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将塞雪拟落英 只向马上取功名

2021-09-10蔡晓鸿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岑参边塞边塞诗

蔡晓鸿

岑参的诗歌涉及述志、赠答、山水、行旅等多种题材,其中,以边塞诗最为出色。岑参曾两度出塞,西北边疆的广阔天地、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涯,使他的诗境得到了空前的开拓。岑参的边塞诗充满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与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想象奇特,风格峭拔。岑参尤其善长以七言歌行描绘边塞风光,抒发豪迈奔放之情,后人将他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仍,岑参怀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志向,于天宝八年(749年)、天宝十三年(754年)两度出塞,分别担任安西节度使幕僚和北庭节度使幕僚。他前后在军营中生活了6年,因而对塞外风光与征战生活有着细致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他在诗歌中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①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②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①旄(máo)头: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宰胡人的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比。②亚相:封常清于天宝十三年(754年)以节度使身份兼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代时位置仅次于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

起首写两军对垒。“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相映衬,既写出了将士的同仇敌忾,又暗示唐军必胜。敌我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了激战前的沉寂。紧接着写白昼出师与交战,极力渲染吹笛伐鼓的声势,使王师的声威凌驾于自然之上,仿佛皑皑雪海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之后作者又逆转一笔,以“兵气连云屯”极言胡人军队集结之气势,以“白骨缠草根”极写战争场面之惨烈。

在岑参笔下,王师所向披靡,任何敌人都不能与之匹敌。所以,他要着力描写另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开头两句无一“风”字,但一句“平沙莽莽黄入天”,令风卷尘土直上云天的场景如在眼前。接下来三句转写风声,“吼”字显示了风之猛烈,“石乱走”更表现出风之狂暴。后面又写战马在寒风中奔驰,蒸腾的汗水立刻凝结成冰。诗人抓住这一细节,以天气之苦寒衬托出将士们军纪严明、勇武无敌。

岑参叙写祖国西陲的壮丽山川,对千变万化的边疆景色给以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描绘,如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以梨花盛开的繁盛景象状写边塞风雪,造境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岑参也写过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作者从空间落笔,“欲到天”既写出了离家之远,又展现了野旷天低的地势。次句从时间着眼,明月再圆,触动思乡之情。第三句故设疑问,不作正面回答。最后一句融情入景,写出了明月映照下大漠苍茫无际的景象。诗中寄寓的情感有些许忧伤,但并不低沉,有一种壮志豪情充盈其中。再如广为传诵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三、四句写与入京使马上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对故园有难以割舍的眷恋,另一方面又对建功塞外有坚定不移的期许。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岑参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土人情的描写,也令人耳目一新。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新奇,如“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这里歌舞宴会欢畅,如“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这些描写都是缺乏边塞生活体验的诗人不曾涉及的。岑参还绘声绘色地记录了边疆地区人们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如“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

安史之乱后,岑参东归,在朝廷担任文职。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后出任嘉州刺史,入蜀后,他的山水诗中再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慢慢滋长。岑参晚年的诗歌,影响不及边塞诗,边塞诗才是他创作生涯的最高峰,为盛唐的诗坛添上了辉煌的一笔。

猜你喜欢

岑参边塞边塞诗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山房春事(其二)
河西走廊断想
边塞饮酒记
又恨又爱是岑参
试论唐代士人的边塞之旅
又爱又恨是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