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制度建设和制度文化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2021-09-10屈强

关键词:制度文化学校管理

屈强

摘    要:制度建设在学校正常运作和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学校应做好制度文本建设,处理好“硬制度和软制度”的关系,推进管理制度文化的提升。这样才能使学校每一位成员的外在行为和学校内在的核心价值相一致,从而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关键词:学校制度建设;制度文化;学校管理

顾自安先生在《制度本体论探索:什么是制度?》一书中指出:“制度是指人们在行为中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通俗地讲,制度就是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或共同认可的模式。就一个社会而言,其中任何个人、组织、社团,甚至包括政府都生存在特定的制度体系中,受其束缚和受其制约。”就学校管理和发展层面看,从制度的建设、完善、更新到成员外在行为与制度融合,形成一种所谓的学校内在的共同价值观,即从学校制度文化角度进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以科学化和人文化的观念,建立完整且符合时代发展的文本制度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之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已被教育界所认同。学校的各项管理条例和工作制度,是学校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规定与条例,学校间的制度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的地域性特点。完整与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制度是维持一所学校进行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促使学校工作产生最佳效果的强有力保证。

从当前的教育发展来看,在“教育公平”的呼声中,社会掀起了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浪潮。这是以名校领衔,通过名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采取“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名校+名企”“名校+农校”等多种办学模式,进行集团化办学。其目标指向就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整体提升办学效益和水平,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果站在学校或是教育集团的角度,通过这种办学模式求得学校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机遇。但从学校或教育集团的实际运行来看,这又是一种挑战。而以科学化和人文化的观念,建立完整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文本制度,是应对这种发展并从完善自身角度出发的最有效途径。

从现在学校的成员构成看,客观上教师层面有地域和年龄上的差异,学生层面有地域和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主观上有心理、认知水平、敬业精神、价值观等的差异。因此,要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学校各个方面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和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步调一致,使学校各项工作规范而具有实效性。

(一)要建立完整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文本制度

从某种角度上讲,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因而完整和具有时代气息的学校文本制度建设,对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度的科学性主要指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制定的规则,即依法治校是底线;同时,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生长规律。制度的完整性主要指学校规章制度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总的来讲,一所学校的制度主要包含教育、教学和行政后勤三大板块。在三大板块下,又会涉及工作过程、工作程序、工作细则、结果和成效、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制度的时效性主要指学校制度在完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凡勃伦认为,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生存、竞争和淘汰是一个适应过程的结果。

(二)要重视学校文本生成过程的规范性和人本性

学校文本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过程要注意程序上的规范性,要注意文本制度形成时广大教职员工甚至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因为从学校制度而言,这是关系到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但制度本身不是針对某个个体的,而是为了使学校整体更有序的发展、更科学的发展、更规范的发展。所以在每所学校的文本制度建立或修改过程中,都应该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提出新建或完善制度,并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相关责任部门进行起草;深入教职员工进行调研,组织骨干教职员工研讨;修改和完善;提请教代会通过。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凝聚学校成员、引导学校成员的具有鲜明导向性的过程。其中的调研和研讨是每所学校文本制度形成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每所学校都有的《班主任考核条例》,其建立和完善就应该经历行政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党员代表等多层次的调研会议,充分征求和听取广大教师,特别是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意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校文本制度的制定与广大教职员工在心理和行动上的隔阂,避免其单纯成为校长或各行政部门或科研人员制定的上位概念上的文本。能够注重学校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双向交流,就能使广大教职员工的情感得到自然展现,使教职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真正的确立。教师们在参与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独立的思考或独到的见解,对某个研讨的文本就会有一个全程性的了解和理解,当文本最终形成后,实际上这个东西已经进到教师的心里了,他们能够对自己学校提出的教育理念、办学方向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当一本学校文本制度编定出台后,广大教职员工就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从较高角度去审视它,就能够认识到这是学校健康发展规范性和导向性的需要,而非针对学校内具体某一成员而言。这中间所出现的推动学校发展的力量是每所学校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保证,这种氛围也恰恰是学校谋求发展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内容之一。

二、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学校工作的“硬性制度”和“软性制度”

当前的学校非常注重制度建设,一般制度有两种:一种写在字面上,是指学校明确规定的具体的规范条目,如评价制度、奖惩制度、学科划分制度等,称为硬制度;另外还有软制度,是指一所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习惯、教育教学氛围、敬业精神等,即我们常说的校风。每个教师自己内心中都应当有一套软制度,强调自身内涵发展。

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就是为了规范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使学校各项活动能够行之有效地进行,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对管理活动认识的日益深化,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一些过于陈旧的“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学校的管理需要。特别是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对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外在行为表现等,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学校发展到相对稳定阶段,当其文本制度建设达到较为完备的程度时,应该有一个对“硬制度”进行软化认识的过程,应该在这过程中找到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途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需要,从底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现代人这种自我实现需求的影响下,人首先肯定的是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有一席之地,这种想法会促使人产生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和途径看是从一元走向多元,从社会要求看是由数量向质量的提升。与此相适应,学校各项制度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逐渐地、有层次地进行软化处理,即将现有的“约束制度”甚至是“强制制度”,逐渐从良好的校园工作、学习氛围中生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软制度”。这样能够让教职员工充分感受到学校制度中间的人情味,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切实感受到在学校中有自己发挥才干的机会和场所。同时,学校发展要求制度有层次、有选择地进行软化操作,也是学校工作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生,即要面对是活生生的人,面对的是身心发展快速成长的青少年,面对的是个体差异十分显著的学生个体。所以在学校“硬”的管理制度下,应该要有必要的“软性”制度的支持。如在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提法,即“班主任工作的最低线”和“班主任工作的个性化”。“班主任工作的最低线”可以理解为常规工作,这是学校对班主任提出的硬性要求,客观上应该遵守和完成,其中有《班主任工作细则》、《班级一日常规管理工作》、与家长和学生交流的规范用语等。这是以低线形式,用规范化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做一个最基本的硬性要求和规定。当然,学校工作的重点部位——班主任工作,如果仅仅按照“硬性制度”只做到最低线,对于班集体的快速成长,对于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和谐的成长环境和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当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到达一定层次时,就需要有质的提升。这时可以在学校硬性制度的基础上,适时地从硬性化管理向软性化管理转化,可以从要求和布置任务转向以服务为主的模式。这样班主任工作就可以以学校大的育人环境为背景,力争创新,形成各自工作特色,体现出班集体建设不同的风格,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个性化。

所以,与来自外部较强硬的约束相比,发自个体内部的约束会更能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反过来能更好更主动地遵守规则。这种主动遵守规则的意识,就会使师生员工不再过度依赖外界的压力,而更具有独立性,其主体性得到张扬就不会出现成为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这样,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就会得到解放。

随着当前社会倡导的“和谐”“人本”等理念的发展和深入人心,随着学校人性化管理要求的不断加强,学校工作和管理制度的分层次的软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在学校制度“硬、软”互动的过程中,至少也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制度软化并不是说要脱离硬性的科学管理或工作要求。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硬性管理可以说是一切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前提。硬性管理的确有其一定的弊端,它过于忽视人本身的感受,但是如果抛开科学管理仅谈“人性化管理”或者是“自我管理”,无异于不打地基直接建高楼,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在软化制度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硬性制度的有效作用。

二是注意学校软性制度推行的程序和范围。在学校文化尚未确立、学校的师生员工还没有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时候,制度的制定不能一味宽松,否则不仅制度不能建立起来,而且会破坏管理制度,即以前建立的制度体系不仅可能土崩瓦解,甚至还会让学校呈现出一盘散沙、无人管理的局面。因此,其关键还在于学校硬性制度中所蕴含的文化。有了这种学校精神或者文化,硬邦邦的管理制度也会变得有血有肉,“死”的制度条文也会升华为“活”的生活哲学,并外化为师生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三、提炼学校制度内在精神,以学校制度文化为主导建构管理模式,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

“制度是社会关系组织体系,包括某些共同价值和秩序,以满足某些基本的需要。所谓共同价值,是指共有的观念和目标;所谓共同秩序,是指团体标准化的行为模式;所谓关系体系,是指角色与地位的结合,透过这种结合,行为目标得以实现。”[1]“制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和创造出来的,决定人们言行的文化现象。”[2]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制度是指制度化发展的更高层次,是内涵更加丰富的一种“制度文化”的解释。

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行为理念、内在精神,是学校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反映和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制度文化也是学校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制度的奥秘就在于制度的精神重于形式。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不是求取制度的形式,而是催生内在的制度精神。一所學校办学的成功之处可能就在于在制度建设的过程,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得到学校成员的认可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使学校每个成员把学校追求的价值观进行充分的外化。

管理出效益、出质量。学校管理水平是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管理也有一个从经验和常规管理即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到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过程。学校建立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管理模式,目的是让学校的所有成员生活和工作在一个既规范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为内核的制度文化体系。

实践表明,执行制度与学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从积极层面看,就应该是超越制度文本的视野,通过执行制度逐步把成文的制度文本转化为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文化,即让师生员工从依赖规章制度中脱离出来,变为能够自觉、习惯性地遵守制度,即制度成为心中的杠杆而非外部的制约。

有研究者认为,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大致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萌发期。学校成立之初,需要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引导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学校在这一时期的规章制度在结构内容上会比较单调,并且效仿成分居多,可能会充分参考他校的制度体系和经验,学校领导的主观意志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成长期。这一阶段,学校各项工作已有章可循。学校领导逐步吸收本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完善和健全现有制度,并试图形成適应自身发展的模式。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可并称为“准制度文化”阶段,即学校还未建立真正的具有本校特色和风格的制度文化。

第三,成熟期。在建立了基本的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学校挖掘自身蕴涵的习惯礼俗,于已有的制度体系中渗透本校其他的文化因子,充分展示学校的观念、心理、行为特色,最终形成真正的制度文化。这一阶段是制度文化的结果期,此时校领导的主观影响退居次席,学校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定式将牵引学校的发展。

第四,发扬期。制度文化形成后还需要学校成员的共同浇灌、培植,才能吸纳新鲜成分,形成开放型的制度文化体系。这时期可称为“后制度文化”阶段。

基于此认识,一所学校的发展应根据其发展阶段和程度,认真思考其制度建设的定位,找准落脚点。一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注重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

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尤其在制度文化发展的过渡或提升期,学校的成员之间的思想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一位惠普公司的员工在谈到该公司的核心组织经验时所说的那样:“我们也不清楚到底那种组织结构最好,我们唯一明确的就是先进行无拘无束的自由沟通,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不惜任何代价来坚持!”同样,在学校制度文化形成过程中,沟通可以起到任何措施都难以顶替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学校师生员工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者,他们同时还有精神层次的需求,如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认同感和参与感等,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有效的组织沟通。唯有此,学校教职员工的真实想法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教职员工的工作成绩才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学校制度文化的理念才可能为全体师生所认可并达成与学校制度的真正融合,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

(二)注重成员之间的思想融合

作为学校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规范准则,学校管理制度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这又会成为维护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学校的各项制度就并非是一些条条框框,而是由文化内生出的一整套东西。可能有正规的,也可能有非正规的,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从文化建设的要求来看,学校的制度建设需要赋予其精神文化色彩。它表现在学校发展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条款中,赋予制度以灵魂。正如蔡元培先生在主持北京大学期间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当时他对全校学生约法三章:“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这种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章程,涤荡了当时北大的陈腐气息,对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种办学理念直到今天都应该是每所学校所追求或倡导的。

的确,学校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摸索、选择、积淀下来的一种理念和思想,是经过验证的规范精华,充分展示了学校悠久渊源的文化传统。当学校的制度和学校文化高度融合之后,就形成了学校的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能够把学校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学校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如此就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其他学校难以模仿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龙冠海.社会学[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5:162.

[2]陈颐.简论以制度为学科对象的社会学[J].社会科学研究,1988(3):66.

猜你喜欢

制度文化学校管理
用“爱”铺满孩子成长之路
小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新常态经济时期构建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