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收起义播火种 乡村治理映初心

2021-09-02曾凡荣

湖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家实事网格

本刊记者 曾凡荣

导语:从伟人故里韶山,一路追寻红色革命足迹,笔者一行来到了湘东边陲小镇浏阳文家市。这里是中国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策源地;这里良田沃野五谷丰登,红瓦白墙乡村秀美。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块红色热土,追溯过去星火燎原的革命历史,见证今天乡村治理有效、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胜利的伟大转折,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更是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兵的成功典范。

文家市会师旧址位于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旁边的里仁学校。尽管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侵蚀,现在的里仁学校仍然整洁气派、气势不改。走至绿草茵茵的学校操场,仿佛能隐约听见94年前工农革命军嘹亮的军号声。1927年,文家市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文家市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历史。

革命自此燎原,烛照奋斗征程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静静地伫立在街道的一角,在喧闹的集镇中,它依旧保持着威严的神圣姿态。走进纪念馆,在大厅右侧,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西江月·秋收起义》映入眼帘。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在毛泽东笔下气势磅礴且荡气回肠。

1927年9月9日,声势浩大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旌旗猎猎,号角铮铮,起义部队一鼓作气,进攻目标直取湖南省会长沙。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加上武装斗争经验不足,起义部队未能实现攻取长沙的目标,部队损失惨重。万般危急下,毛泽东果断改变部署,下令各起义部队退到文家市。

9月19日晚上,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作出了一个事关中国革命的重要决定: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势,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展土地革命,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文家市会师与转兵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秋收起义由失利到

昔日革命老区,今朝美丽乡镇

1917年冬天,毛泽东第一次来到文家市,住在同窗好友陈绍林家中,与浏阳同学陈绍休、陈章甫和张辉周等一起开展社会调查。青年毛泽东胸怀改变中国的雄心壮志,踏遍文家市的山山水水,走访文家市的很多贫苦大众,了解文家市的风土人情。这对其日后投身农民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离别之际,毛泽东栽种了两棵板栗树作为留念。

历经百年,两棵板栗树依然挺拔翠绿,见证着文家市在不同时代的奋斗历程。2005 年,文家市实现财税收入过亿元,成为湖南省首个“亿元乡镇”,在全国革命老区首树“亿元乡镇”的红色标杆。如今,文家市深耕红色文化,主攻文旅升级,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依托“镇—馆—司—村”四方合作模式,规划建成了红旅营研学基地、民兵训练打靶场、红源宾馆等文旅延伸产业链,丰富文旅业态。

童馨花园一角

文家市美丽乡村建设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五神村就是代表之一。走进五神村,只见天空碧蓝如洗,小路宽敞干净,庭院花果满园。特别是偏居一隅的“童馨花园”,内有叠石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美不胜收。这是村民孙立平花费13年时间,一锄一锹,精心打造的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私家花园。周围的村民被这个位列文家市十大最美庭院榜首的“童馨花园”吸引,纷纷以其为示范,参与到为自家庭院“美颜”的行动中。“最美庭院”不仅成为当地群众休闲议事的好去处,也扮靓了乡村振兴的底色,引领了乡村居民“爱美”的新风尚。家家庭院整洁、户户环境美丽,乡村可见之处皆是风景。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增强了。

传承革命精神,书写崭新华章

文家市会师的革命精神,为这个边陲小镇厚植了赓续不断的红色基因。在文家市镇沙溪村的新思想讲习所,进门右侧有一面老百姓的许愿墙,上面有着村民用卡片写下的数十个希望村庄变得更好的诉求。与之对应的圆梦墙上方,挂着大大小小数十张照片,记录着村民愿望实现的美好瞬间。

沙溪村的许愿墙

为直面村民群众的小事、急事和难事,文家市按照中共浏阳市委的要求,在全镇推行“党建+微网格”的工作机制,以“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实现党员联户工作全面覆盖;创新发布《“党建+微网格”民生微实事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实现镇、村、微网格三级民生实事常态化办理。许愿墙成为察民情、通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家市激活“党建+微网格”工作实效和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文家市镇现有622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设置1名微网格长,微网格长中党员占比约为97%,村民组长和志愿者有14名。按照每季联村领导、总支书记遍访微网格长,微网格长遍访联系户和一周一期便民微广播、一月一次民情分析会、一月一张民声回音墙、一季一晒民生实事榜的“每季两走遍、为民四个一”工作方法,镇、村、支、微网格四级网络运行顺畅,织密织牢了疫情防控网、社会治理网、服务群众网,点线精准“落针”,立足实际“绣出”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0年5月,玉泉村网格群众向微网格长罗圣发反映:流里组2公顷农田的水渠年久失修,影响灌溉。罗圣发决定一边申请民生微实事项目支持,一边组织村民自筹修缮。他白天在花炮厂担任安全管理员,晚上下班后到群众家里做工作。在民生微实事项目支持下,村级提供了河沙、水泥等物资,罗圣发自己带头出资1000元,网格群众纷纷响应,共筹集资金8585元。经过十几天的义务投劳,该微网格修出一条300多米的水渠,为全村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

2020年,文家市212名微网格长带动3000余名群众义务投劳,解决了各镇村路灯不亮、排水不畅、堵点不通等微实事427件。民生微实事项目点燃了微网格内同心合力解决身边大小事的氛围,心头事解决了,网格情也更浓了。

“文家市非常注重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坚持弘扬红色文化,坚持用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教育、引导老百姓参与乡村建设。在‘党建+微网格’的工作机制下,采取党员牵头、群众投劳和镇村补助的方式,形成了全镇干群齐心谋发展,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文家市镇党委书记谢波介绍道。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边陲小镇文家市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文家实事网格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追逐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伸向善款的贪婪“黑手”
变味的母爱
那把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