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小学课堂表扬的艺术

2021-08-27唐家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积极评价表扬师生关系

唐家昕

〔摘要〕表扬作为一种积极的评估和教育手段,如果运用得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不恰当的表扬却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教育教学中表扬的重要性,随后指出,在课堂进行表扬时,可能会遇到不切实际、次数太多以及语言过于笼统等问题。最后探寻了课堂表扬的艺术,指出如何找到有效的表扬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表扬;积极评价;师生关系;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7-0064-03

马卡连柯说:“教育幼儿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励幼儿的好行为。”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传授,而在激励、鼓舞和唤醒。”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处在“勤奋感对自卑感”这个阶段,在该阶段,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它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与信心,更好地形成角色统一性。如今广为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要求由原先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和个性化转变。表扬作为一种积极的评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有一件事受到表扬,孩子就会特别高兴,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学校生活中。也许每一次表扬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会像蝴蝶效应一般,产生极大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会帮助孩子成长,错误的表扬可能让学生感到的不是高兴,而会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扬,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有效的表扬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一、小学课堂表扬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用到评价,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评价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评价实施得好,可使教师和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证。”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其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教师作为这一阶段的“意义他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学习或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扬作为一种积极的褒奖方式,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很大,意义十分明显[1]。

(一)满足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五种需要,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划分,尊重的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这是生存所必需的,从外部得到部分满足。若得不到满足,学习动机就会缺失。而学校中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忽略学生尊重的需要。表达尊重的方式多种多样,表扬行为是其中一种。恰当的表扬可以传递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与肯定,满足学生获得尊重和认可的需要,既能激发学困生的热情,又能满足好孩子的学习期望,使学生在教师的信任目光中树立信心,从而爱上学习,造就课堂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发挥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在观察学习理论中提到一种替代强化现象,即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因而自身接收到强化。课堂表扬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甚至是一个班级。学生作为观察者,当他关注到同伴得到表扬时,会唤起他的学习热情和向善向好的模仿渴望。这能够充分发挥替代性强化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让表扬行为的威力由个人辐射至整个班集体,使课堂表扬行为发挥出最优效果。

(三)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学校中的交往环境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小学课堂中两个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表扬好比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老师,更加喜欢老师,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课堂表扬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表扬有很多好处,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区,从而发挥不出表扬应有的效果。

(一)表扬不切实际

案例1: 一节小学手工课上的一个小片段

老师带来了五颜六色的折纸,教学生们叠各式各样的小动物。老师时不时地去学生身边指导。这时,老师走到小明面前,表扬道:“哇,你真的是最棒的孩子,什么都做得很好!”这种表扬是不切实际的。

谈到表扬,也许会联想到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的赏识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指以积极的态度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但是表扬应该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如果老师对学生只是一味地进行表扬,而不采取批评教育,甚至把学生的美中不足说成十全十美,这种表扬是不切实际的,只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与攀比心,让他们变得高傲、自大。

(二)表扬次数过多

案例2:一节数学课上发考试卷的小片段

老师组织完考试后,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试卷进行了批阅,并在当天将其发放。

老师:从考试情况来看,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小红98分,不错;小明,100分,真棒……

所谓“滥表扬”,指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运用表扬的次数过多,可以是针对一个人进行多次表扬,也可以是针对多个人进行多次表扬。通过新教育理念的渗透,老师意识到表扬的重要性,于是大大增加了表扬的频率,这时表扬成了一种例行公事,不再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真情流露,而是单纯地为了表扬而表扬。试想,一节课中几乎有一半的学生都收到了老师的表扬,那么他们会怎么看待呢?是否能够激发动力?实际上这种覆盖面广的表扬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反而还会助长浮躁的学风。

(三)语言过于笼统

案例3:一节小学英语课上的一个小片段

老师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这节课要学的英语单词,经过几遍解读之后,点名让学生起来朗读。

老师:小红,你来读一下。

学生:you me her him……

老师:嗯,你读得太棒了,请坐。

老师:丽丽,你再读一下。

学生:you me her him……

老师:不错,完全正确,请坐。

当你走进课堂,你会发现只要用到表扬,“很好”“真棒”等一些词语就会脱口而出,这样类似的话语成为老师的万能表达用语。殊不知,这些表扬语是随意的,是没有针对性的,并不能发挥课堂表扬应有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表扬既不明确又不贴切,长时间灌输这种表扬,会使学生逐渐减弱被表扬的愉悦,也不能够察觉到哪儿受到老师肯定,于是学生的内在动机减弱,慢慢地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课堂表扬的技巧

学生是不断发展的,具有巨大潜力,教师应该练就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步点以及他们的努力,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及时给予表扬[2]。一个好的表扬是学生把习惯坚持下去的动力,但是切忌为了表扬而表扬,因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表扬,也不是所有的表扬都有教育作用。没有教育性的表扬,可能只是一种社会言语或社会交往,只有具有教育性的表扬才是真正的表扬教育[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一个有效的表扬至少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一)表扬态度要真诚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谈到师生关系时说:“在这种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人,学生虽自己不知道,其实也是一个教师,师生愈不分彼此愈好。”师生们如果忘记谁是师和谁是生,就太理想了。在学习方面如此,在交往方面也应该如此。老师在学生心中是具有权威的,是令人尊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地更新,变成亲人、朋友。如果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语气和蔼、态度真诚,放下所谓的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处,很容易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会增进师生关系。

(二)表扬要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特的个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早在春秋战国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和整体性,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避免千篇一律,做到因人而异。每个班级都会有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在表扬时,不能对成绩好的学生偏心。课堂表扬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受到关注的,而成绩差的学生也许更需要老师的表扬。

(三)表扬要具有导向性

国外研究者德韦克曾经把成人对儿童的表扬划分为三种:个体取向表扬、过程取向表扬和结果取向表扬。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一堂课的指导者,作为一个引路人,对于每一位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都要准确地做出判断和评价,对于错的也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或鼓励[4]。除此之外,老师还要从某一方面具体地说明,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他会受到好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并且能够明确自身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例如案例1,老师可以说:“小明,你叠的小鱼太像了吧,我感觉它都要游走了,不过这边好像有点破损,下次要再小心一点呦。”

(四)表扬话语要深刻

课堂上的表扬不能过于笼统,也不能是赞美之词的简单堆砌。表扬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个人的经验与素质,也与老师的积极反思有关。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師把重心放在了教学内容上,忽视了课堂表扬的相关技巧。有效的教学是需要表扬为其点睛的,因此,老师要积累表扬语并进行加工改造,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发出肯定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努力发挥课堂表扬应有的效果。例如在案例3中,老师可以不用“很棒”“正确”这些词语,取而代之为“小红,你的发音很标准哦,让人听着真舒服”“丽丽,你比上次进步很多呀,这次全部读对了,值得表扬!”这样的表扬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激发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邵嘉宝.浅谈表扬艺术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43.

[2]宋成敏.幼儿园教师表扬行为研究——以Y幼儿园国际部大班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辛治洋,陈岑. 论表扬的教育尺度[J]. 中小学德育,2015(11):11.

[4]高欣.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以济南市××小学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滁州,241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刘 芳

猜你喜欢

积极评价表扬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注意力需要“多彩”的途径
浅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营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优化英语教学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