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思维下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发

2021-09-08韩露万伟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8期
关键词:设计思维红色资源

韩露 万伟

【摘 要】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具有综合价值。当下部分红色主题活动大多价值单一,停留在浅层、单向灌输阶段,忽视红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将设计思维引入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中,可以创新红色教育的形式,有效发挥红色教育资源在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关键词】红色资源;设计思维;主题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8-0055-03

【作者简介】1.韩露,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江苏常州,213033)教师,高级教师;2.万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

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主题引领的实践活动目标聚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验性强,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在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因为没有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红色教育资源,没有能够深入领会红色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導致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欠佳,学生不能入脑入心。基于此,笔者提出将设计思维引入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发中,以设计思维激发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

一、红色教育资源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红色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在革命斗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形成的特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从形式维度划分,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红色资源可分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种形态。

红色物质资源以实物的形式见证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生命和鲜血创造的奇迹,展现了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担当。红色非物质资源体现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如革命战争时期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后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以及热爱祖国、自力更生、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精神代表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丰富的历史教育价值。

红色资源是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创新等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资源,中小学主题实践活动要强调对红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努力把历史和现实、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传统展示方式与现代科技应用全面结合起来。

二、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问题

1.价值定位单一,内涵挖掘不够。

学校对红色资源价值的认识普遍不足,大多把红色文化简单定位于革命文化,导致相关的主题活动价值单一。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五育”并举的角度开发其综合育人价值。

此外,在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对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的开发比较充分,但对非物质形态红色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怎样内化红色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锻造人们的创新思维,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需要大力挖掘。

2.活动实施流于形式。

大多数红色主题活动以说教、灌输、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即使有一些现场考察、角色体验活动,也基本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学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对那段历史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开发利用资源和设计主题活动时,我们应选择青少年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文化因素”加以提炼、升华,精心设计,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构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

三、基于设计思维的红色主题活动的开发

设计思维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是一种创新的方法论。它主张从人的需求出发,先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然后再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创造更多可能。设计思维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共情,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想问题,了解用户的喜好与需求;定义问题,发现核心问题所在;探索点子,围绕核心问题,发散思路,找出最优的方案;设计原型,把好的设想设计或制作出来;测试验证,用户试用,结合用户的体验、反馈进一步迭代原型,优化设计。将设计思维引入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能激活我们的思路,改变我们的活动方式,提升活动的品质与效果。

1.以学生体验和需求来指引活动设计的方向。

设计思维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设计观,它提倡将设计者移情于某个具体情境中,以便感知用户的服务诉求、了解用户的消费感受,在迭代过程中为使用者创造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因此,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思维,有助于我们设计出更能体现学生需求的、具有时代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活动观察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认知特点,发现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家对改进活动本身的期待和愿望。我们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培养学生组织规划、创新设计等综合能力。如在“践行红色之旅”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访谈考察等方式,寻找身边的红色教育资源,绘制家乡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图,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红色研学课题。

2.以多维发展目标发挥红色资源的综合育人价值。

我们要跳出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设计的固化思维,从政治思想、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创新角度综合审视红色教育资源的内隐价值,基于学生价值观培养、视野开拓、审美品质提升、情操陶冶、身体和心智历练、学习压力舒缓等目标维度来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仍以“践行红色之旅”这一主题实践活动为例,结合当地的资源,我们穿插设计制作营旗、徒步拉练、战役模拟、体验作战、模拟救援、防空演习、走进先辈的生活环境、诗歌朗诵、入团仪式、红色作品阅读、红色故事大家讲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愉快、深刻的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全方位提升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以真实问题引领红色主题活动的开展。

设计思维下的活动以解决现实世界或者真实情景中的棘手问题为导向,强调将设计工作置于问题情境中,通过提供清晰可循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设计者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现红色教育资源在学校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就要聚焦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理想信念的缺乏、生活经验的缺失、创新能力和动力的缺乏、耐挫能力差等。在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设计对比情境:一是当代中小学生面对学习压力、家庭矛盾,心理失衡的情境;一是年轻的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境界。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取得革命的成功?究竟是什么在支撑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现代中小学生能够在红色文化中学习什么?以问题为导向的活动,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和深刻感悟。

4.以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主题活动形式。

在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根据资源条件,创新活动形式。一是将项目式学习方式引入活动。例如:江苏常州的张太雷纪念馆是全国唯一集缅怀、纪念、宣传、研究张太雷同志事迹精神于一体的专业场馆,笔者学校就开发了“张太雷事迹微视频制作”项目,引领学生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意设计相关微视频,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张太雷事迹、学习张太雷精神。二是将线下和线上活动结合起来。红色主题实践活动除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寻访榜样、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线下实践体验,还可以利用线上红色教育资源,让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到活动中,拓宽主题实践活动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和收获。

5.以评估反馈实现活动的迭代更新与品质提升。

“迭代”也是设计思维中的亮点,我们要考虑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打造高品质的活动。我们发现,一些学校的主题实践活动已经变成固化的程序、被动完成的任务、不需要思考的活动流程。这样的活动到底有没有效果?学生的评价是什么?教师的感受是什么?社会的期待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所忽视的。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认知特点,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清明节主题追思活动,让学生们以自己的方式追思李文亮等抗疫平民英雄。学生们利用美术课手工制作纸花,集体为英雄献花、默哀,隆重的仪式感让学生沉浸其中,他们感动、敬佩、缅怀、追思,在浓浓的氛围中受到触动。由此可见,只有探索有效的评估、反馈、优化机制,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才可能真正具有“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鲜活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万伟.回归自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朴素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0):23-25.

[2]万伟.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旨归[J].江苏教育,2018(79):6.

[3]陈树杰.新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思考[J].福建教育,2018(17):12-15.

猜你喜欢

设计思维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产品设计中的意境美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浅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设计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