助高校教学和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关于高校信息化的建设经费,可以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首先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安排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信息化基础设备配置经费;其次是要不断拓宽经费的筹措渠道,尽可能吸引多方的支持;最后可以运用市场的运作方式推进高校信息技术建设的普及,增强高校自身信息化建设能力,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为高校会展专业开展混合式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之外,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对网络教学的投入。一是帮助构建支撑网络教学平台的软件系统和服务器等硬件系统,以及提高网络运行和维护水平;二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激励高校和会展教师积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配合开展混合式教学。另外,还需要有关教育部门牵头指导高校会展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尝试,营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良好氛围。

3.2 尊重学生主体,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在开展会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学生中心思维。学生中心思维即是指会展教师在会展课程混合式教学价值链的上下游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会展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在会展学生初入会展专业时,采用问卷等形式进行学前调查,了解每个会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阶段、成绩层次、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等,由此明确每个会展学生适合怎样的教学模式,并进行同类型划分,然后在后续的混合式教学中精准配备教学资源和教师指导,实现从会展学生需求出发的个性化教育;其次,还可以让会展学生参与到会展混合式课程制作和教学设计中。将学生们的学习反馈、效果、需求通过整理分析,合理融入会展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载体选择、教学研发中,从而提高会展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兴趣。

最后,会展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提高。为了让会展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引导会展学生制定自主学习目标,会展教师可根据课程大纲、学生水平、学生学习兴趣等制定近、中、远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提供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辅导,根据学前调查和学生需求,为其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捷性、有效性的互动和指导;第三,制定自主学习制度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可对会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奖惩,确保会展学生能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进行高效的学习。

3.3 转变教师认知,开展针对性混合式教学

3.3.1 基于会展特性,调整课程体系设计

会展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经济活动,涉及会展项目策划与营销、会展现场服务、文案宣传策划等多个流程和环节,这就要求会展人才要掌握较为宽泛的会展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精通某项专业技能。因此,高校会展专业在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在结合会展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势,使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做到“面广而专深”,从而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会展人才。

就目前高校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大部分课程的设计都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生硬且缺乏针对性,亟待进行有效调整。首先,以会展的策划、招展、设计、布展、服务、撤展等会展基本工作环节为课程设计背景,合理增改现有的会展课程体系,然后按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分为四个模块,即基础理论模块、专业必修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项目实训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再辅以教师的课堂讲解和指导;专业必修能力模块则需要教师将部分课程内容转化为线上教学资源,并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会展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线上课程教学和在线互动指导;除了线上教学之外,教师也会根据课程性质安排定期的线下课堂教学,以补充解决线上教学学生无法理解消化的知识点;专业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主要是拓展一些会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任选三门,课程教学以自主学习和线上教学为主,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知识拓展和自我提升;会展还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项目实训模块必不可少,它积极倡导“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力求会展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应用;本模块包含展会策划实训比赛、校园自办展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但在进行实践课程任务的同时,会有教师开展在线课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随时随地的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掌握专业技能。通过这种基于会展行业特性、明确课程性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能够准确地安排会展教师的教学任务,更能有效培养会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必备能力。

3.3.2 创新培训形式,有效引导混合式教学

会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会展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有清晰准确的认知。会展线上教学平台和技术的迅速更新,需要创新会展教师培训形式,有效引导会展教师灵活、高效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推动高校会展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首先,要积极建立高校会展专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形式,本校对会展专业教师要进行基本的混合式教学岗前培训,如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课程安排、课程体系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等,让会展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基本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达到会展教师在校内培训后能够进行基本课程教授的目标。随后,逐步将通过校内培训的会展教师外派到国内混合式教学水平质量高的其他院校的会展专业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并与相关院校达成委培协议,保证校外会展混合式教学培训的质量。外派学习的会展教师回到本校后,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交流与信息互换、互动活动,如通过交流研讨会、讲座等方式,实现校外培训反哺校内培训的目的。

其次,要建设会展教师培训与教学服务相衔接的综合保障系统。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会展教师能更熟练地掌握课程体系设计、规划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更好地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该系统的核心在于培训后期为会展教师提供咨询与服务的环节,它可以为会展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建议,帮助会展教师顺利开展会展混合式教学工作。形式可以有多种,如在教师培训中心设立专门的服务咨询部门,定期开展培训反馈调查,集中组织会展教师开展研讨会等,全程跟踪会展教师培训实施进度,保障教師培训效果,解决会展教师的培训后续问题[5]。

3.3.3 改革教评体系,合理平衡“教研”关系

当前各高校会展专业重科研、重竞赛、轻教学的问题相对严重,为了让会展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教学上,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势在必行的举措。首先,要健全高校会展专业的混合式教学考核体系。明确会展教师的混合式教学任务、课时、班级,加强对会展教师的混合式教学目标考核、课程监督指导、教学质量评估,确保会展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质量与绩效同奖惩挂钩;其次,要健全高校会展专业的科研、竞赛任务制度。要明确教学是教师的根本、首要任务,科研要与混合式教学考核协同发展,要对教学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而不是脱离教学自成一派。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会展混合式教学与科研评估管理。严格协调混合式教学任务量和科研任务量的比重,规范高校会展混合式教学管理活动。在高校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会展教师需在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量后,才可适当增加科研、竞赛任务。可允许会展教师轮流申请学术进修,在进修时段中,教师暂时停止课程教学工作,利用前期的教学积累和思考,专心开展科研。这样不仅保证了会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分别专注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平衡了“教研”关系,还能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

3.4 完善相关设施,搭建会展资源平台

高校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涵盖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和选择、会展混合式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会展教学资源的共享,且会展混合式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开展、混合式教学评价与监督等多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资源平台的构建。会展混合式教学是依托网络教育平台产生的新兴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在教学成本上会相对增加。这就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在制定财务预算及拨款安排方面有所倾斜,为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目前,对于很多高校会展专业来说,网络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多高校甚至还无法实现全校范围的无线网覆盖。因此,高校应积极建设校园无线网,为会展学生线上学习提供网络支持;还要加强会展资源平台的搭建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是高校会展专业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为会展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媒介。各高校应重视会展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鼓励会展教师和会展学生参与到会展资源的建设中,如在线课堂录课、微课制作等。除此之外,一个成熟稳定的网络教学平台也是网络教学的重要条件。各高校的会展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会展网络资源平台,同时积极与其他高校会展专业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和共享。

4 结语

大数据的全面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度融合都为会展产业和会展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我国各高校的会展专业应积极探索、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弥补信息化教学的不足,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会展人才培养工作。高校还要加强对会展专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会展混合式教学的投入,构建一个以会展产业特性为基础、以会展人才为主体的系统化、高效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秦铭谦,梁英伟,张闻语.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137-139+148.

刘志平.探析“微”模式在高职会展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会展展示设计实务为例[J].时代农机,2017(05):202+204.

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8(12):44-48.

吕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与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19.

马健云.高校混合式教学发展现状及保障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罗绮琦.基于CDIO理念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北极光,2015(09):153-15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许欣  万红珍  廖漫丽

猜你喜欢

会展混合式教学人才培养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