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立潮头敢为先 美丽茶陵入画来

2021-09-02李嘉述

湖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茶陵工农兵水源

本刊记者 李嘉述

导语:从浏阳市一路南下,笔者一行来到了位于罗霄山脉中段西麓的茶陵县。我们心怀崇敬之心,走进这个毛泽东亲手缔造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地方,细细探寻这片孕育红色种子的革命老区在今天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时代风采。

湾里村的新面貌

湾里村,地处罗霄山脉脚下,位于茶陵县东南部。沿着宽阔的柏油路来到这里,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颇具地方特色的红军桥,横跨沤江两岸,迎接着慕名而来的客人。一座由红军、农民、少先队组成的雕塑,庄严地坐落在红军广场上,散发着革命战争年代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无畏的气势。

再往前,便是闻名遐迩的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旧址内完整地保留了苏维埃时期的门牌、地图、宣传画、标语等革命遗迹。登临半山腰上的红军瞭望台,纵览全村,湾里村新貌尽收眼底。

“在2018年5月以前,湾里村的红色景点,除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基本保存完好外,其他景点损坏严重。以前的湾里村人居环境较差,有很多破败空心房,路边杂草丛生,村尾有不少的垃圾堆,气味难闻。”茶陵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股股长陈永红介绍道。现在的湾里村焕然一新,茶陵县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独立师办事处、红军广场、红军食堂等遗址成为湾里村新貌图的“红底色”,铭记着过去的红色历史;成片的稻田与山上新种的油茶,彰显着发展的新希望。

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自2018年以来,湾里村先后引进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2家优质龙头企业。其中,湖南龙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绿色产业86.67公顷;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中国万里红,湘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示范园”旅游项目,提质改造湾里村红色名片形象,截至2020年年底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另外,湾里村采用“龙头企业+基地+村组+农户”合作发展模式,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用于全村道路、水利、电力、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2000余人次改善人居环境,清除杂草1.5万平方米,购置垃圾桶800多个,改造无害化厕所126个,兴建污水处理厂1座,拆除空心房700余间。

2018年年底,湾里村获得“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2021年1月,湾里村入选湖南省2020届文明村镇名单。

茶陵县的红历史

茶陵县是一块红色革命热土,湾里村是茶陵县的一个缩影。1927年,毛泽东先后两次挥师攻占茶陵县城,并于1927年11月28日成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后,通过自下而上层层推举,谭震林、李炳荣、陈士榘作为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成为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常委,谭震林出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设立民政、财经、青工、妇女等工作部门,最高权力机关则是工农兵代表大会,由工农兵代表集体决策后,交给政府执行。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以谭震林、李炳荣、陈士榘三位代表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始终心系人民,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恢复基层各类革命组织,开展“打土豪,筹款子”等活动,与反动派展开了艰苦斗争。

1927年12月26日,工农革命军撤离茶陵县城。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施政虽然只有短短的29天,却是中国县级苏维埃政权的开篇之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使得茶陵县的革命群众天然带有一种前仆后继、百折不饶的奉献精神。据不完全统计,茶陵县有5万多仁人志士在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5300多位英雄载入史册。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水源村的新风采

现在,茶陵县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依旧保持着这种宝贵的精神,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里砥砺前行,传承红色精神,为家乡谋福祉,绘就乡村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茶陵县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每年县财政整合10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创建。截至2020年,茶陵县已累计成功创建9个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6个株洲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笔者此行走访的水源村就是代表之一。

水源村一角

群山环抱的水源村,地下水充沛,故名水源。水源村原来是湖南省省级贫困村,在湖南省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水源村把“美环境、夯基础、兴产业、淳风尚”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抓手,通过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水源村乡村旅游”品牌,逐步将水源村建设成休闲观光的云阳山“后花园”。竖立在路边的村庄标识、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宅、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现在的水源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早已没有了贫穷和脏乱的踪迹。

水源村的美丽蝶变,与茶陵县这块红土地蕴含的红色精神密不可分。为打造美丽、生态宜居水源,从2017年开始,水源村支两委、全体党员与村民代表决定,投入100万元对全村1176间牛栏、旱厕,38厢破败空心房进行拆除和整理。同时全民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实行村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户,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劝导监督。为培育文明乡风,水源村成立老年协会和村级文化服务志愿者服务队,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包括打扫家庭卫生、理发等,并定期看望和慰问60岁以上的患病老人。全村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自发的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这些都是水源村人民在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最为具体的体现。

当年,毛泽东与茶陵县籍龙开富将军回忆往事时,曾对茶陵军民褒奖有加。他说:“茶陵的同志很勇敢,很会打仗,茶陵牛嘛!”现在,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茶陵县人民,接过历史前进的接力棒,继续弘扬革命精神,奔驰在建设幸福美好新茶陵的大道上,在推进茶陵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敢于出击,善打胜仗!

猜你喜欢

茶陵工农兵水源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可亲可敬的工农兵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论李东阳诗文之乡土情结
寻找水源
最美“茶陵牛”
20世纪以来茶陵派学术史研究
——茶陵派成员构成情况研究之回顾
20世纪以来茶陵派学术史研究
——茶陵派历史地位研究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