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习作教学的突破与超越

2021-08-27王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现代技术统编教材习作教学

王虹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投入很多时间与精力来进行习作教学,但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而科幻故事更是因其科学性、故事性的多重要求,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了诸多困难。作者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学的视角出发,进行预习、阅读等突破,并通过创设情境、优化整合、加强互动等策略,切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让科幻故事教学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现代技术;习作教学;科幻故事;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4-0075-02

“互联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如“互联网+购物”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购买世界各地的产品,“互联网+教育”则突破时空界限,融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一体,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需教师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的习作教学,在小学阶段能否实现突破与超越呢?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习作教学的实例,略谈其实现突破与超越的路径、策略。

● 科幻故事教学在小学阶段存在的问题

1.科幻性不突出

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故事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创造出来的。”其要义是科幻故事要有科学性、幻想性,但也要有合理性,尤其是科幻小说,更是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小学生对这类科幻知识很感兴趣,但因为缺少系统的阅读,他们较为缺乏科幻的想象力与思维力,很难做到合情合理,再加上科幻故事的范畴非常广泛,小学生难以全部涉猎。

2.故事性不明显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仅是保证所写的故事具备起因、经过、结果、情节有矛盾冲突等要素就已经较为困难。而科幻故事写作在想象故事时,还要运用科学素养,在故事中体现逻辑思维、创新能力,这对学生的挑战就更大了。

●  “互联网+”时代科幻故事教学的突破

1.基于学的视角——突破常规预习,让阅读期待为教师熟知

要想让学生按照“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创作科幻故事,让故事既充满丰富的想象,又有科学的依据,科幻故事的阅读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在预习题中设计问卷调查,如“你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是哪一类”等。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能更好地感知学生的兴趣所在、需要所在,方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法设计、内容突破等。

2.基于读的视角——突破常规阅读,让科幻故事为学生熟知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可据此提供必要的素材,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教师也可以发挥班级群的作用,让学生在自行阅读浏览的基础上,把图片、文字等相关信息发送到群里,让更多的学生进行阅读,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兴趣组建临时小组,如宇宙探险组、未来技术组、克隆技术组等,给提供资料的学生奖励贡献分,以激发学生搜集资料、分享资料的兴趣和能力。

● “互联网+”时代科幻故事教学的超越

1.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变静止、呆板的情境创设,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中,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播放科幻电影中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让学生感觉置身于一个奇特的世界,同时辅之以语言的渲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时空机已正式问世,假如给你一次乘坐的机会,你可以飞到未来的某一年,或者穿越到过去的某个时代,你做何选择呢?记住,机会只有一次,而且在乘坐时空机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些规则。”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幻世界,为后面科幻故事的创作做好铺垫。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提高创新思维

在创设情境后,教师揭示乘坐规则:“每个人在乘坐时空机的路上,可随身携带一件小型、新型的科学设备;每个人在穿越途中,必须至少解决一个遇到的困难后,才能重新乘坐时空机回到现实。”

在让学生设想携带的科学设备的同时,教师可用视频播放目前世界上尖端的技术,如新能源、纳米技术等,同时展示科幻电影、科幻小说中的科技,并告诉学生,要创造这种不可思议的科技,需要学会做乘法题、加法题。此时,教师出示蚁人战服,告诉学生:“一旦穿上蚁人战服,就好像把吹大的气球中的空气完全释放,人体中的所有分子被全部壓缩,人就缩小了。利用分子压缩的原理,就可以创造出蚁人战服,这是把某个技术成倍夸大或缩小,相当于做乘法题。”再出示未来衣服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新型衣服安全保健,舒适卫生,可以防盗、调节温度……就是把几种技术融合起来,做一道加法题”。这样利用技术出示图片,让思维可视化,也能让学生明白该如何思考。

有了这样的指导,学生就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进行优化整合。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来到某个地方、某个时代,遇到了什么困难?这项技术能否帮助克服困难?这样,学生能集中于某一点进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因此得到提升。

3.运用现代通信设备,加强互动,提高评改效率

课堂教学始终离不开师生、生生的互动,但限于时间,不少互动可能难以到位,而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及拓展资料,让学生根据需要借助教学平台,随时随地进行自主选择、自主阅读,有问题也可以随时在平台上提出,教师和其他同学都可回答。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料的多维化,而且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以学定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不断提高语文阅读、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学萍.“互联网+”时代古诗文教学的坚守和创新[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01):9-10.

[2]谢堂春.浅析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师生互动策略[J].新教师,2019(05):38-39.

猜你喜欢

现代技术统编教材习作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论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